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戲劇與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7.30
今天跑到好遠的地方上了戲劇與身體結合的課,課程中老師帶我們從身體動作的訓練與覺察,到透過想像與專注,在沒有語言和道具的輔助下演出一句話和一段故事。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們純粹用肢體表達一個想法、一個行為或一個概念時,老師跟我們說:
你要記得,永遠去問自己,我相信我現在做的動作能代表所要傳達的事情嗎?我的身體跟心是連結的嗎?
如果沒辦法,那你只是在做動作;如果能夠相信,那就對了,觀眾也會感受到。
我忽然覺得,這好像敘事呀。
時時回頭觀看自己,我的行為跟我的渴望是一致的嗎?我只是在做符合主流期待的事情,還是我的行為是衷於我的心?
想起錦敦在上次的泡湯課中提到,「我要確定的是,我在做的事還能不能感動我自己」。
當我可以感動自己,我才有辦法感動別人。
其實也是在說著好類似的事。
老師在帶我們進到戲劇練習之前,有先帶我們做結合物理治療、身體緊繃與平衡的練習。
那個動作不是很容易,當沒有善用每一寸肌肉,緊繃該緊繃的地方、放鬆該放鬆的地方,並且將重心與力量拿捏一個平衡的話,人就會跌倒,或是姿勢不正確。
生活好像也像這樣,需要放鬆的地方就放鬆,需要繃緊一點的地方就多花一點力氣。
幫忙自己回到一個屬於自己平衡的位置,好重要。
在練習的時候,有些人(包括我)有時會突然間重心不穩往旁邊傾倒,有時會用奇怪的姿勢幫自己把搖搖欲墜的身子撐住。
老師說,
當你發現身體開始不穩定的時候,就代表有個地方少了支撐。
是啊,身體沒有支撐,就會歪斜;心沒有了支撐,就容易崩塌。
找到支點好重要,找到平衡也是。
可是我也慢慢理解到,如果一時找不到也沒有關係,扶著牆可以穩住,找看得懂的人輔助完成動作可以獲得暫時的支撐,坐下來可以緩和疲憊的肌肉,為下一次嘗試做準備。
錦敦在重要會員與獨特結果的概念中提了一個問句:
「在跟誰的關係裡,我想活的樣子可以獲得滋養?」
在這樣的關係中,放著很不一樣、獨特而美好的故事;
而這樣的一個人,讓我們能在滋養中好好活自己。
只是如果生命裡找不到這樣的人,那我們還有一個可能,
就是試著先讓自己跟自己的關係能夠擁有滋養,
而其實這也是「活自己」一個好重要的部分。
就像你決定坐下來、喝口水、按摩肌肉,再決定重新站起來的每一個片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52內容數
在匆忙的生活裡畫線、停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61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是學員們的呈現。在課前,我已經先看過學員們的排練,觀察到他們在面對角色時的狀態與氣場,與前幾堂課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雖然一開始可能感受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其實在肢體的使用、情感的表達以及想像力的運用方面,學員們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升。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52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在表演訓練中,從模仿到內化的過程具有深遠的意義,對於演員的成長和表演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這一過程不僅幫助演員更好地掌握角色,還促進了情感的真實表達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在我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裡,模仿不是演員基礎的訓練開始,對我而言要先找到...
一個人的個性可以有很多元化的展現。筆跡、用字、語調、穿著……當然跳舞也是其中一種。從一個人的舞蹈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雖然不敢說自己精準到可以算命,但從一個人的舞姿可以大概抓出這個人基調。好想知道知城跳起舞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嗯?這麼突然嗎?為什麼?」因為對你有好奇。 「跳完我會跟你說,嘿
Thumbnail
想像一下,你的身體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在這塊璞玉上刻畫的痕跡。打破身體的慣性與界限,就像是解開了束縛這塊璞玉的繩索,讓它自由地展現其最美的姿態
Thumbnail
每次課程之間相隔六天,這段時間對學員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掙扎求存。我必須充分理解並同理每位學員的狀態。在每次課程開始前,我都會仔細分析學員在過去幾天中的吸收和變化情況。畢竟,這四小時的課程是他們唯一能夠全身心投入表演、面對真實自我的寶貴時刻。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同樣的動作,怎麽我做起來就是不像在跳舞?一起來玩玩力量的層次吧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61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是學員們的呈現。在課前,我已經先看過學員們的排練,觀察到他們在面對角色時的狀態與氣場,與前幾堂課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雖然一開始可能感受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其實在肢體的使用、情感的表達以及想像力的運用方面,學員們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升。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52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在表演訓練中,從模仿到內化的過程具有深遠的意義,對於演員的成長和表演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這一過程不僅幫助演員更好地掌握角色,還促進了情感的真實表達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在我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裡,模仿不是演員基礎的訓練開始,對我而言要先找到...
一個人的個性可以有很多元化的展現。筆跡、用字、語調、穿著……當然跳舞也是其中一種。從一個人的舞蹈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雖然不敢說自己精準到可以算命,但從一個人的舞姿可以大概抓出這個人基調。好想知道知城跳起舞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嗯?這麼突然嗎?為什麼?」因為對你有好奇。 「跳完我會跟你說,嘿
Thumbnail
想像一下,你的身體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在這塊璞玉上刻畫的痕跡。打破身體的慣性與界限,就像是解開了束縛這塊璞玉的繩索,讓它自由地展現其最美的姿態
Thumbnail
每次課程之間相隔六天,這段時間對學員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掙扎求存。我必須充分理解並同理每位學員的狀態。在每次課程開始前,我都會仔細分析學員在過去幾天中的吸收和變化情況。畢竟,這四小時的課程是他們唯一能夠全身心投入表演、面對真實自我的寶貴時刻。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同樣的動作,怎麽我做起來就是不像在跳舞?一起來玩玩力量的層次吧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