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有個奇特的稟賦,每逢關係或人際遇到瓶頸,只消拿對方的名字給他瞧一瞧,便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中的玄竅。
對於苦戀、暗戀、失戀中的我,朋友的點評,八九不離十。我聽得最不明白、又莫可奈何的一句話,莫過於朋友說,「這人跟你沒關係。他不是你的功課,你也不是他的正解。快收拾收拾準備釋出吧。」
怎麼會?明明我覺得我們meant to be together (注定要在一起)。事後證明,朋友對的一蹋糊塗。
後來,朋友收斂了這項本事,認為自己干預和洩漏天機太多。收山前再三告誡我,「有時,你要接受自己在某些關係裡,只是局外人。妳越甘之如飴,這段關係將越圓滿和平。」
這我又不懂了,若我是局外人,怎麼可能圓滿這段關係呢?
許多年之後的現在,我開始明白朋友這句話的意思。起因是閱讀了一本書,《情緒慣性》。在人類圖的設計裡,情緒原本就是我的軟肋,看了這本書的序言描述,我不禁慢慢往前追因,除了身體傳承的DNA之外,家族中世代相傳的「情緒DNA」:包括決策思考、心態感受、行為模式等等,如何無意識地影響與支配我的人生。
聽起來有點玄妙,應證在生活面向,卻無比真實。這些流傳已久的「情緒DNA」,形成牢不可破的信念系統,也可以把它想成家族傳誦不衰的金句格言,形塑了我們在各個層面的運作慣性,像是關係、工作、金錢。
比方我家的治家庭訓之一:長兄如父、長姐若母,大的得拉拔小的,扶持他們平安穩妥、安居樂業。
小時候的我,只覺得自己很衰,幹的活最多、嚐到的甜頭最少。得第一個站起身來洗碗,當最後一個確定門窗都關好、等待爐裡的金紙完全燃燒殆盡,並且負責熄滅火種的人。
長大以後,我已經很習慣甚麼都替人著想,發薪日就是散財日,大包小包買滿了家裡人需要的東西。家裡面誰有任何麻煩,我自告奮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一直把自己當成局內的關係人,還可能是戲份最吃重的那一個。
利用這本書所提及的「家族系統排列」法,我替自己做了第一次的家族系統排列。真實而赤裸的顫慄感,直達心的最底處。
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其實安於當一個局外人。在界定家族自我定位的時候,我的直覺很自然地將自己排在相當邊陲的位置,離我的父母、手足,相對遙遠,而和家族的一個長輩靠得最近。
說來弔詭,那個長輩,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局外人。性情灑脫、自在率性,與家族遵奉的信念模式,背道而馳。我們的關係不算親近,卻可能是我身體認定的知音,或者說是,我熱切嚮往活成的樣子。
當我的頭腦,一次一次地當局者迷,衝進家族的局裡救火,身體往往感受到極端的拉鋸和壓榨。情緒的高低震盪亦無比劇烈,為什麼又是我?
但,我不做,誰來做?這也是我們家族裡的女性,最常發出的喟嘆。從我外婆、我奶奶、我媽媽、再到我。我們都在努力接球,深怕沒人可以接手。
家族隱性的情緒傳承,如此根深柢固。儘管我嫁了一個願意與我公平承擔家務、甚至比我做得更多的先生,我仍然會落入這個世襲的情緒圈套之中,在累極不想燒飯做菜的時候,擺個無敵大臭臉,把刀具碗盤敲得震天作響。
先生覺得很奇怪,「又沒人規定不可以叫外賣。不想做就不要做啊。」
我當時說不出心理矛盾的癥結是甚麼。每次都沒好氣地回應:「你不是說外賣吃久了也不知道該叫甚麼嗎?那我就來做啊。」
先生聽了更加三條線,「我只是一時想不到要吃甚麼呀。多想一下不就結了。」
最後,我就會爆炸,「吃吃吃,每天光曉得要吃。煩死了。」
先生說,「疑,那不吃就餓死了呀。」
現在寫出來,覺得很好笑。真槍實彈上演在家庭裡的時候,情緒的無差別攻擊,曾經讓我們彼此都感到無處可逃。想想,這類的情境,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不斷在家族中重複放映,我厭倦極了,發誓要當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婦。到頭來,我仍然說著差不多的台詞、對號入座,活成阿信等級的版模。
為什麼我必須接受和允許自己,偶爾是個局外人?因為即使親密如家族,每個人的課題和責任,是沒有辦法易身更替的。讓不該我接的球落下,球才會回到真正的主人手裡。我不需要去照顧和解決每個人的問題,我只需要先好好照顧自己,就是最偉大的服務。
不是只有當個主事者,才能顯現我對家族的愛與依附,我可以改變這個既定的模式,以我的語言和行動,定義出愛與依附的真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記:《情緒慣性》是一本知識量豐足的書,理論與實務兼具,讀完這本書,如同進行完一場單人的家族壯遊。過程很私密,也很辛苦,因為要對自己坦誠,總是萬事起頭難。這裡先節錄情緒DNA的檢測環節,看看你身上繼承了甚麼樣的情緒DNA、抑或你就是情緒DNA的創始者?這個入門磚,對我來說很受用,像剝洋蔥一樣,引領我直搗情緒的源頭,在此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1. 你是否在特定主題(如:人際/金錢/工作)有共同的家族語言?
2. 你是否擁有家族成員共有的情感模式(拿我文章中的例子,認為女人都該承擔大部分照顧家族溫飽的事)?
3. 你的家族成員在他們的人生中,是否有類似的事件、想法和經歷?
4. 是否存有某個特定的事件會觸發,好讓現況保持一致?
5. 你是否有一種內在衝動,想用不同於家族習慣的方式做事?
6. 你有這種感覺多久了?一直都有?還是有甚麼事情引發了想要改變的渴望?
7. 當時你的人生發生了甚麼事?
8. 你為這個想法/感覺/模式/情境,創造了甚麼意義?
9. 你讓它對自己和其他人帶來甚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