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V.S.D.

想念V.S.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是我們在國中開始的記憶

為了對抗體制內的制式教育

我總在6:50進到教室掛上書包

拿著CD Player 去到操場

練舞

超越了早自習與第八節課的時間

我們不斷在操場的跑道、走廊、學校空地轉換位置

因著練舞

抵抗那不斷以籐條聲音換來的同窗

你們看著我們在校園逃躲

一直躲到比大家還晚下課

我們都在練舞

出名了

還未出名前

全校已經瘋狂

導致學生不上課

全在看V.S.D.練舞

一樓到四樓擠滿了人

直到管理仔與教師呼喊

你們所有人才願意離去

你們

留下了

情書給了我們

流血流汗的我們

或許只有你們當時知道

完全不被認同的藝術活動

產生了你們的熱烈支持與參與

最恐怖的是

歡送會那年

我們只是排第二名

壓軸演出是舞蹈班

當我

清楚看見我們跳完了HIP-HOP

包括地板動作後的離場

你們都離場了

大家都離場了

幾乎沒人了

好恐怖的過去

當我們要畢業時

教了許多學弟妹

他們歡送我們時

我們也被邀一起上台尬舞

我想

那應該是

或許也會是

這個學校

最有趣的一個時刻

因為都是打破了學校體制

師生們產生了驚喜

有勞愧咎老師

但我依然感謝當時的老師

我相信你們在內心早已經打破這樣的體制

只是灰色的擦邊球

我如今以非常感謝您們

V.S.D.舞團

也給各地非常多刺激與經驗涵養

感謝延伸我們精神下去的各位

因為我曾在過了許多年的復學後

學校找來了可以教跳舞的團

我走到舞蹈教室

在旁邊坐著

舞團秀了一段舞後

過來跟穿著高中制服的我說

謝謝

我沒上去尬舞或展現

想著V.S.D.過去的演出

我穿著高中制服像喝茶一般

思念著V.S.D.

----

至少還在兩年前

我在路上還一直看見

有人噴漆在牆上

V.S.D.

那個噴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我只知道在兩年前吧

被刷掉了

在一個隧道口

我想應該是支持我們的粉絲

他看見會很痛

知道我們沒跳舞

應該會更痛

我們曾是他的精神嚮往

V.S.D.

實際上帶給好多人就這樣向上

當一直在教室苦讀的學生

他們看見這樣的所謂壞學生/胚子

已經感到自己很幸福

努力向上

我們這樣叛逆的學生

成為了你們的精神依靠與支柱

因為我們當時強壯的要躲管理仔打我們

處理學校打架的事務

也變成我們在交涉

當我們被校外人士找麻煩時

同時又有一批校外人士找我們麻煩

結果你們嚇得彼此散去

我們只好繼續在操場

練著舞

唱著歌

繼續在那不優的場地

受傷

鍛鍊起更美好的舞步

學校也邀請

國外觀眾也掌聲鼓勵

我們好似懂了一點

打破了體制

但我們沒有

國三了

大家認了

要就業或就學

畢業後

還有個三年

LA.boyz也找我們

實際上過去就有公司找我們

很可惜

那時沒有15歲出唱片了人/團體

去死吧!年代!

我們依然可以HIP-HOP


喔~他們最後一起跳的是這首

https://youtu.be/NKOUjUHsuqs

真是腥風血雨的學生生活

avatar-img
導演/陳義翔的沙龍
12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當我們歷經了許多爭執與衝突後,總會有些心得或發現。 我們會因著這些經驗去尋求正確的方法,隨著經驗的增長,越來越會溝通, 其中最顯著的技巧是「不要帶有情緒」。 不帶著情緒才能讓對方聽見你要表達的訊息。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點,這個重點是除了經驗的增長外, 我們的年齡習慣也在增長,所以這個重點在於我們個人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
社區總體營造首見於1994年,然而這個營造的核心是「人」, 讓社區的人「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一類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作為主要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 藉由戲劇我也在各地方/社區帶領十餘年,並且
實際上我最喜歡夏秋, 我從小就喜歡夏天,我喜歡陽光也喜歡在太陽下奔跑, 感覺一切充滿著希望。 但在夏天也會有梅雨期, 因著下雨,我不能出門去玩或是要家人帶我去換電視遊樂器的卡匣, 我氣得寫了通俗的字卡留言給我爸爸, 收到的是那文筆通順且善用成語的回應, 目前只記得最後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近幾年創意無限,也能感受到跟過去教育的差異,讓人的思維寬闊或許不再那麼壓抑,很經典的一句「可以躺平,什麼都不想動」。 這句話產生了不少效果/笑果。讓每天工作的人紓壓了幾秒,更讓憂鬱症或焦慮症者獲得合理且同理的金句。 這句話反面意味著,我們都太負責了! 因著負責,我們努力扛下所有責任,甚至到身心出了問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當我們歷經了許多爭執與衝突後,總會有些心得或發現。 我們會因著這些經驗去尋求正確的方法,隨著經驗的增長,越來越會溝通, 其中最顯著的技巧是「不要帶有情緒」。 不帶著情緒才能讓對方聽見你要表達的訊息。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點,這個重點是除了經驗的增長外, 我們的年齡習慣也在增長,所以這個重點在於我們個人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
社區總體營造首見於1994年,然而這個營造的核心是「人」, 讓社區的人「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一類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作為主要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 藉由戲劇我也在各地方/社區帶領十餘年,並且
實際上我最喜歡夏秋, 我從小就喜歡夏天,我喜歡陽光也喜歡在太陽下奔跑, 感覺一切充滿著希望。 但在夏天也會有梅雨期, 因著下雨,我不能出門去玩或是要家人帶我去換電視遊樂器的卡匣, 我氣得寫了通俗的字卡留言給我爸爸, 收到的是那文筆通順且善用成語的回應, 目前只記得最後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近幾年創意無限,也能感受到跟過去教育的差異,讓人的思維寬闊或許不再那麼壓抑,很經典的一句「可以躺平,什麼都不想動」。 這句話產生了不少效果/笑果。讓每天工作的人紓壓了幾秒,更讓憂鬱症或焦慮症者獲得合理且同理的金句。 這句話反面意味著,我們都太負責了! 因著負責,我們努力扛下所有責任,甚至到身心出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