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閱讀心得 #27 -《活出意義來》|從納粹集中營中誕生的意義治療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名:《活出意義來》
作者:弗蘭克
出版日期:2008/03/31

《活出意義來》

《活出意義來》

作者簡介

是一位精神官能學及精神分析學教授,以創作「意義治療法」聞名於世,對心理學界的影響及貢獻至深且鉅。納粹當政期間,曾被囚於集中營內,忍受種種非人待遇而終獲生還,因而對存在的痛苦、挫折,及現代人特有的焦慮與空虛感,特別關注。其見解深銳而透徹,為心理學注入前輩諸大師所疏忽的人道精神,開創了心理學的新里程。


意義治療法

所謂意義治療(Logotherapy),是指協助患者從生活中領悟自己生命的意義,藉以改變其人生觀,進而面對現實,積極樂觀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義。

作者認為追尋生命意義的企圖是一個人活著最基本的動力。人類是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而生,也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而死的生物。

當某些人在患重病、絕症,或遭受生活挫折時,他們常常會感到失去了生活目標,對生活的意義感到迷惆,進而出現心理障礙。開始表現出對生活的厭倦,悲觀失望或無所適從。

而意義治療就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人們尋找、發現生命的意義。因此,意義治療的目的是使求助者挖掘發現他自己生命的意義,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使人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和方式,並保持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德黑蘭的死神

書中提到了一段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有財有勢的波斯人有天和他的僕人在花園中散步,僕人大叫大嚷,說他剛剛碰上死神,後者威脅要取他的命。他請求主人給他一匹健馬,他好立刻起程,逃到德黑蘭去,當晚就可以抵達。主人答允了,僕人於是縱身上馬,放蹄急馳而去。主人才回到屋裡,就碰上死神,便質問他:「你幹嘛恐嚇我的僕人?」死神答到:「我沒有恐嚇他呀!我只是好奇他怎麼還在這裡而已。今天晚上,我打算在德黑蘭跟他碰面哩!」

-

書中作者三番兩次躲過了命運的捉弄。有一次作者原本以為要被送往煤氣間去榨乾最後的勞力,結果是被送往休養營。而原本含淚送他的夥伴們所在的營區,卻發生了嚴重的大饑荒。而在集中營的最後一天,營區開始用卡車把人送走,作者和友人剛好擠不上卡車被留了下來。而在幾個星期之後,他們才知道,那天被卡車送走的人們,其實是被送到附近的小營區,鎖在土屋內活活燒死。


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這句話出自尼采。作者認為所有與囚犯或俘虜接觸的心理學家,都要把這句話奉為圭臬。只要有機會,就該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夠增強他們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

看不出個人生命有何意義、有何目標,因而覺得活下去沒什麼意思的人,最是悲慘,因為他很快就會迷失在其中。這種人聽到鼓勵的話,典型的反應就是:「我這輩子再也沒什麼指望了。」

作者在營中認識了一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他對作者透露心事說他做了一個怪夢,夢中有個聲音告訴他可以許一個願,只要他說出想知道什麼,他的一切問題就可以得到圓滿的解答。他問了他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戰爭結束,什麼時他才能獲釋,讓痛苦告終。

那個夢中的聲音回答他3月30日。但是直到3月29日,戰爭的訊息卻完全不像是預告隔天可以獲釋的樣子。而那位作曲家在那天病倒了,在3月30日當天,原本是他可以看到戰事結束、痛苦告終的日子,他昏迷不醒,失去知覺。而在3月31日,他死於斑疹傷寒。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若你對意義治療法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活出意義來》!



讀後感

我是從Timothy Ferriss的《人生給的答案 I》看到這本書的,在書中Timothy會問每一個受訪者最常送別人的書,或是影響他們最深的一到三本書是哪些。而佛蘭克的《活出意義來》被許多人一再提到,讓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13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托馬斯的閱讀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05/02
喜歡這一句:“不抱任何目標的過生活,也是一種人生意義”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2
旅人小萌 只要活得不後悔就好:)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48會員
266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自殺?」  《活出意義來》的作者佛蘭克博士,是一名集中營中存活下來的俘虜,亦是一名精神醫學家。每當正經歷劇痛的病患找上他時,他總這麼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能領著一個迷失方向的人深思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正是每個人存在的動力,儘管對那些認為活著很痛苦、存在僅是「苟活」的人來說亦然。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自殺?」  《活出意義來》的作者佛蘭克博士,是一名集中營中存活下來的俘虜,亦是一名精神醫學家。每當正經歷劇痛的病患找上他時,他總這麼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能領著一個迷失方向的人深思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正是每個人存在的動力,儘管對那些認為活著很痛苦、存在僅是「苟活」的人來說亦然。
Thumbnail
Man can find meaning in life, even in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if he is able to love. I understood how a man who has nothing left in this wor
Thumbnail
Man can find meaning in life, even in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if he is able to love. I understood how a man who has nothing left in this wor
Thumbnail
我是從Timothy Ferriss的《人生給的答案 I》看到這本書的,在書中Timothy會問每一個受訪者最常送別人的書,或是影響他們最深的一到三本書是哪些。而佛蘭克的《活出意義來》被許多人一再提到,讓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究竟是什麼樣的書,才能夠影響這麼多人?
Thumbnail
我是從Timothy Ferriss的《人生給的答案 I》看到這本書的,在書中Timothy會問每一個受訪者最常送別人的書,或是影響他們最深的一到三本書是哪些。而佛蘭克的《活出意義來》被許多人一再提到,讓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究竟是什麼樣的書,才能夠影響這麼多人?
Thumbnail
這本書看過很多人分享,終於有機會拜讀了。書挺薄的,但意義深遠。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Thumbnail
這本書看過很多人分享,終於有機會拜讀了。書挺薄的,但意義深遠。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Thumbnail
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中,都很可能會感到生命的空虛,當空虛襲來之時,人們陷入苦痛之中: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Thumbnail
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中,都很可能會感到生命的空虛,當空虛襲來之時,人們陷入苦痛之中: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Thumbnail
【我和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這本書的關係】 我會想找書來看,通常是因為生活裡有些跨不過的檻,想打通自己的大腦,叫它不要再困在沒有意義的痛苦裡。我才不是想成為什麼偉大的人還是怎樣的。我只是想在思想上解放自己,看見不同的可能性,讓自己過得開心自在。 前一陣子就聽過其他人推薦
Thumbnail
【我和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這本書的關係】 我會想找書來看,通常是因為生活裡有些跨不過的檻,想打通自己的大腦,叫它不要再困在沒有意義的痛苦裡。我才不是想成為什麼偉大的人還是怎樣的。我只是想在思想上解放自己,看見不同的可能性,讓自己過得開心自在。 前一陣子就聽過其他人推薦
Thumbnail
維克多.弗蘭克的書被翻譯成32種語言,英文版的再版就有數百萬的銷售。 記者問他對此有什麼感覺? 他回答:「如果上百萬人爭相買下一本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在探討生命意義的書,那麼生命的意義對他們想必是坐立難安的疑惑。」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是誰? 
Thumbnail
維克多.弗蘭克的書被翻譯成32種語言,英文版的再版就有數百萬的銷售。 記者問他對此有什麼感覺? 他回答:「如果上百萬人爭相買下一本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在探討生命意義的書,那麼生命的意義對他們想必是坐立難安的疑惑。」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是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