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與木質:京都第三天

2023/05/0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京都參訪了十幾間佛寺中,雖說佛法是心法,在日本文化中,似乎「精緻」也融合進佛教寺院與藝術之中。
瓔珞,原為印度貴族「編玉而懸於身」的裝飾品,後於犍陀羅藝術的菩薩立像中,用瓔珞莊嚴菩薩造像,《藥師經》:「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也成為一種供養,到了日本,也將瓔珞成為莊嚴道場的莊嚴物,造型也由頸上掛的項鍊型,變成類似葡萄的串掛精緻造型。
參觀過程中,我發現日本在運用金色上非常擅長,學藝術的人都會知道,金銀是相當需要注意的,因為用不好,很容易讓整體流於俗套,而日本文化在運用金色,總能配得恰到好處。
在國內,常常會看到經典中描述佛的金身,譬如《合部金光明經》說(大正十六,三七四中):「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淨光,悉皆圓滿。」此中說明了金色身,是由「無量淨光」所散發出來的,這樣的淨光呈「金色明耀,是解脫德,解脫必具法身般若。……金色微妙,即非色非非色,名中道色,法身也。」
佛的法身是金色光芒的,信眾為了還原佛金色身,常以純金或金漆等方式讓造像呈現金色,一但失控,有時難免讓人無法感受到平靜莊嚴,反而有些炫目的感覺,但在日本的寺院中,卻沒有這樣的感受。
比較有明顯的感覺,是當我進到三十三間堂(蓮花王寺)時,一千尊與人等身大的千手觀音造像,全部都是金色的,在視覺上,並沒有炫目感,而是在稍稍幽暗的本堂中,散發著很高等的莊嚴感,到裡面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少,都一致的保持肅靜(連來校外參觀的一大群高中學生,也都近乎用氣音講話)。
從日本佛教建築與裝飾風格中,我不禁思考,許多的寺院風格中,佛雖講一切法緣於心,也不能輕忽莊嚴與形象對於娑婆世界的影響,因為這也有相當大程度會引領有緣的人進來道場結緣,也看到法鼓山的風格,真的是有日本佛寺的影子,雖沒有日本佛寺的繁複,卻有著相同的莊嚴大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