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文物會生病?

任何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文物損害,像是自然環境內的紫外線、蟲害、空氣污染、相對濕度不平衡等,又或是人為因素,例如戰爭。經過歷史的流逝,文物也會變質,有些變質是一種歷史價值的痕跡,而有些卻會不利於文物長期保存。而這次的【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帶你一窺這些光鮮亮麗的文物幕後,他們就像歷經滄桑的傾城美人,背後有說不完的故事。

文物材料分類

文物大致上分為金屬(青銅器、鐵器等)、有機(書畫、紡織品、皮革、竹編等)和無機非金屬文物(石器、玉器、陶器、壁畫等),根據媒材不同,所使用的化學與修復技術也不同,這次展間內有展出各項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儀器。像是在陶瓷文物上,因較不容易產生化學或是生物性等的劣化現象,但在物理上卻容易產生破損情形,在修復上就會較注重能使文物容易被典藏、持拿。

raw-image

文物修復不僅是保存文物的一項工程,在研究上,也是判斷他們歷史價值的重要關鍵,透過X光影像能看出用肉眼看不到的文物內在,像是展間有展出的「象牙雲龍紋套球」,在過去紀錄中曾經被以為是24層,而透過斷層掃描後才發現實際上是23層!

保有修復可逆性的重要

這次也有展出「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的修復流程,看完這次展覽,也驚覺原來在修復後要保有可逆性,意思就是要看得出來是有被修復過的,材料上也須使用可逆性材料,不僅不會造成文物永久傷害,也能讓後人再更進一步的修復上能找回他原始的樣子,這個概念就像是我們在租屋處用不沾黏3M掛勾一樣吧!不會破壞到牆壁本身,房子留給下一個租客時也能復原哈哈。很推薦這次展覽充滿教育性,也算是讓上次故宮被炎上摔破碗的事件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展覽資訊:https://www.npm.gov.tw/Exhibition-Content.aspx?sno=04013275&l=1
展覽期間:2023/03/31~2023/06/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漁夫式生活哲學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台灣日治時期藝術歷程是近代美術史中很重要的一環,戰後卻因時局的變遷,這些前輩藝術家們失落於時代;撰寫台灣日治時期美術史文章,是我在找尋資料的過程,是一個以21世紀後人的視野回放當時的歷史,在他們的畫作及經歷,看到了與我們相同之處,對於民主的執著、對於身份認同的迷惘、對於藝術的熱愛。藉由理解歷史,創造更美好未來。
2023/06/20
個人攝影展《長崎で出会ったこと》即將展出! 先公告,大家可以開始安排台中小旅行,剛好展在國美館旁邊的Retro Mojo咖啡,逛完國美館還可以來旁邊喝咖啡!
Thumbnail
2023/06/20
個人攝影展《長崎で出会ったこと》即將展出! 先公告,大家可以開始安排台中小旅行,剛好展在國美館旁邊的Retro Mojo咖啡,逛完國美館還可以來旁邊喝咖啡!
Thumbnail
2023/05/27
大同電鍋不僅是一個廚房用具,更是代表著台灣的標誌。它以其優秀的品質、深入人心的功能和獨特的文化意義,成為了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產品。無論是在台灣本土還是海外,大同電鍋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台灣的美食文化和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地。
Thumbnail
2023/05/27
大同電鍋不僅是一個廚房用具,更是代表著台灣的標誌。它以其優秀的品質、深入人心的功能和獨特的文化意義,成為了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產品。無論是在台灣本土還是海外,大同電鍋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台灣的美食文化和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地。
Thumbnail
2023/05/18
在展期開始沒多久跟朋友一同三峽半日遊,這次主題以「山」為主,台灣全島山地面積佔了約三分之二以上,用山岳來表現台灣最適合不過了。
Thumbnail
2023/05/18
在展期開始沒多久跟朋友一同三峽半日遊,這次主題以「山」為主,台灣全島山地面積佔了約三分之二以上,用山岳來表現台灣最適合不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為什麼文物會生病? 任何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文物損害,像是自然環境內的紫外線、蟲害、空氣污染、相對濕度不平衡等,又或是人為因素,例如戰爭。經過歷史的流逝,文物也會變質,有些變質是一種歷史價值的痕跡,而有些卻會不利於文物長期保存。而這次的【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帶你一虧這些光鮮亮麗的文物的幕後。
Thumbnail
為什麼文物會生病? 任何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文物損害,像是自然環境內的紫外線、蟲害、空氣污染、相對濕度不平衡等,又或是人為因素,例如戰爭。經過歷史的流逝,文物也會變質,有些變質是一種歷史價值的痕跡,而有些卻會不利於文物長期保存。而這次的【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帶你一虧這些光鮮亮麗的文物的幕後。
Thumbnail
如果博物館作為承載 文化歷史與教育的本質,如何在資訊氾濫的當下抓住學習欲望與對話本質變得尤為重要。濃縮的話題與網美打卡的背景牆或許也是要一併思考的議題了... 「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串連新舊歷史展望未來,環環相扣的架構與清晰的詮釋與大膽的量體手法,扎實厚重的力道深深的作為跨年小旅行的序曲.
Thumbnail
如果博物館作為承載 文化歷史與教育的本質,如何在資訊氾濫的當下抓住學習欲望與對話本質變得尤為重要。濃縮的話題與網美打卡的背景牆或許也是要一併思考的議題了... 「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串連新舊歷史展望未來,環環相扣的架構與清晰的詮釋與大膽的量體手法,扎實厚重的力道深深的作為跨年小旅行的序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