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相處-初心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個月有好多各式各樣的「節日」愚人節、清明節、兒童節、復活節、地球日...

你個人有堅持哪天一定要做的某件事嗎? 還是配合其他人的安排? 米雅因為信仰的關係 家裡沒有掃墓的習俗 我的伴侶家裡則是尊崇慎終追遠 相信很多朋友的做法各異 也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無須要求他人認同自己 更不用違背內心去強迫接受他人見解

raw-image

在一段關係中長期相處 如何保有最初的自己 彼此尊重 不迷失自我? 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守則讓大家參考

raw-image

個人空間:

除了實際物質層面指的空間(所謂OOO小天地) 隱私神秘感朋友圈 大家應該都能體會這3點的重要性吧!

△小時候起居和兄弟姊妹擠一間房 確實沒什麼 無論過去現代 這似乎也是常有的狀況 但隨著時光流轉 每個人漸漸有獨立的性格、思想 開始有不想與任何人分享的小秘密 情緒起伏時 只想安靜的和自己好好待在一起 此時擁有一方屬於我一個人的小世界顯得格外舉足輕重 那將成為我是否與自我有強烈連結的關鍵 若無時無刻和他人共處一室 就等於必須分分秒秒在乎、注意到對方 怎麼可能真正放鬆或集中覺察自己呢?

raw-image

△隱私的範疇可廣可淺 米雅認為以信任、尊重彼此來定義最為恰當 思考這個行為是否侵犯對方隱私 可改為問自己 「我是基於信任與尊重才這麼做的嗎?、如果我被這樣對待會感覺到是被信任和尊重的嗎?

最常被討論莫過於手機了 偷看伴侶、家人、朋友的手機到底是不是合理的? 沒有做虧心事為什麼要怕人家看? 米雅覺得是不禮貌的 真的想看 先行詢問對方得到允許才是最好的做法

關係中沒有了信任、尊重 即使掌握了手機、日記...等資訊 也猜不透對方的心

raw-image

△神秘感是一個人魅力最主要的來源 也就是說 想要讓自己是充滿魅力的 就不要一次讓其他人摸透底牌 引發別人對自己的好奇心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如此一來 亦不容易成為「期望改變」的目標 能默默的、安然的朝自己期盼的樣子走去

raw-image

△朋友圈可以重疊、可以一樣、可以互相認識 可是切記一定要有自己的(單獨的)朋友圈 朋友們聚在一起難免價值觀、想法愈來愈相近 如果只有單一 大家都是同一圈 很容易看不清自己「當局者迷」或是發生了什麼事 就只剩下自己

常有的狀況是 兩人熱戀交往時 融入彼此朋友圈 分手後好像裡外不是人 回不去也不可能在參與對方;另一種情境是 伴侶或家人很討厭自己的朋友 要求離XXX遠一點 這也是危險控制的行為 我們可以敘述 什麼原因讓我不太喜歡、不欣賞 讓對方多留心 我們沒有權利為別人判斷決策

解析了外在環境層面 再來要進入的是 內在理性智慧

raw-image

•不停止精進:

學習是確保自己沒有偏離軌道的最佳方式 而且實踐起來相當簡單 不一定要花大錢去報名一堆課程 當然我們有心想要上修也完全沒問題 只要在能力負擔的起的範圍內都很棒 培養興趣、閱讀、觀看知識影音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重點在於要能持續不間斷 有時候我們感到迷茫 是因為需要新的刺激、資源 是因為現在手上的東西已經用盡 無法再提供生活更多支持 精進&興趣 就像我們的摯友 且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因為學到的 認知到的都儲存在自己身上 專業誰也搶不走 不愉快、感到失去一切時 回首一看 我們還擁有自己一路累積習得的全部啊!

人最容易在驕傲得志的時候走錯路 在認為自己已足夠而不再追求進步時 被他人取代 灰心喪志、一敗塗地、走投無路時 也最容易忘記初衷 因此保有自己最好的策略就是 無論現在身處什麼樣的關係 幸福或不幸 家人認同與否 都堅持繼續經營自己 找到願意付出時間心力的興趣

接下來我們從頭腦往下一點 抵達內心情緒壓力感受真實自我

raw-image

•沒有任何委屈犧牲:

身為中國人 傳統文化和道德教育 總告訴我們 為他人委屈犧牲是榮耀、美德 那樣的信念應該要結束了 我們必須在為他人付出的同時滋養自己 以此為宗旨 沒有所謂隱忍、忍讓 委屈犧牲的感覺不會隨時間飛逝 而是會壓抑在身體裡 直到再也無法承受任何一點 便會爆發成任何人都不再認識的自己

raw-image

勇敢表達 積極溝通 設立界線 也承擔起照顧自己感受的責任 所有事情都要在第一時間就通過心裡的真實這關 只要感覺不對勁 就表現出來 我們下意識的情緒感受不會欺騙自己 只是有時候沒有被覺察到 但善待自己其實是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的 委屈求全正是逃避模式 犧牲也不可能達到和諧平衡 因為一開始的基準線就不平了 更不可能永久 到頭來別人也只會認為我們原本不是這樣的 事實是他們看見的 本來就不是那個原本的我 不妨從這刻起 讓大家知曉我們最初的樣子!

讓我們懷著熾熱的初心 通過光搭建的愛之橋 和他人的真切相遇

raw-image

•相存相依又獨立存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靈魂的本質 是一團白色光霧的群體 是共同體 也能成為獨立個體來到這個世上;人類是群居動物的一種 彼此相互依存 卻又各自獨立 絲毫不矛盾

我們和伴侶、家人、朋友 可以形影不離 分別後 也可以各自獨立生存 精神上的部分可以相連 像是愛、支持 帶著這些力量 在各自的生活、領域花開盛放 絕不要一廂情願的 只栽種其他人喜歡的花朵、一心滿足他人的期待 最後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那些究竟是我的想望 還是別人的希望 生活圈重疊最容易造成如此結局 把自己的生活重心 建立在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身上 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不僅將自己的全部任人宰割 還會讓對方感到無比壓力 喘不過氣

raw-image

請用雙手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要輕易把決定權交給任何人 想要隨心所欲 自由自在就必須在親密關係和自我當中 游刃有餘 不依附他人生活、有獨立思考能力、又能敞開心扉 留點空間 接納自己和對方共同的一切

現在邀請你 牽起身旁的人們 一起仔細、具體展望以後的模樣

raw-image

•未來藍圖清晰可見:

如果你覺得現在看不到未來 那以後也不會見到 千萬不要以為或許時隨境遷 一切會有所轉變 當我們想著等我們有了什麼 才要去做什麼 那天永遠不可能到來

假設只想著 等存到一千萬 就要買房子 那這輩子都無法買了 為什麼? 因為不夠細節具體、沒有規劃;相對的 如果對方描繪的藍圖沒有自己 或發現自己的未來不存在對方 那以後也不會有

raw-image

不管是自己想要的未來 還是和家人、伴侶...彼此共同的未來 都需要在最初就制定好藍圖 具體是什麼樣子 (形狀、大小、顏色、氣氛、香味…) 並想好構築的辦法 愈細緻愈好(為了那個目標 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 計畫什麼? 有沒有預留不可抗力因素的空間?) 按部就班 一點一滴 腳踏實地 對未來有共同的美好想像 並一起執行 是最能不忘初心的方式 時刻都能想起 我們盼望的未來、我們為什麼而努力、我們當初為什麼在一起、我們想要給予對方什麼?

清晰的藍圖 提供實現美滿未來的所有動力 當你們看見的畫面是相同的 自然就有共識要一起走到那副光景裡面 即使途中迷路了 也有清楚的導航重新定位 指引方向

raw-image

在任何關係當中 要不迷失自我 其實很簡單 只要把握一個問題 猶豫困頓時就問問自己 「我喜歡這一瞬間、這個當下的自己嗎?」喜歡就代表仍走在自己鋪設的軌道上;但凡有點不喜歡、不舒服、自我懷疑 都需要深入去覺察修正 只要我願意 任何時候都不晚 只擔心自己沒有改變的勇氣 踏出舒適圈的無畏

raw-image

蒞臨暖時燈塔的所有旅人們 米雅想要告訴你們 這兒會提供你心中所需要的支持 協助你回歸真實、找回初心、對生命的熱情 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關係裡 和伴侶、家人、朋友是否和睦 是否符合誰的期望 都不重要

對米雅來說 最核心首要的目標是誠實面對自己 每個人都權力有被無條件的溫暖包圍 初心在遠方閃耀召喚 你是否看見祂了呢?  偏離很遠也沒關係 請不要放棄深愛著自己 跟著光芒慢慢走回來就足夠好了!

raw-image

米雅的關係相處系列 不僅伴侶適用 家人朋友也都會有超乎預期的效果~
每月10日 固定分享一篇
歡迎私訊/留言回饋給我嚕! 有想許願討論的議題 也都告訴我吧(〃'▽'〃)

Hello♡我是Mia米雅 是幸福嚮導&手作、文字創作者

幫助大家啟動心中溫暖幸福的能力,活出靈魂的真實樣貌

阿卡西解讀、香膏抓周有興趣請FB、IG搜尋 暖時燈塔 @Lighthouse_soultruth

喜歡手作的朋友 請FB、IG搜尋  Mia Handmade  暖時手作魔法堂 @miahandmade_tw

或點選連結樹 https://linktr.ee/mia.yeh

歡迎到本頁觀看更多關係相處、能量地圖、書評專欄文章

祝福你的生活充滿愛的能量美好而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時燈塔工作坊
11會員
124內容數
嗨嚕♡我是暖時燈塔守望人 米雅Mia 是三階認證阿卡西紀錄解讀師/馬雅曆法解讀師 預約IG、FB搜尋暖時燈塔 暖時的意涵是 溫暖過去的回憶 溫潤現在的心緒 溫熱未來的生活 陪伴迷航的旅人 接住不被世人理解的需求 尋回屬於自己的幸福美好 並給予實踐天賦的勇氣
暖時燈塔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3/11/13
愛的五種語言是來自愛之語這本書的概念 每個人感受愛&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 覺得重要的優先順序也不一樣 知道自己接收愛的方式 同時也曉得對方的表達 才能進行有來有往的互動啊! 通常我們習慣表達愛的方式會與我們感受到愛的排序一致 藉此就能發覺該如何採取行動 以及如何理解對方的行為
Thumbnail
2023/11/13
愛的五種語言是來自愛之語這本書的概念 每個人感受愛&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 覺得重要的優先順序也不一樣 知道自己接收愛的方式 同時也曉得對方的表達 才能進行有來有往的互動啊! 通常我們習慣表達愛的方式會與我們感受到愛的排序一致 藉此就能發覺該如何採取行動 以及如何理解對方的行為
Thumbnail
2023/10/11
前不久和朋友聚餐 他們問米雅 是什麼讓我確定 老公就是我要攜手一生的人? 是什麼讓我願意賭上僅存的青春年少 去進入一段婚姻 將人生推向新的階段? 米雅的回答很簡單 就是 因為和他在一起我能看見我要的未來 看的到未來 或 看不到未來 指的是什麼? 以下是米雅考慮的面向:
Thumbnail
2023/10/11
前不久和朋友聚餐 他們問米雅 是什麼讓我確定 老公就是我要攜手一生的人? 是什麼讓我願意賭上僅存的青春年少 去進入一段婚姻 將人生推向新的階段? 米雅的回答很簡單 就是 因為和他在一起我能看見我要的未來 看的到未來 或 看不到未來 指的是什麼? 以下是米雅考慮的面向:
Thumbnail
2023/09/11
創造幸福和諧的家庭 一個人支撐是不可能久遠 必須每位成員無怨無悔、無條件奉獻 並時刻懷著感恩的心 共同築起理想的家園 你想要和家人有什麼樣的關係?、家庭的氛圍是否是你們都喜歡的?、你們一起想望的未來長什麼樣子?、要如何能達成理想狀態? 重要的不是怎麼分工 而是關於家事這件事的觀念與溝通、尊重
Thumbnail
2023/09/11
創造幸福和諧的家庭 一個人支撐是不可能久遠 必須每位成員無怨無悔、無條件奉獻 並時刻懷著感恩的心 共同築起理想的家園 你想要和家人有什麼樣的關係?、家庭的氛圍是否是你們都喜歡的?、你們一起想望的未來長什麼樣子?、要如何能達成理想狀態? 重要的不是怎麼分工 而是關於家事這件事的觀念與溝通、尊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群跟你想法接近、價值觀相同的朋友,你才能夠不斷進步。 ‒大人學選擇 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所有的幸福也來自人際關係。 煩惱與幸福都與人際關係有關,該如何更有智慧去選擇呢?
Thumbnail
有一群跟你想法接近、價值觀相同的朋友,你才能夠不斷進步。 ‒大人學選擇 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所有的幸福也來自人際關係。 煩惱與幸福都與人際關係有關,該如何更有智慧去選擇呢?
Thumbnail
在任何關係當中 要不迷失自我 其實很簡單 只要把握一個問題 猶豫困頓時就問問自己 「我喜歡這一瞬間、這個當下的自己嗎?」喜歡就代表仍走在自己鋪設的軌道上;但凡有點不喜歡、不舒服、自我懷疑 都需要深入去覺察修正 只要我願意 任何時候都不晚 只擔心自己沒有改變的勇氣 踏出舒適圈的無畏
Thumbnail
在任何關係當中 要不迷失自我 其實很簡單 只要把握一個問題 猶豫困頓時就問問自己 「我喜歡這一瞬間、這個當下的自己嗎?」喜歡就代表仍走在自己鋪設的軌道上;但凡有點不喜歡、不舒服、自我懷疑 都需要深入去覺察修正 只要我願意 任何時候都不晚 只擔心自己沒有改變的勇氣 踏出舒適圈的無畏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所謂的磨合【絕對不是】一昧單方面 無條件配合回應對方所有需求 而另一方只是予取予求;而是【雙方同時】往相同的中央基準線前進 這樣才能互相走進心裡啊! 那麼到底在自己與一段關係當中 要如何拿捏 取得自我、對方、彼此之間3者的平衡呢?
Thumbnail
所謂的磨合【絕對不是】一昧單方面 無條件配合回應對方所有需求 而另一方只是予取予求;而是【雙方同時】往相同的中央基準線前進 這樣才能互相走進心裡啊! 那麼到底在自己與一段關係當中 要如何拿捏 取得自我、對方、彼此之間3者的平衡呢?
Thumbnail
親愛的,關於人際關係,我第一個建議反而是回到自己的內在穩定感,不需要太過在意他人的一言一行,當感覺到恐懼、擔憂、害怕憤怒時,整理自己與自己周遭的環境,讓自己先感覺到安全與穩定,反而是在人際關係上最需要的。 向內轉還包括探索自己,包括自己會因為什麼樣的語詞而生氣,會因為什麼樣的壓力而情緒飲食,探索自
Thumbnail
親愛的,關於人際關係,我第一個建議反而是回到自己的內在穩定感,不需要太過在意他人的一言一行,當感覺到恐懼、擔憂、害怕憤怒時,整理自己與自己周遭的環境,讓自己先感覺到安全與穩定,反而是在人際關係上最需要的。 向內轉還包括探索自己,包括自己會因為什麼樣的語詞而生氣,會因為什麼樣的壓力而情緒飲食,探索自
Thumbnail
因為愛一個人就應該要像在愛自己一樣,要永遠對自己誠實。你的好或不好都很重要,都需要被看見,也都可以被看見。如果一段感情讓你感覺變得渺小,表示他沒有讓你也愛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欺騙了,又有誰要重視你的心情。
Thumbnail
因為愛一個人就應該要像在愛自己一樣,要永遠對自己誠實。你的好或不好都很重要,都需要被看見,也都可以被看見。如果一段感情讓你感覺變得渺小,表示他沒有讓你也愛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欺騙了,又有誰要重視你的心情。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