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的籌碼越來越少|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進醫院(之後稱之為機構/公司)的時候曾有個想法「這就是我喜歡的工作,我打算做到退休。」因為這是努力多年而達到的工作職位,也真的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不以為過,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當時的我沒有想過如果是帶著這樣的想法,後續會如何?因為想要做到退休,便繼續經營自己的專業,努力工作,在機構裡成為裡不可或缺的人。

後來反而會讓自己未來越來越依賴這家公司,個人未來的自由度反而會越小,自己對未來的掌握度也越來越低。這怎麼說,其實公司就是讓我付出勞力,是獲得收入的地方,無可厚非的他們需要我的產值越高,最終能夠為機構多添些生產力(多做一些個案),自己也期待能在這個位置上盡自己的能力協助機構。這在剛入職的時候非常正確,這樣想法似乎未考量到未來。


有這樣的考量,並非公司對自己不好才需要想到的問題,而是缺乏思考到整體的規劃,有部分心理師喜歡工作內容更勝於跟其他的問題,便可能不太擔心這一部分。然而,相對有不少人,因為單位的政策、人事的改變、同事之間的派系、工作的重複性等都有可能讓自己開始萌發出移轉的念頭,這時你會怎麼作?或是怎麼想呢?
圖片|來源
原本期望自己能夠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資源,但是到後來卻讓我不敢離開這個機構,因為除了手上的工作其他都不會。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也有更多的新血源源不絕地會加入,要求也不高,所以機構的選項也越來越多;相對的,你如果沒了這個公司會如何? 你或許會想大不了換一間,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中高年的心理師能夠自由的選擇權便越來越少,包括家中的老小要養、自己的身體要顧、自己的能力只能勝任這份工作或是為了能夠領到退休金。

這個階段的自己便很容易陷入左右為難之際,一方面在這邊那麼多年的資歷換地方有機構會要我嗎?另一家薪水如何?會容易進去嗎?家中還有人要照顧;在公司裡又過得不快樂,同事、主管、工作內容等的壓力都讓自己的選項變少。

所以,心理師如果有這部份的擔憂,及早開始建立起自己在社會上的不可取代性,才有可能讓自己的籌碼更多,對自己未來的自由度才有可能更廣!
臉書加入『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始成為心理師的時候,剛畢業很期待能在醫院裏大顯身手一番,以免不負研究所繳交的學費和學校吸收了那麼多年的知識。一旦在真的在實際衡鑑時忘記做什麼,忘記問什麼,還會深切的反省下一次不要再犯了,再把測驗手冊拿起來好好地重新複習。時間上也因為需要非常努力地把所有學校所學『貢獻』出來...
心理師往往擁有很多的隱性知識,還沒傳遞出去便開始想要舉辦一些團體,開一些課程。然而,這卻可能造成別人不認識這個人,卻要別人花時間、花錢來賭他是會作團體或是會上課的人。這樣一個課程或是團體,很容易就因為沒有客戶宣告失敗,努力那麼久也無法讓人知道非常的可惜。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所以你在自己的部落格或是臉書裡到底寫甚麼?那些訊息是你的受眾需要的? 哪些訊息是你的受眾所遇到的困境? 這些往往都左右了受眾對你的信任感,千萬別小看這些內容,持續累積下去,你就會讓人看到。
以往還在醫院的經驗,當時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構思自己的課程或講座內容,我也曾經以多數心理師會的內容,憂鬱,正念,自我情緒調適,常見的講題作為題目。然而,用這些題目作為講題會遇到一些缺點: 由於題目單一,所以一般能接的講座時間不會太長,如果太長就會開始往深度去講。如果應用在課程設計中...
過去的文章中,我常常提醒時間成本的重要,投入的任何心力都與自己的未來有關。在任何決定之前要先調查好市場,定位,切入點,這些不是馬上到位的,所以更需要花時間去考量。在做個人品牌之前,我還在醫院,覺得我離開之後應該只有高齡者心理我比較在行,但還是膽怯,膽怯的是未知的未來,出去以後除了這個我還能做甚麼?
開始成為心理師的時候,剛畢業很期待能在醫院裏大顯身手一番,以免不負研究所繳交的學費和學校吸收了那麼多年的知識。一旦在真的在實際衡鑑時忘記做什麼,忘記問什麼,還會深切的反省下一次不要再犯了,再把測驗手冊拿起來好好地重新複習。時間上也因為需要非常努力地把所有學校所學『貢獻』出來...
心理師往往擁有很多的隱性知識,還沒傳遞出去便開始想要舉辦一些團體,開一些課程。然而,這卻可能造成別人不認識這個人,卻要別人花時間、花錢來賭他是會作團體或是會上課的人。這樣一個課程或是團體,很容易就因為沒有客戶宣告失敗,努力那麼久也無法讓人知道非常的可惜。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所以你在自己的部落格或是臉書裡到底寫甚麼?那些訊息是你的受眾需要的? 哪些訊息是你的受眾所遇到的困境? 這些往往都左右了受眾對你的信任感,千萬別小看這些內容,持續累積下去,你就會讓人看到。
以往還在醫院的經驗,當時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構思自己的課程或講座內容,我也曾經以多數心理師會的內容,憂鬱,正念,自我情緒調適,常見的講題作為題目。然而,用這些題目作為講題會遇到一些缺點: 由於題目單一,所以一般能接的講座時間不會太長,如果太長就會開始往深度去講。如果應用在課程設計中...
過去的文章中,我常常提醒時間成本的重要,投入的任何心力都與自己的未來有關。在任何決定之前要先調查好市場,定位,切入點,這些不是馬上到位的,所以更需要花時間去考量。在做個人品牌之前,我還在醫院,覺得我離開之後應該只有高齡者心理我比較在行,但還是膽怯,膽怯的是未知的未來,出去以後除了這個我還能做甚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從領英開始PO出第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經過8個多月,在這共125篇文章中,曝光率最高到16,800次,最低為100多次,中間差距可達168倍,這個差異是我之前無法預料到的。
Thumbnail
 Z世代是社會學家對1995年到2005年­間出生的這一群人的稱呼,也就是現今16到­25歲的年輕人,他們出生時網路剛誕生,G­oogle隨後註冊網域,而在求學成長期間­智慧型手機問世,他們也是所謂的數位原住民­與隨時隨地上網的一代,網路與社群對他們有­絕對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雖然帶來更多
Thumbnail
一切燈盞中,真正的明燈最殊勝;一切親友中,真實的親友最可貴。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上人法妄語: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大妄語: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
Thumbnail
    當生活好不容易回歸平靜,森林裡又傳出了另一則消息,說是在森林的深處有一顆千年巨石,每隔百年會長出一種菌菇,只須吃下一朵,就能身硬如石,永生不死,並散發出一股濃烈的特殊氣味,足以令掠食動物避而遠之。目前正逢菌菇生長時期,但7天後就會腐爛,想吃菌菇,動作要快,錯過此回,再等百年。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依著別人的種種行為或評價,不自覺的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影響者也許是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甚可能是不曾相識的社會大眾;然而,有一件事情必須警惕─莫讓別人的「應該」,成為自己的「活該」。
Thumbnail
「就是現在!好像會外拋,可是現在補煞車會滑掉,啊對面有車,來不及了。」 主角過彎搶快衝到對向車道,殊不知對向車道迎來大卡車,就這樣直接居居來不及了。來不及這三個字會發生在我們人生好多階段,我們在人生中也曾經是劇中猴子,該怎麼樣思考人生才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呢?
Thumbnail
慎選靠近自己的人 讓自己和別人的人生1加1會大於2 簡單的數學問題大家都知道1加1會等於2 不過在人與人相處中卻未必 怎麼回事呢 因為人跟人的個性價值觀未必相容 當人與人的價值觀個性比較一致 甚至是互相輔助的狀況之下 這時候兩個人相處會產生一加一等於二 甚至大於二的效果 反而言之 個性價值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從領英開始PO出第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經過8個多月,在這共125篇文章中,曝光率最高到16,800次,最低為100多次,中間差距可達168倍,這個差異是我之前無法預料到的。
Thumbnail
 Z世代是社會學家對1995年到2005年­間出生的這一群人的稱呼,也就是現今16到­25歲的年輕人,他們出生時網路剛誕生,G­oogle隨後註冊網域,而在求學成長期間­智慧型手機問世,他們也是所謂的數位原住民­與隨時隨地上網的一代,網路與社群對他們有­絕對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雖然帶來更多
Thumbnail
一切燈盞中,真正的明燈最殊勝;一切親友中,真實的親友最可貴。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上人法妄語: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大妄語: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
Thumbnail
    當生活好不容易回歸平靜,森林裡又傳出了另一則消息,說是在森林的深處有一顆千年巨石,每隔百年會長出一種菌菇,只須吃下一朵,就能身硬如石,永生不死,並散發出一股濃烈的特殊氣味,足以令掠食動物避而遠之。目前正逢菌菇生長時期,但7天後就會腐爛,想吃菌菇,動作要快,錯過此回,再等百年。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依著別人的種種行為或評價,不自覺的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影響者也許是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甚可能是不曾相識的社會大眾;然而,有一件事情必須警惕─莫讓別人的「應該」,成為自己的「活該」。
Thumbnail
「就是現在!好像會外拋,可是現在補煞車會滑掉,啊對面有車,來不及了。」 主角過彎搶快衝到對向車道,殊不知對向車道迎來大卡車,就這樣直接居居來不及了。來不及這三個字會發生在我們人生好多階段,我們在人生中也曾經是劇中猴子,該怎麼樣思考人生才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呢?
Thumbnail
慎選靠近自己的人 讓自己和別人的人生1加1會大於2 簡單的數學問題大家都知道1加1會等於2 不過在人與人相處中卻未必 怎麼回事呢 因為人跟人的個性價值觀未必相容 當人與人的價值觀個性比較一致 甚至是互相輔助的狀況之下 這時候兩個人相處會產生一加一等於二 甚至大於二的效果 反而言之 個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