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的高明加害者 --- 道德騷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道德雖然是一種難以言喻跟量化的事情;但它應該可以當作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的進步跟文化水準程度,有道德的人們不一定是有錢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肯定是懂得尊重別人、大地萬物之人。道德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但很多人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會覺得道德又不能當飯吃、有道德也不一定可以有好報,不過如果真的這樣想的話,道德觀肯定也很難是好的了。

作者背景相當特別,是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系,不曉得是不是翻譯的問題?覺得教養系是挺有意思的存在,要說道德培養的開始,就是從家庭教育、從小開始,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如果說道德培養是始於家庭,那麼其實最容易發生道德騷擾的地點,也正是家庭裡,尤其是最近在一些電視節目,探討親子關係的內容時,都會出現這麼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妳好」不論是用這樣開頭還是結尾,基本上就已經構成了道德騷擾、也同時的讓溝通直接畫下句點了,這幾個字使用的對象跟關係可以是很廣的,不光只是親子之間,也可以用在伴侶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師徒之間等等,說起來道德騷擾根本也可以說是不看關係與對象,就是看你/妳是否想要做這樣的事情,或是願意去默默承擔別人給自己戴上的大帽子。

道德騷擾最經典的情況,就是明明是加害人卻搞得像自己像受害者,所以要說怎麼判斷這時候是道德騷擾?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裡,真相往往很多時候是反過來的,像是家長會跟小朋友說「只要你/妳開心,怎樣我都可以的」或者是說「功課跟家事沒完成也沒關係,你/妳有事情就先去忙吧」像這樣類似的話,會讓人覺得口是心非、挖坑給自己跳,覺得有話就直說、幹嘛在那邊拐彎抹角裝委屈?這樣說話真的是很高明的道德騷擾;但換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是當事人用推卸責任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說是以退為進啊;但為什麼別人會吃這套呢?因為你/妳這個人太有道德了。道德騷擾的成功與否?感覺就是看接受者的道德感有多少?如果是一個我就爛的人,應該誰來都沒用,所以要說自己為什麼會被騷擾成功?那肯定是對方知道你/妳是一個很有責任感跟道德感的人。

一個人有沒有在被道德騷擾,應該是很容易知道被判斷的,因為會進行道德騷擾的人,其所作所為其實都是不合邏輯或是不符合常理的,當然也還有更多是用包裝的方式,以愛之名、以家人之名、或是用一種善良的角色出現等等;但其實這背後都帶有其他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要犧牲別人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可是直球對決可能不容易被買單,而善良跟同理心正是最容易被世人給利用的,這樣會去道德騷擾別人的人,其實內心是有著很多不佳狀況的,包括過度依賴它人、或是有憤怒、嫉妒之類的情緒等等、也可能是一個喜好權力掌控的人;但就像前面說的,與其正面硬上還不如用另一種讓人感覺比較不強烈的形式,然後一步一步的慢慢去讓別人掉入陷阱裡,而最關鍵的重點是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並不見得就是外表看起來很有本事的人,因此在你/妳面前看起來沒什麼的人,也是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是有著高明手段去道德騷擾別人的好手。

在這本書裡可以學習跟反思到很多,作為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背後,是否有著其他的慾望跟需求?覺得為人父母都應該看看這本書,畢竟最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親人絕對是排行前三沒有問題的,那如果你/妳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被父母或長輩騷擾的話,倒也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看,因為你/妳這樣就更能理解此時此刻的他/她們,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不見得要揭穿但至少瞭解情況,在往後的相處就能知道要如何應對才是合適跟得體。

那麼有沒有可能成為不道德騷擾別人的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如果你/妳那種很有責任感的人、希望凡事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的人,那麼你/妳就會想盡任何辦法,去靠自己雙手完成,如果是這樣的話自然就不容易去成為加害者。但是要成為一個被道德騷擾的人,就比較容易了還會是那種默默的就扮演這樣的角色,在書裡面有提到一個部份是「受害者會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用比較世俗的說法就是被看衰、視為弱小無用之人;但說起來你/妳不是真的一無是處,不然別人就不會對自己使用道德騷擾之術了,所以要說怎麼解決跟面對這個部分呢?

首先是「為自己而戰」會被騷擾的人、也就是會被別人利用的人,這樣的人其實往往都很容易忽略自己,也就是並不會想為自己努力或是爭取些什麼?可是每個人在世界上肯定都有用處的,而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說的難聽點就是寄生蟲模式,所以如果有一個人願意為自己付出,那他/她肯定會緊抓著不放,偏偏許多的受害者誤判情勢還會以為加害者對自己很關心,因此別人也很需要自己的話,自己也會巴著對方不放,完全就是可以說是中了對方圈套、為了別人而活,所以說要如何擺脫被道德騷擾的人?那就是要懂得為自己而戰、為自己而活。

第二個關鍵點是「肯定自我」容易受道德騷擾的人,其實也可以說是懷疑自己的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甚至肯定自己,所以也才會出現前面說的,誤以為別人是真心要跟自己當朋友,所以別人需要自己、自己也就義不容辭,殊不知一切都只是圈套而已;但如果這時候你/妳是一個足夠瞭解自己也很懂得肯定自己的人,就會知道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一直懷疑自己的人,其實看待事情角度是很容易被扭曲的,因為都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但如果對方是講真的就還好,如果是不懷好意,那麼反而會讓一個人迷失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被人賣了幫忙數錢還感謝對方。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avatar-img
18.5K會員
255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 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
關於跟自己獨處,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越來越困難的事了,先別提是不是要培養其他的生活習慣或興趣,光是要能夠放下「科技產品」像是手機、IPad或是任何可以連結網路的用具,就是非常讓人難以做到的部分,哪怕是家人們一同吃飯後,也可能接下來就是變成各自滑各自手機的時刻。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這是一本針對「耐力運動員」的書籍,也可以說是一本專項的書,耐力賽事說是最考驗人心跟心理素質的賽事,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而跟它有共通點的就是需要長時間固定工作的人。運動也好、工作也好,都是生命中的一種樣子。
必須說覺得這樣的標題下的很好,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很小的企業、不是跨國的就不值得學習跟參考;但是應該這樣想,就是如果你/妳發現世界其實比自己認識的還要大、大很多的話,有時候並不是為了名利在努力,而是想要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可以努力的空間?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 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
關於跟自己獨處,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越來越困難的事了,先別提是不是要培養其他的生活習慣或興趣,光是要能夠放下「科技產品」像是手機、IPad或是任何可以連結網路的用具,就是非常讓人難以做到的部分,哪怕是家人們一同吃飯後,也可能接下來就是變成各自滑各自手機的時刻。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這是一本針對「耐力運動員」的書籍,也可以說是一本專項的書,耐力賽事說是最考驗人心跟心理素質的賽事,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而跟它有共通點的就是需要長時間固定工作的人。運動也好、工作也好,都是生命中的一種樣子。
必須說覺得這樣的標題下的很好,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很小的企業、不是跨國的就不值得學習跟參考;但是應該這樣想,就是如果你/妳發現世界其實比自己認識的還要大、大很多的話,有時候並不是為了名利在努力,而是想要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可以努力的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