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廬比之金庸、梁羽生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鶴鐵五部曲」的前三部,覺得王度廬不過跟梁羽生差不多。
但讀到《臥虎藏龍》,就覺得王的水平已經超過梁羽生了。王寫細節情感本來就比梁厲害,現在連技擊場面都非常緊湊好看。
有人說金庸的作品是後期的比前期的好看,長篇的比短篇的好看。(好像就是倪匡有這麼講過。)
《臥虎藏龍》應該還比不上《天龍》、《笑傲》等等,但可以跟金庸的中短篇平起平坐了。
2021.12.1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894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一個月前讀完《劍氣珠光》⋯⋯
現在王度廬的小說主要有聯經和遠景兩個版本⋯⋯
我讀過溫瑞安的《神州奇俠》正傳⋯⋯
王度廬原著、葉洪生批校的《劍氣珠光》錯字很多⋯⋯
古龍的小說當年竟得臺靜農⋯⋯
一個月前讀完《劍氣珠光》⋯⋯
現在王度廬的小說主要有聯經和遠景兩個版本⋯⋯
我讀過溫瑞安的《神州奇俠》正傳⋯⋯
王度廬原著、葉洪生批校的《劍氣珠光》錯字很多⋯⋯
古龍的小說當年竟得臺靜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葉嘉瑩(2008)在《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一書中,分析了柳宗元和劉禹錫處逆境時的不同。兩人的境遇其實相差不多,同年進士,都是一時之選,也一起致力於當時的政治改革工作,可惜不到一年就功敗垂成—主要原因是原有心於改革的皇帝突然不能視事,新皇帝受迫於宦官和藩鎮的壓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分析《鐵騎銀瓶》中的兵器、武功、武學師承及評定書中人物的武功高低。
Thumbnail
還是得說回《寶劍金釵》──我想,二十世紀前期那些閱讀王度廬的讀者,很可能與二十一世紀看戀綜的觀眾,在心情上是很雷同的,看著人物飽受情愛的折磨,與之共鳴,或想起了自己的情事、千瘡百孔的心,或帶著某種憧憬,想著日後遇見愛情的種種。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葉嘉瑩(2008)在《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一書中,分析了柳宗元和劉禹錫處逆境時的不同。兩人的境遇其實相差不多,同年進士,都是一時之選,也一起致力於當時的政治改革工作,可惜不到一年就功敗垂成—主要原因是原有心於改革的皇帝突然不能視事,新皇帝受迫於宦官和藩鎮的壓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分析《鐵騎銀瓶》中的兵器、武功、武學師承及評定書中人物的武功高低。
Thumbnail
還是得說回《寶劍金釵》──我想,二十世紀前期那些閱讀王度廬的讀者,很可能與二十一世紀看戀綜的觀眾,在心情上是很雷同的,看著人物飽受情愛的折磨,與之共鳴,或想起了自己的情事、千瘡百孔的心,或帶著某種憧憬,想著日後遇見愛情的種種。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