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年資危機 |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自己可能也因為有些年紀了,家中又有孩子要養,也沒辦法在外面接太多其他的演講,而治療所的收入又不夠,只能回籠去公家機構。

C 心理師,受不了公立機構每隔幾年就要評鑑,一評鑑就開始限制出國,又因為是管理職,平常工作已經夠多,評鑑更多,所以也開始厭煩這樣的工作型態萌生退意。

這樣的中年危機,你曾經想過嗎?

第一位一日心理師終身心理師,穩定長期的作心理師;

第二位從不確定的狀態回歸穩定的工作型態;

第三位則是越來越不太能夠適應某些規格下的制式要求。

這三種類型,只是眾多心理師中年以後的縮影,沒有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打算!而我看到幾個,可能也是多數心理師在工作初沒有預料到的問題!

全文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47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幾天前遇到前公司的同事,他們不約而同的說,現在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都已經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了,非但沒有讓日子更好過,反而情況更差。不僅有上級職場壓力更大,來自於後輩環境壓力,要學習的事情更多,要顧的事情更廣,真的不容小看這些問題。 現在在市場上很容易遇到資深心理師,動不動就有十年以上的資歷,他們
Thumbnail
幾天前遇到前公司的同事,他們不約而同的說,現在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都已經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了,非但沒有讓日子更好過,反而情況更差。不僅有上級職場壓力更大,來自於後輩環境壓力,要學習的事情更多,要顧的事情更廣,真的不容小看這些問題。 現在在市場上很容易遇到資深心理師,動不動就有十年以上的資歷,他們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這幾年,首屆考上心理師執照的人,也差不多在業界已經20年左右了,有沒有想過你的薪水在20年前就是這樣,20年以後還是這樣呢? 每年的年底機構裡的同事們就開始傳言今年的年終是多少個月,有時高出預期就很高興,有時遇到景氣不好,又有些失落。這就是領固定薪水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這幾年,首屆考上心理師執照的人,也差不多在業界已經20年左右了,有沒有想過你的薪水在20年前就是這樣,20年以後還是這樣呢? 每年的年底機構裡的同事們就開始傳言今年的年終是多少個月,有時高出預期就很高興,有時遇到景氣不好,又有些失落。這就是領固定薪水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
Thumbnail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