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你!「千萬別恨數學」導讀

RM-avatar-img
發佈於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書名:千萬別恨數學
作者:韓昌洙(韓國人)著 李貞嬌 譯
出版社:平安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93年4月
頁數:207
定價:240元
這本書的書名「千萬別恨數學」相信是所有數學老師最想要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的莘莘學子,因為某個過程出了一點問題,數學成績就開始往下掉,接著是對數學的學習沒信心,最後變成恨數學,而數學老師可以說是最無辜的一群,只因為是教授數學,所以也會被學生討厭,如果現在作一份民調,調查中學學生最討厭哪一科的教師,相信數學老師一定會拔得頭籌。
作者為一名韓國人,他自訴是一位「從幾乎放棄數學到晉身數學天才」的人,因此本書的內容就是作者總結十幾年數學家教的經驗,在書中提出一套學習秘笈供讀者參考,接著我們就來看看他書中究竟提到哪些重點。
首先作者提到為何大部分人數學的學習會愈來愈糟,會覺得數學愈來愈難,作者認為學習效果退步是因為學習的方法錯誤,而數學的難度是相對性的,例如兩位數的乘法對國小一年級學生而言可能很難,但對五年級學生而言卻是很簡單。針對這些問題,作者提出他的看法,他將數學學習分成五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種專屬的學習法。
第一個階段是針對基礎的部分,也回答了有關「數學愈來愈難」的問題,作者在此階段提出「追根究底式學習法」,此方法就是要把自己不懂的基礎內容(此方法特別針對的部分)的根源找出來進行學習。在解一個問題時如果遇到障礙,那就要回頭去複習之前的相關概念,這樣慢慢的累積自己基礎的知識,才能繼續走下去。很多同學就是因為某一個階段不會就放棄數學,其實可能的原因是因為之前相關的東西都忘了,所以再學更深的東西時就不會了,例如學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如果忘記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那一定學不會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問題。
接著來到第二階段,標題為「跳過難題快速學一遍」,作者提出骨架學習法來因應。如果基礎知識已經具備,那就可以進入此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只要求學習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題目即可,作者甚至要求他的學生將他認為是最基本的題目所用到的解題工具、技巧和過程都「背」下來,因為這些題目就是這個單元的骨架,最後學生的考試成績都能反映這樣的方法確實有效,作者認為此方法有三點好處:
1.學習數學的時間大幅減少。
2.可以了解整個單元最重要的骨架是什麼。
3.學習到此一階段,就算中途停止,之後無論再從哪一個單元入手,都不會太難。
讀到這個部分讓我想起之前在國中時,老師都會教我們一些難題,而這些難題通常都有其特殊的解法,雖然考題也是在考相同的內容,但就會覺得好像這種題目不應該出現在這裡,而這些題目也耗費我們許多時間,另外,也讓我們對整個單元的主軸混淆,所以作者提出這樣的方法,我個人覺得在目前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教材之下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每一個版本的編排方式不一,所以學生要掌握的應該就如作者所說的是每一個單元的骨架。
而剛剛提到作者要求他的學生將題目整個背下來,這對大部分人來說似乎會覺得不可思議,數學怎麼可以用背的呢?但是我想作者要強調的應該是他在書中所提到的一句話:「對於數學這門課來說,如果連定義、定理、性質、公式之類的東西都記不住,就無從著手。」我也這樣認為,就好像你要修理東西,你有很多的工具,有人也教你怎麼使用它們,但是你卻不記,你認為只要拿到工具就自然會使用了,那真的是最大的誤解。現在台灣的各項升學考試在數學科試題後面都會附上相關的公式,但是如果你連公式都記不得,更遑論去使用它。
所以要學好數學的第一件事還是要把這些該記、該背的定義、定理、性質、公式全部都塞到你的腦袋瓜。讓它們在腦子裡淬練一番。
邁入第三階段「聽說了沒有?表格學習法」,看這個標題就知道作者提出的學習法為表格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表格來學習,那究竟是什麼表格呢?我們在學習任何一門科目時,一定是會愈學愈多,如果沒有做適當的整理,那可能到最後會變得一團糟,因此作者就建議大加利用表格來做整理的工作。各位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管是哪一個單元一定是做過數以百計、各式各樣的題目,有時正式考試出現類似,甚至相同的題目。還會覺得這一題好像哪裡有做過,可是卻想不起來要怎麼解,這就是沒有做整理的結果。作者提出如果把必修類型題(比基本概念題難一點,需應用基本概念解題的題目)整理,那就可以在學習上更進一步。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參考書已經幫學生整理好這個部分,但還是要依照各人的程度稍微加以再做整理,符合自己的需求。
第四階段為「趕快克服你的弱點」,此階段作者提出弱點追蹤學習法,雖然數學的能力是累積的,但在這累積的過程中,每個人還是有學習上的弱點或盲點,這些部分輕則不影響個人整體數學學習,但重則可能讓學習者喪失信心。而為了要讓小弱點不至於變成大漏洞,就要趁弱點剛形成時就加以補救,而自己的弱點在哪,相信只有自己最了解,只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補救,在書中作者提到幾項法則可以幫助學習者找出自己的弱點並利用追根究底法來補救。在此階段作者也提出一項筆者認為很重要的看法,就是利用「圖」來解題,而圖不僅僅限於幾何圖形,有時將題目利用圖來表示,往往可以讓學習者更了解題意。
最後一個階段是「真的到動腦筋的時候了」,作者提出習作學習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多做練習,這一點相信也是多數老師常告訴學生的方法,學數學就是多做題目,但是作者將此方法列在最後一階段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一來是因為一份試卷中會有各式各樣的題目,往往學生在做完眾多的練習後會有幾個現象:第一個是不會的題目依舊不會,第二個是將整個單元的概念都混淆了,這樣的作法對授課者雖然比較省事,但卻會浪費學習者很多時間。而如果學習者真的完成前面四個階段,表示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如此再來多做練習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後一章作者提出其他一些個人對數學學習的看法,其中提到不可能成功的三種情況:
1.不背誦。
2.不相信老師。
3.討厭學習。
身為老師的筆者能深刻體會到這三點對數學學習的影響,背誦其實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關鍵,將該記的記好後,在解題時拿出來使用,愈使用愈能熟能生巧。而後面兩點是相關的,很多學習者不相信老師的教學,認為老師即使教得在好,自己也學不會,更進一步就討厭學習,這兩點也是絕大多數人學不好數學的原因。
最後,作者也提到解題速度的問題(從此點可看出韓國學生應該也是有考試壓力的),此點筆者亦認同作者的看法,因為目前學生必須要參加升學考試,而此類的考試都有時間的限制,因此,如果解題速度快一點,就可以有較多一點時間進行一些難題的思考或進行相關的驗算,而要如何提高解題的速度,剛剛上面所提到不能成功的第一點「不背誦」就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如果能將一些常用的計算結果和該記的公式記熟,這樣等面臨考試時,就可直接反應,省下很多時間,例如筆者會要求學生記住1到20的平方數、2的次方數(其中,210=1024) 及常用的畢氏三元數(「3,4,5」、「5,12,13」、「8,15,17」等)。
數學真的很難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它需要你花心思在上面,如果你都不動腦,它當然是難的;那數學是簡單的嗎?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只要你不放棄學習,按照作者所提出的五個階段的學習法來學數學,它當然就是簡單的。
avatar-img
15會員
34內容數
從事教育工作,在教育現場常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從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中,往往可以讓我們對人生有一些感悟,藉由此專題跟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名: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 作者:剛部恆治 著 王秋陽、中川翔詠 譯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92年9月 頁數:244 定價:220元 數學究竟是一門什麼學科?可以讓多數的人都敗倒在它之下,但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跟它接觸。我們常說數學是一門訓練思考的學科,思考跟數學又有什麼關聯?
書名:Thinking Mathematicall 數學思考 作者:John Mason, Leone Burton, Kave Stacey 原著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49屆314班全體同學 合譯 出版社:九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87年 頁數:216 定價:200元
書名: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 作者:剛部恆治 著 王秋陽、中川翔詠 譯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92年9月 頁數:244 定價:220元 數學究竟是一門什麼學科?可以讓多數的人都敗倒在它之下,但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跟它接觸。我們常說數學是一門訓練思考的學科,思考跟數學又有什麼關聯?
書名:Thinking Mathematicall 數學思考 作者:John Mason, Leone Burton, Kave Stacey 原著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49屆314班全體同學 合譯 出版社:九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87年 頁數:216 定價:200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要進入到「乘法」的單元。有些老師開始讓學生背《九九乘法表》。 記憶,確實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但我並不贊成讓孩子「死背」。 在背《九九乘法表》之前,先「思考」幾件事: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學「乘法」? 第二,為什麼沒有0跟1的乘法表? 第三,跟「加法」有什麼樣的關係?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深度學習比分數高低更重要。 以國中、小數學來說,我們現在已經拿掉很多內容,如果還沒辦法將單元中的觀念落實並生根,就很難銜接上去。 舉個簡單例子: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看時鐘,三年級就要弄懂12小時制、24小時制(時間、時刻的差異),四年級學時間的運算;這只要有一個環節不OK,就卡死了。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小時候我的數學很好,有些同學會覺得那是因為我去補習,做了很多額外的題目練習 其實我念書時從來沒有多做「超過一本參考書」的題目,那本參考書是學校老師指定要買的,我做的事就是從第一頁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頁最後一題 如此而已!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曾彥偵老師是一位熱情的專業教育者,他對教學數學有自己的一套獨特心法。他認為,提升數學能力需要掌握四個方面,分別是:建立數學基礎、培養數學思維、擴展數學視野、培養數學興趣。   首先,曾彥偵老師強調,建立數學基礎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他建議學生從最簡單的開始學習,並逐步深入和拓展。他要求學生仔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要進入到「乘法」的單元。有些老師開始讓學生背《九九乘法表》。 記憶,確實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但我並不贊成讓孩子「死背」。 在背《九九乘法表》之前,先「思考」幾件事: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學「乘法」? 第二,為什麼沒有0跟1的乘法表? 第三,跟「加法」有什麼樣的關係?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深度學習比分數高低更重要。 以國中、小數學來說,我們現在已經拿掉很多內容,如果還沒辦法將單元中的觀念落實並生根,就很難銜接上去。 舉個簡單例子: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看時鐘,三年級就要弄懂12小時制、24小時制(時間、時刻的差異),四年級學時間的運算;這只要有一個環節不OK,就卡死了。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小時候我的數學很好,有些同學會覺得那是因為我去補習,做了很多額外的題目練習 其實我念書時從來沒有多做「超過一本參考書」的題目,那本參考書是學校老師指定要買的,我做的事就是從第一頁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頁最後一題 如此而已!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曾彥偵老師是一位熱情的專業教育者,他對教學數學有自己的一套獨特心法。他認為,提升數學能力需要掌握四個方面,分別是:建立數學基礎、培養數學思維、擴展數學視野、培養數學興趣。   首先,曾彥偵老師強調,建立數學基礎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他建議學生從最簡單的開始學習,並逐步深入和拓展。他要求學生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