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解離之文獻探討

2023/04/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定義內容

道德解離由Bandura提出,用來解釋具有正常道德感的個體在做出不道德行為時,如何透過社會認知策略、自我調節降低不道德行為對自我價值的傷害(Bandura, 1990)。本文介紹網路情境和道德解離相關之研究~
道德解離(Moral disengagement)是指一種心理機制,其中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解除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的道德責任感。這種機制可以幫助人們在某些情境中避免內疚和負罪感,並允許他們做出不道德行為。
個體透過道德解離機制來允許原諒自己不道德行為,合理化自身動機以減少罪惡感或自責感(Fang et al., 2020; Kowalski et al., 2014)。Bandura詳細介紹了八種機制,分別為道德辯解(Moral Justification)、文過飾非​(Euphemistic Labeling) 、優勢比較(Advantageous Comparison) 、推卸責任(Displacement of Responsibility)、責任分散(Diffusing of Responsibility)、責備歸因(attribution of blame) 、非人性化(Dehumanization) 、忽視或扭曲有害後果(Disregard or Distortion of Harmful Consequences),八種機制可分為發生傷害行為層面、傷害後果層面和受害者層面(Bandura, 1990)。
班杜拉詳細介紹了八種機制,八種機制分別發生傷害行為層面、傷害後果層面和受害者層面(Bandura, 1986, 1990)。

第一類

道德解離聚焦於傷害行為層面,分別是「道德辯解」和「文過飾非」。所謂道德辯解(Moral Justification)是指該違反道德行為後,經過重新解釋成符合社會期望或榮譽之事,例如:社群網站使用者看到小女孩被家暴影片,未經同意肉搜和公開家暴者地址,並聲明此目是讓還小女孩一個公道。文過飾非​(Euphemistic Labeling)以較為抽象、含蓄或婉轉的字詞重新包裝違反道德之行為,例如:用鄉民的正義代替人肉搜索。優勢比較(Advantageous Comparison)是將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和更嚴重可怕的不道德行為進行比較,以合理化自身行為,例如:比起家暴者的家暴行為,網路肉搜行為跟本不算什麼。

第二類

道德解離聚焦於傷害行為層面和傷害後果層面,分別是「推卸責任」和「責任分散」。推卸責任(Displacement of Responsibility)通常用在對於受害者傷害已經造成,此時自我譴責是最強大的(Bandura, 1990),為了避免受到良心不安,將責任歸屬推托給他人,例如:將網路霸凌責任推托給主使者。責任分散(Diffusing of Responsibility)適用於集體行動的非道德行為,道德責任也常常隨著行為責任的分工而分散,個體可能只專注於做好自己本分,對於團體行為後果已經失去判斷能力,且認為自己的責任很小,例如:團體共同決定一起去別人社群網站鬧版。

第三類

道德解離聚焦於傷害後果層面。忽視或扭曲有害後果(Disregard or Distortion of Harmful Consequences) 讓加害者忽略、最小化、扭曲或不相信不道德行為造成的傷害後果,達到降低激活自我批評帶來的傷害,例如:網路留言不要看就好啦。

第四類

道德解離聚焦於受害者層面,分別是「非人性化」和「責備歸因」。非人性化(Dehumanization)指通過不把受害者作為人看,將其視為次等人類或其他生物,使加害者可以減輕殘酷傷害行為造成的自我,例如:他這種禽獸被肉搜活該。責備歸因(attribution of blame)則將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讓自己也成另一名受害者,自己是因為受害者的問題才造成非道德行為,自己是情有可原的,受害者是罪有應得。例如:要不是他做錯事不道歉,我們也不會霸凌他。

網路中的道德解離

匿名性是網絡使用者認為自己不必承擔任何責任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人們在網絡上時,他們可能不會認為網路上說話要負擔責任,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會被找到。這可能導致人們在網絡上發表更加極端和不道德的言論,因為他們認為不會有任何後果。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責任和個人道德責任可能會分散,並且個人道德控制能力可能會減弱。這可能導致網絡上的言論和行為變得更加不道德和有害,並可能導致網絡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一些研究開始關注網路情境的網路道德解離和面對面道德解離的差異性。例如:網路科技相關的道德解離(Marín-López et al., 2020)和網路道德解離(Paciello et al., 2020)以及網路霸凌的道德解離(Meter & Bauman, 2015)。具體來說,對於高度外化問題行為的青少年,一般情境的道德解離足以預測解釋網絡霸凌的發生。但對於那些沒有普遍外化問題的青少年來說,網路道德解離更可以解釋網路霸凌發生(Paciello et al., 2020)。有鑑於網路情境的重要性,網絡道德解離和一般情境道德脫節並不完全相同。
此外,網路社交環境可能會促進道德解離機制的觸發門檻(Bauman, 2009)。後設分析研究顯示,無論是網路霸凌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和道德解離具有正相關(L. Chen et al., 2017; Kowalski et al., 2014)。網路霸凌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無論是長相、個性和性別都無法得知,因此加害者很容易使用道德解離去減緩罪惡感,加上網路霸凌旁觀者往往數量非常多,這也可能促進道德解離機制,特別是推卸責任或是責任分散;前者認為網絡霸凌事件大多是由受害者的個性或行為引​​​​起或的(Holfeld, 2014);後者則是青少年認為干預霸凌事件是受歡迎同學的責任,自己沒有責任去干預霸凌 (DeSmet et al., 2014)。

道德解離和網路反社會行為

道德解離(Moral disengagement)和反社會行為之間有密切的關係。研究表明,道德解離是反社會行為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例如,研究發現,犯罪者往往通過道德解離來解除對犯罪行為的道德責任感,從而實施更多的犯罪行為。同樣,一些企業家和管理者可能會通過道德解離來解除對不道德商業行為的道德責任感,從而實施更多的不道德商業行為。
近年來,考量到網路情境的特性,道德解離和網路反社會行為之關聯也漸漸被研究者關注。目前的研究表明,道德解離和網路霸凌、網路攻擊等網路反社會行為具有正向關係(Bartolo et al., 2019; Fang et al., 2020; Lazuras et al., 2019; Perren & Gutzwiller-Helfenfinger, 2012; Pornari & Wood, 2010; Wang et al., 2017; Yang et al., 2018; Zhou et al., 2019)。因此本文認為網路道德解離和網路攻擊關係密切,以下為可能原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統計分析 × 學術生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159會員
88內容數
文章內容以圖像式和步驟化方式,教您如何在各種統計軟體中(例如:SPSS、R和Mplus),執行多種統計方法。此外,我還會分享一些學術和科技新知,幫助您在學術之路上走得更順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