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體悟﹞那些年,個案教會我的事—「結婚生子會讓一個人變得負責任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個系列Delay了許久,終於有靈感寫下當初規劃的最後一篇了,如果你想要知道前兩篇的故事,歡迎先點選以下連結收看:)

第一集:「在性愛面前,我可以如何成為更負責任的大人?」
第二集:「有了小孩,就一定要結婚嗎?」

過去大多數的人知道我是家暴社工時,多半會出現驚訝的反應,接著有很高的機率他們會問:「看了那麼多負面的案例,你會不會就不敢結婚了?」

這題我不知道其他家暴社工的回答是什麼,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至於為什麼,我想留到最後再分享。

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在跟個案會談中經常聽到的某些信念,不過我要先強調,以下這些想法很常聽到,並不會只出現在遭遇親密關係暴力的人身上,每個人其實都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那些年,我經常聽到個案說的話:第三句:「我想說有了家庭、有了小孩,他就會變得比較負責任。」

raw-image

言下之意就是,先生的行為讓我的個案認為不夠負責任,可能是將收入大多用在自己的興趣,只願意提供少部分作為家用,又或是完全不負責任,像是下班之後還到處去玩樂,將家務跟照顧小孩的責任完全丟給個案;

這句話同樣來自我許多女性個案(男性個案也有,佔少數),而這句話的內容我想在某個層面上來說是合理的;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生負起責任呢?

第一個關鍵比較容易發生在「非預期懷孕」的情況下,當對方原本只想維持輕鬆的交往關係,沒有想要進入家庭或成為父母時,「非預期懷孕」就會變成他的挑戰;

而這時候對方如果囿於年齡跟身體限制,擔心自己這時候不生、未來可能會不容易生育,或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認為生小孩就是要給小孩完整的家庭、就是要結婚,因而決定結婚生子的話,就有可能在自己身體、心理都還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被趕鴨子上架;

而這個決定隨之而來的改變或責任如果非常巨大、超乎對方的預期,就有可能讓他產生逃避的不負責任行為;

女性在面對非預期懷孕的時候,其實身心受到的衝擊相對男性是更加劇烈的,但因為懷胎十個月的生理及情感連結,外加母性的照顧本能,在生下小孩之後,相較男性總是比較能夠承擔起母親的角色;

但也不諱言,我也是有男性個案,在孩子生下來之後擔起了所有的照顧責任,太太沒有分攤家庭照顧的事務,從此回到有如單身的生活,總之,各種情況都是有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生不會所有的事情都等我們準備好才發生,宇宙總是會在不預期的時候,為我們送上人生大(ㄎㄠˇ)禮(ㄧㄢˋ);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知道對方是不是一個能夠面對非預期挑戰、經得起考驗、進而跟自己一起努力經營家庭、照顧小孩的對象呢?

我想第二個關鍵:「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生負起責任呢?」會是一個重要的評估指標。

如果在交往的時候,你發現對方上班經常一天打漁,兩天曬網、信用卡費繳不出來、無法做到曾經答應你的事情、面對問題大多覺得是外界人事物的錯,很少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需要負責任的部分,那就代表對方還不是一個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一廂情願的認為:「他應該只要結婚、有小孩,就能夠變得負責任吧?」並根據這樣的想法決定跟對方走入家庭,那我們其實也需要為此負起責任;

因為是我們選擇忽略現實生活中,對方那些無法負責任的警訊,只憑江湖謠傳的想法就認定對方一旦結婚生子就會變得負責任,以此決定要跟對方走下去。

文章寫到這裡內容突然變得嚴厲,但這一系列的文章無非是希望藉由我經手過的這些真實人生故事,帶大家去反思一些我們原本覺得理所當然的想法或價值觀;

大部分的事物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但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去看自己眼前所面對的人事物,或者忘了去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只是盲目的跟著主流價值觀去做決定,那人生就有極大可能性出現我們所不欲求的結果。

回到最上面我過去經常被問的問題:「看了那麼多負面的案例,你會不會就不敢結婚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我認為,正是因為這份工作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個案,並藉由這些真實的人生故事,去反思自己未來也可能會遇到的考驗、提前做好準備,其實我很感謝個案們成為我的人生導師:)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夠透過覺察、了解自己,得到不被外在價值觀綑綁的做決定的自由,進而成為能夠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成熟大人。

而如果你也有探索認識自己的需求,歡迎你來預約粉絲專頁【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體驗方案,讓我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你好好聊一聊,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擬定行動方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找到符合心之所嚮的方向、展露一絲微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4會員
132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婚姻這個狀態,有很多無形的枷鎖,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對一個雙方的責任。有些人想到的沉重其實比快樂還要多;婚後的規劃是甚麼?以前一個人規畫就好,現在兩個人規劃了,多一個變數,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單親的家長怎麼辦?還需要考慮長輩一個人的生活嗎? 再來,還要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經營這段感情:
Thumbnail
婚姻這個狀態,有很多無形的枷鎖,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對一個雙方的責任。有些人想到的沉重其實比快樂還要多;婚後的規劃是甚麼?以前一個人規畫就好,現在兩個人規劃了,多一個變數,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單親的家長怎麼辦?還需要考慮長輩一個人的生活嗎? 再來,還要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經營這段感情:
Thumbnail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Thumbnail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奉子成婚,在我們這個世代已經見怪不怪, 甚至很多交往多年、原本不打算結婚的情侶, 最後都是因為不小心懷孕而決定走入婚姻, 但是,兩個人有了小孩之後, 真的就一定要結婚嗎? 或者可以這麼問, 「結婚是附屬在生小孩之下的決定嗎?」
Thumbnail
奉子成婚,在我們這個世代已經見怪不怪, 甚至很多交往多年、原本不打算結婚的情侶, 最後都是因為不小心懷孕而決定走入婚姻, 但是,兩個人有了小孩之後, 真的就一定要結婚嗎? 或者可以這麼問, 「結婚是附屬在生小孩之下的決定嗎?」
Thumbnail
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在跟個案會談中經常聽到的思考偏誤或迷思, 不過我要先強調,以下這些話語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常聽到, 並不會只出現在遭遇親密關係暴力的人身上,每個人其實都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 第一個:「因為他都不戴保險套,所以我就懷孕了啊。」
Thumbnail
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在跟個案會談中經常聽到的思考偏誤或迷思, 不過我要先強調,以下這些話語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常聽到, 並不會只出現在遭遇親密關係暴力的人身上,每個人其實都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 第一個:「因為他都不戴保險套,所以我就懷孕了啊。」
Thumbnail
對於「生不生小孩」這件事,早在我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就討論過了。結婚生子,就是天經地義到這麼自然,所以年輕時後的自己雖然不是特別愛小孩,卻還是笑笑地、無聲地回應了老婆要生一打的「宏願」。最近快到計畫內準備生孩子的時間,這些問題又一次浮現在腦海裡,在終於要當父親之前,這份恐懼再次襲來......
Thumbnail
對於「生不生小孩」這件事,早在我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就討論過了。結婚生子,就是天經地義到這麼自然,所以年輕時後的自己雖然不是特別愛小孩,卻還是笑笑地、無聲地回應了老婆要生一打的「宏願」。最近快到計畫內準備生孩子的時間,這些問題又一次浮現在腦海裡,在終於要當父親之前,這份恐懼再次襲來......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責任」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沉重,那是因為我們往往都把責任歸類於被迫去承擔非自己所願的事物。 或者說,好像因為生命中的各種身分,就得要遵循各種框架的要求,以至於會有失去自由的感受。 於是講到責任,似乎就脫離不了各式各樣的「應該」。 身為父母,應該...... 身為子女,應該...... 身為朋友,應該
Thumbnail
「責任」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沉重,那是因為我們往往都把責任歸類於被迫去承擔非自己所願的事物。 或者說,好像因為生命中的各種身分,就得要遵循各種框架的要求,以至於會有失去自由的感受。 於是講到責任,似乎就脫離不了各式各樣的「應該」。 身為父母,應該...... 身為子女,應該...... 身為朋友,應該
Thumbnail
有人說,就算婚前懷孕也不應墮胎,應該是奉子成婚,然後將小生命生下來才算是負責。這時,我不禁沈思:到底怎樣才算是負了責任?
Thumbnail
有人說,就算婚前懷孕也不應墮胎,應該是奉子成婚,然後將小生命生下來才算是負責。這時,我不禁沈思:到底怎樣才算是負了責任?
Thumbnail
請先停止”個人化”你被背叛這件事,這是什麼意思?遇到外遇的時候,你一定會強烈的痛苦於,為何是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但其實這是人類共通的機制造成的,只是你以被外遇的這個形式遇到了這個狀況。 做任何事,一個人最重要的第一道門,就是”意願”,這意願是指單純的意願,不是任何威脅利誘,例如學習,就是單純的真的
Thumbnail
請先停止”個人化”你被背叛這件事,這是什麼意思?遇到外遇的時候,你一定會強烈的痛苦於,為何是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但其實這是人類共通的機制造成的,只是你以被外遇的這個形式遇到了這個狀況。 做任何事,一個人最重要的第一道門,就是”意願”,這意願是指單純的意願,不是任何威脅利誘,例如學習,就是單純的真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