在前幾篇日常自我覺察的文章中,我分享了
《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這本書帶給我的體悟與感動,除了當時提及的那一大段內容之外,其實我還抄寫了不少書中的金句,接下來就試著以較短的篇幅跟大家陸續分享:)
—
「因果報應是因為我們所給予出去,因而回收回來的果;只是因跟果並不是根據我們的行為,而是『動機』。」
—
因果報應的概念在東方社會應該是很熟悉的,舉凡小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把碗裡的白飯吃完,爸媽可能就會說:「以後長大會嫁麻子臉丈夫/娶麻子臉太太」(我舉這個復古的例子大家有聽過嗎…XD)
另外我想起「人在做,天在看」也算是以因果報應的概念為基底所產生的俗諺,提醒我們人生在世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管好壞,都是被老天爺看在眼裡的,就算沒有立刻得到回應,總有一天也會找上你XD
而以作者
Ruowen Huang的觀點來說,幾乎萬事萬物都有其能量頻率,因此她將「因」的範圍從一個人實際做出的「行為」,更進一步提升到無形的「動機」層次;
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看見,提醒我們應該更往源頭去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要自己做/不做某一件事情,就能夠得到某個結果/不讓某件事情發生;
我們以為是我們採取了某個行為,導致了某個結果的發生,但其實最初的起心動念,可能就佔去了一半的影響力。
—
而關於「動機」的判斷,靈媒媽媽提到以下的觀點:
「一個人的動機永遠不該與你『會得到什麼』有關,而是與你『真正想做的事』究竟是什麼有關。」
—
仔細一想,這也是把思考的焦點,從「我會得到什麼」的「結果」,往回推到「我想做什麼」的「源頭」;
提醒我們,我們是否是從自己的「心」出發去採取行動,或只是跟著社會大眾的主流價值觀去決定自己「該做什麼」?
我藉此機會省思了一下,自己當初創立這個粉絲專頁、推出【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初衷;
我其實是在過去當社工的時候聽到許多故事,發現大部分的人所遇到的困境,其實在初期就有跡可循,只是人性可能會讓我們習慣逃避問題,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求助,另外也有可能是求助的門檻太高讓人卻步;
因此我才會想藉由自己過去所受社會工作專業訓練,加上9年的實務工作經驗,提供收費較平易近人、可近性高的諮詢服務,讓大家在問題發生的初期,就有獲得協助的機會;
雖然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透過諮詢服務的收費來養活自己,但似乎因為「賺錢」不是我的最初動機,所以我到現在其實還賺不到幾毛錢,甚至連用力推廣自己的服務都會覺得矮唷(台語) XD
這讓我發現,我應該還有一些跟金錢有關的信念需要去釐清跟整理,甚至可能我對於自己的起心動念也不是那麼肯定,才會導致這之中產生了阻礙。
—
總之,今天的閱讀心得跟覺察分享就到這邊,因為我也還在探索跟思考,所以無法提供一個明確的結論;
但我想,「動機」這個念頭本來應該就是我們要經常回頭去思考,藉此檢視自己目前的所作所為是否已經偏離軌道?接下來是要努力回到原本的軌道?還是要設定適合現在的自己的新航道呢?
分享這樣的書籍重點,還有我個人的經驗,希望也能夠讓你開始去思考自己每個行為或決定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是否有符合你的「心之所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