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力:隨處可見的盲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其實只有看見你想看見的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若你有看到影片的後半段,那你一定也發現了這部影片的傳球次數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在數傳球次數的過程中,是否有看到那隻穿越而過且朝向鏡頭拍打胸膛的大猩猩?這種明顯可見卻因為專注的目標不同而沒看到的現象稱為「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專注反而讓我們忽略周邊的各種訊息,對於奇怪的地方視而不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也在《快思慢想》中提到,人類其實有很多思考上的限制與偏誤,我們習慣使用直觀又簡單的「系統一」處理外界的訊息,當我們可能因為時間、壓力、長久以來的習慣而沒有進一步蒐集資訊用「系統二」深思熟慮時,往往以有限資訊直接跳到結論,以為「眼見所見即為全部」(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最終可能做出可怕的決策。

這也是作者想要提醒讀者,我們必須對自我的思維限制有所覺知,而有所覺知就能夠注意到我們的盲點與疏於留意的資訊,讓領導人在各種危機、悲劇發生之前有所因應、讓我們做出決策前能夠思考得更多。


魔術師、扒手、廣告人、政客和談判家

你覺得上述的職業與身分有什麼共同點呢?為什麼?

魔術師使用華麗的手法讓觀眾嘆為觀止,扒手趁你在讚嘆美麗風景時摸走你的皮夾,廣告讓你覺得某個特定品牌手機好像真的比較讚,政客用言語包裝未來願景來轉移他對某個敏感議題的無回應,客戶聘用的談判高手讓你感覺公司賺到……。你發現了嗎?他們都在試圖讓你的注意力放在別的地方、隱藏可能讓你改變心意的資訊,最後「誤導」成功。

我們都知道合理決策應該要怎麼進行,首先要先確認目標、確認我們可以接受的條件、衡量各個標準的優先順序、現在有哪些選項,最後透過分析得到最佳選擇。但當我們無法覺察到對方的立場與動機時,往往無法依據合理的步驟進行決策,反而被牽著鼻子走。

若不想被誤導,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再做決定:

  1. 對方希望我們怎麼做?為什麼?
  2. 有哪些資訊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3. 我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注意應該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

柯南.道爾有一篇短篇小說─《名駒銀斑》(Silver Blaze),故事中有一匹名駒銀斑失蹤了,且牠的主人陳屍在離家一英里的荒原上。在所有人摸不著頭緒之際,名偵探福爾摩斯留意到馬廄裡的狗沒有吠叫的這個事實,推想若闖進馬廄帶走銀斑的是陌生人,狗怎麼會沒有吠呢?從這個問題出發,最終梳理出真相。

作者提醒我們,如同這個故事,我們其實很少注意那些沒發生的事情,但有時候沒發生的事情其實意義更為重大。若能夠注意到沒發生的事情,例如那些應該吠叫但沒有叫的狗、那些應該要有賺要有賠但卻永遠獲利且打敗大盤的基金,就是做出較佳決策的關鍵。


如何發展覺察力

覺察力如此重要,而哪些方式可以加強覺察力、留意到更多重要訊息呢?以下是作者的四個建議:

  1. 集中注意力的思維模式
    面對成功或失敗,相較於一般人對成功歸因於自己、失敗歸因於外部指責他人,一流的覺察者通常透過內在歸因專注於自己的作為,思考是否可透過行動做出改變,培養專注提升自我的態度。
  2. 注意到不合理的現象
    依循而來的傳統與習慣是否仍然適用?還是其實不合理也不對勁,但我們將直覺仍然奉為圭臬?
  3. 問:為何不
    當遇到困難或限制時,詢問為什麼不可以用其他方式?真正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4.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局者往往是最看不清的那位,邀請別人提供建議或評估,或假設自己是局外人,你會怎麼看這件事情?

《覺察力》舉出了很多實例告訴我們,當我們陷入「滑坡效應」、「動機盲點」的陷阱而不自知時,危機其實就在不遠處。

只要我們多花一些力氣,定時更新視野,移除自己的盲點,專注但需覺察外界線索,尤其是掌握實際決策權的領導人,若能辨識出制度上的缺陷或危險徵兆,除了有更好的決策以外,也能避免各種發生令人震驚的悲劇與敗德事件。


書籍資訊

書名:覺察力
作者:Max H. Bazerman(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中心主任)
年份:2014

延伸閱讀推薦

  1. 逆思維
  2. 底層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ceanbaymax
13會員
32內容數
讀書摘要/推薦書單/想法感觸
Oceanbaymax的其他內容
2024/09/23
本書主要集結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擔任執行長期間親自寫給股東的信、以及訪談演講等收錄內容,剛好公司的年度發展計畫IDP目標為顧客思維有關,亞馬遜作為一家以「顧客服務至上」為核心理念的企業,與我的IDP互相連結再適切不過了。
Thumbnail
2024/09/23
本書主要集結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擔任執行長期間親自寫給股東的信、以及訪談演講等收錄內容,剛好公司的年度發展計畫IDP目標為顧客思維有關,亞馬遜作為一家以「顧客服務至上」為核心理念的企業,與我的IDP互相連結再適切不過了。
Thumbnail
2024/09/16
這是一本談閱讀的書。 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助益一樣,多數人也都認同閱讀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閱讀;但也如同覺得太忙沒時間運動一樣,大多數的人也都覺得自己忙得沒時間閱讀。
Thumbnail
2024/09/16
這是一本談閱讀的書。 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助益一樣,多數人也都認同閱讀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閱讀;但也如同覺得太忙沒時間運動一樣,大多數的人也都覺得自己忙得沒時間閱讀。
Thumbnail
2024/07/25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
Thumbnail
2024/07/25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繼續往下閱讀前,邀請你先點開下面的影片,沒有瑞克搖也沒有什麼Jump scare之類的
Thumbnail
繼續往下閱讀前,邀請你先點開下面的影片,沒有瑞克搖也沒有什麼Jump scare之類的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也都知道透過觀察對方的眼晴就可以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究竟要怎麼觀察,要注意什麼地方,而且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真的超尷尬的欸。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也都知道透過觀察對方的眼晴就可以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究竟要怎麼觀察,要注意什麼地方,而且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真的超尷尬的欸。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Thumbnail
如果一人公司是某種我們可以學習與碰觸到的對象,那他的具體長相到底會是怎麼樣呢?接著我們會用相當不一樣的視角來傳遞重點,並組合出一組整體的樣貌來,當然會以如此表達的緣故在於人類常常會不自覺地犯下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錯誤。 這是在哈佛心理系當時非常著名的認
Thumbnail
如果一人公司是某種我們可以學習與碰觸到的對象,那他的具體長相到底會是怎麼樣呢?接著我們會用相當不一樣的視角來傳遞重點,並組合出一組整體的樣貌來,當然會以如此表達的緣故在於人類常常會不自覺地犯下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錯誤。 這是在哈佛心理系當時非常著名的認
Thumbnail
面臨工業4.0、 AI、大數據、物聯網...等未來趨勢,“洞察力”大概還是機器人/程式還無法取代人類。 洞察力除了透過表象看出本質,並且從中看出脈絡外,進而得以發展對未來動向的預測……
Thumbnail
面臨工業4.0、 AI、大數據、物聯網...等未來趨勢,“洞察力”大概還是機器人/程式還無法取代人類。 洞察力除了透過表象看出本質,並且從中看出脈絡外,進而得以發展對未來動向的預測……
Thumbnail
現今當「注意力」成為稀缺的資源,除了各種商業競爭外,也成為自我內在成長與外在分心誘惑的嚴重角力。本篇我分享一本有趣的小書,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作者強調「深度注意力對靈魂有益」。每星期挪出一小時就好,刻意改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可以帶你逃脫現代人對於生產力與效率的膜拜。
Thumbnail
現今當「注意力」成為稀缺的資源,除了各種商業競爭外,也成為自我內在成長與外在分心誘惑的嚴重角力。本篇我分享一本有趣的小書,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作者強調「深度注意力對靈魂有益」。每星期挪出一小時就好,刻意改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可以帶你逃脫現代人對於生產力與效率的膜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