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

2023/04/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故宮105展間,展覽期間:2023/03/31~2023/06/10

為什麼文物會生病?

任何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文物損害,像是自然環境內的紫外線、蟲害、空氣污染、相對濕度不平衡等,又或是人為因素,例如戰爭。經過歷史的流逝,文物也會變質,有些變質是一種歷史價值的痕跡,而有些卻會不利於文物長期保存。而這次的【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帶你一窺這些光鮮亮麗的文物幕後,他們就像歷經滄桑的傾城美人,背後有說不完的故事。

文物材料分類

文物大致上分為金屬(青銅器、鐵器等)、有機(書畫、紡織品、皮革、竹編等)和無機非金屬文物(石器、玉器、陶器、壁畫等),根據媒材不同,所使用的化學與修復技術也不同,這次展間內有展出各項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儀器。像是在陶瓷文物上,因較不容易產生化學或是生物性等的劣化現象,但在物理上卻容易產生破損情形,在修復上就會較注重能使文物容易被典藏、持拿。
象牙雲龍紋套球X光斷層圖,圖片來自筆者至展間拍攝
文物修復不僅是保存文物的一項工程,在研究上,也是判斷他們歷史價值的重要關鍵,透過X光影像能看出用肉眼看不到的文物內在,像是展間有展出的「象牙雲龍紋套球」,在過去紀錄中曾經被以為是24層,而透過斷層掃描後才發現實際上是23層!

保有修復可逆性的重要

這次也有展出「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的修復流程,看完這次展覽,也驚覺原來在修復後要保有可逆性,意思就是要看得出來是有被修復過的,材料上也須使用可逆性材料,不僅不會造成文物永久傷害,也能讓後人再更進一步的修復上能找回他原始的樣子,這個概念就像是我們在租屋處用不沾黏3M掛勾一樣吧!不會破壞到牆壁本身,房子留給下一個租客時也能復原哈哈。很推薦這次展覽充滿教育性,也算是讓上次故宮被炎上摔破碗的事件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展覽資訊:https://www.npm.gov.tw/Exhibition-Content.aspx?sno=04013275&l=1
展覽期間:2023/03/31~2023/06/10
漁夫式生活哲學
漁夫式生活哲學
把人生旅程比喻成一片汪洋大海,我們都是討海人。 以前是一位日語導遊,現在研究美術史的同時也用攝影寫寫一些人文社會,這裡是出海前後的各種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