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3一種離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月初三壬寅年壬寅月丁亥日。

2/2酉時決定:既然不珍惜我說的話,那我會更徹底寡言慎言。

這也是自我的修鍊。

一種離開。

或許早就該這麼珍惜自己了啦!對!

然後開心地歡笑,準備笑話!

===

18:49

適當地說笑回應,很讚喔!
19:19

哈,竟然要跟我商量她拿不定主意去或不去的道場事宜。

我也順利過關,沒有亂出餿主意。謝謝我自己嚴守界限。

因爲聽個半天,還是不知道她究竟要不要去。

以往我會收下她的煩惱,以爲替她釐清,但真相是她無法下決定。沒有圓滿的做法。

仍然要她自己做出決定。反反覆覆是她的多重考量。

她指責Jacky不該說啥也無濟於事。因爲她已經說出去,也並不認同媽的理由。

人人各有習氣與考量。

後來寫完,她竟又在乎Jacky沒看,還自己打電話給她。

哈哈哈!她跟她喜歡自找麻煩。又擔心她生氣又猶豫不決。而J語言上遊戲,要請君入甕。

媽決定要去了。

===

烏克蘭竟是歐洲第二大國,蘇俄想奪回。引起北約聯盟不安。

稍微了解馬來西亞局勢。原來94歲首相請辭,造成接任問題政治不安。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030

===

看到那種很不想但礙於**(別人也是好意也是好人)的心軟,根本就是之前對友誼的反覆現象。

拖了將近1年,於今也會想到。將負擔斬斷。21:20

祝福各自走各自的成長旅程!

今天想早點睡。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性開悟的常見迷思和誤解,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看法。透過對開悟的重新認識,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靈性路徑,並以開放的心態繼續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如果感到不幸的話轉身離開就好了,但如果深感幸福的話呢? 如果不如意的話打消念頭就好了,但如果一切順利呢? 就算感到快樂也依然追求著改變,為什麼? 「那麼這次就試著待在這裡看看吧,說不定就能打破迴圈了」她對我說。 我不知道那個人究竟是誰,...
Thumbnail
這個月開始我和我姊妹淘一起在日本打工度假,從我們一起決定去日本後,就吵了很多次架,在出發前我更是一氣之下把她的line封鎖了,因為她的個性很被動,遇到問題不會主動、或是一起幫忙解決,常常事情發生的時候僵在那裡,等著對方處理;甚至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但因為她的健忘就出事,然後就要幫她善後,最後忍無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自信和積極思考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了作者對於解決問題和學習新知識的堅持。此外,還包含了關於旅行籌備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曾經,顯化法則是我唯一的信仰。 現在,我當然仍相信顯化法則,但較少「依賴」祂了。 以前有什麼想要的、不想要的,希望的、不希望的,就會仰賴顯化法則為我實現,但潛意識總是無法跟上我的慾望。到後來我放下了這些欲求,接受自己的潛意識仍有一些「功課」需要做,因此很久很久都沒再許願了。 直到最近,發生了一
Thumbnail
今天移動到倉敷,出門前吃了前一天在便利商店買的麵包,還有樓下的膠囊咖啡
Thumbnail
韓國政府與醫療界就醫學院擴大招生問題持續發生正面衝突,兩者關係亦走向惡化階段,更多住院及實習醫生離職、醫大教授醞釀集體辭職、醫學生集體休學或放棄實習機會⋯⋯各方離開醫療界令醫院面對的醫療問題持續嚴重。現時此「醫療大亂」的事態發展為何?為何至今仍未能尋找問題的突破點解決矛盾?   ▶各大醫院持續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性開悟的常見迷思和誤解,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看法。透過對開悟的重新認識,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靈性路徑,並以開放的心態繼續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如果感到不幸的話轉身離開就好了,但如果深感幸福的話呢? 如果不如意的話打消念頭就好了,但如果一切順利呢? 就算感到快樂也依然追求著改變,為什麼? 「那麼這次就試著待在這裡看看吧,說不定就能打破迴圈了」她對我說。 我不知道那個人究竟是誰,...
Thumbnail
這個月開始我和我姊妹淘一起在日本打工度假,從我們一起決定去日本後,就吵了很多次架,在出發前我更是一氣之下把她的line封鎖了,因為她的個性很被動,遇到問題不會主動、或是一起幫忙解決,常常事情發生的時候僵在那裡,等著對方處理;甚至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但因為她的健忘就出事,然後就要幫她善後,最後忍無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自信和積極思考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了作者對於解決問題和學習新知識的堅持。此外,還包含了關於旅行籌備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曾經,顯化法則是我唯一的信仰。 現在,我當然仍相信顯化法則,但較少「依賴」祂了。 以前有什麼想要的、不想要的,希望的、不希望的,就會仰賴顯化法則為我實現,但潛意識總是無法跟上我的慾望。到後來我放下了這些欲求,接受自己的潛意識仍有一些「功課」需要做,因此很久很久都沒再許願了。 直到最近,發生了一
Thumbnail
今天移動到倉敷,出門前吃了前一天在便利商店買的麵包,還有樓下的膠囊咖啡
Thumbnail
韓國政府與醫療界就醫學院擴大招生問題持續發生正面衝突,兩者關係亦走向惡化階段,更多住院及實習醫生離職、醫大教授醞釀集體辭職、醫學生集體休學或放棄實習機會⋯⋯各方離開醫療界令醫院面對的醫療問題持續嚴重。現時此「醫療大亂」的事態發展為何?為何至今仍未能尋找問題的突破點解決矛盾?   ▶各大醫院持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