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的籌碼越來越少|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進醫院(之後稱之為機構/公司)的時候曾有個想法「這就是我喜歡的工作,我打算做到退休。」因為這是努力多年而達到的工作職位,也真的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不以為過,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當時的我沒有想過如果是帶著這樣的想法,後續會如何?因為想要做到退休,便繼續經營自己的專業,努力工作,在機構裡成為裡不可或缺的人。

後來反而會讓自己未來越來越依賴這家公司,個人未來的自由度反而會越小,自己對未來的掌握度也越來越低。這怎麼說,其實公司就是讓我付出勞力,是獲得收入的地方,無可厚非的他們需要我的產值越高,最終能夠為機構多添些生產力(多做一些個案),自己也期待能在這個位置上盡自己的能力協助機構。這在剛入職的時候非常正確,這樣想法似乎未考量到未來。


有這樣的考量,並非公司對自己不好才需要想到的問題,而是缺乏思考到整體的規劃,有部分心理師喜歡工作內容更勝於跟其他的問題,便可能不太擔心這一部分。然而,相對有不少人,因為單位的政策、人事的改變、同事之間的派系、工作的重複性等都有可能讓自己開始萌發出移轉的念頭,這時你會怎麼作?或是怎麼想呢?

原本期望自己能夠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資源,但是到後來卻讓我不敢離開這個機構,因為除了手上的工作其他都不會。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也有更多的新血源源不絕地會加入,要求也不高,所以機構的選項也越來越多;相對的,你如果沒了這個公司會如何? 你或許會想大不了換一間,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中高年的心理師能夠自由的選擇權便越來越少,包括家中的老小要養、自己的身體要顧、自己的能力只能勝任這份工作或是為了能夠領到退休金。

這個階段的自己便很容易陷入左右為難之際,一方面在這邊那麼多年的資歷換地方有機構會要我嗎?另一家薪水如何?會容易進去嗎?家中還有人要照顧;在公司裡又過得不快樂,同事、主管、工作內容等的壓力都讓自己的選項變少。

所以,心理師如果有這部份的擔憂,及早開始建立起自己在社會上的不可取代性,才有可能讓自己的籌碼更多,對自己未來的自由度才有可能更廣!


臉書加入『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anessa  Li-avatar-img
2022/11/18
對公司的依戀度太高,或認為公司很穩定,尤其醫院(景氣好壞都需要醫療),人易放鬆,待他日感受到職場的現實,爲時已晚,再如何都要壯大自己,建立個人品牌。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19
這是真的,你懂!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47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在組織裡面的心理師,多數都不容易賺到自己的收入。如果想要讓產值提升到自己的薪水足以匹配水準時, 勢必要把自己燃燒殆盡,初入組織的人或許可以承擔,當年齡長了、有了家庭孩子,體力已經無法再如此的揮霍,便開始走下坡,這是按件計酬的心理師的問題。而對固定薪的心理師卻在產值上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也就是組織期待
Thumbnail
在組織裡面的心理師,多數都不容易賺到自己的收入。如果想要讓產值提升到自己的薪水足以匹配水準時, 勢必要把自己燃燒殆盡,初入組織的人或許可以承擔,當年齡長了、有了家庭孩子,體力已經無法再如此的揮霍,便開始走下坡,這是按件計酬的心理師的問題。而對固定薪的心理師卻在產值上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也就是組織期待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大學生留下下面的問題: 「我想唸某某科系,請問未來的薪水好嗎?」這個孩子很有遠見,已經擔心到畢業以後的出路問題。 先說一個我的經驗,在我剛開始想念心理的時候,心理這個行業名不見經傳,而我選擇的原因是我喜歡,我查過所有大學的科系,因為是插班考試可以選科系去念,我選擇了心理。..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大學生留下下面的問題: 「我想唸某某科系,請問未來的薪水好嗎?」這個孩子很有遠見,已經擔心到畢業以後的出路問題。 先說一個我的經驗,在我剛開始想念心理的時候,心理這個行業名不見經傳,而我選擇的原因是我喜歡,我查過所有大學的科系,因為是插班考試可以選科系去念,我選擇了心理。..
Thumbnail
佛洛姆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
Thumbnail
佛洛姆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