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級衛生管理員 自學-勞動基準法(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總之就先從定義開始開始。(第一條)

  1. 最低勞動條件標準
  2. 保障勞工權益
  3. 加強勞雇關係
  4. 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

通常就會碰到定義比較 "勞動檢查法",邏輯上也蠻好理解的,勞動基準法執行是否,就靠檢查法來去進行確認。

勞動檢查法定義

  1. 貫徹勞動法令之執行 ⇄ 勞基法 最低勞動條件標準
  2. 維護勞雇雙方權益 ⇄ 勞基法就是 保障勞工權益與加強勞雇關係
  3. 安定社會 (所以可以看到這點是唯一跟勞基法差異比較大者)
  4. 發展經濟 ⇄ 勞基法 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

*以上都不能低於勞基法最低要求之標準。

勞工關注的就是工資問題(第二條)

工資定義就是 "經常性給予",當然以題目而言;其內容可以看 勞基法施行細則"10條";但概念上,就算公司以"紅利"名義去看,每個月都可以看到這筆收入是穩定進入,其實實例上也應該看作 工資的一部分。

補充:以最低工資而言台幣26400(2023年);這費用就是包含合法的勞健保+工資=26400;意味著 全勤的情況下,單純扣掉勞健保低於26400 是可以的。

依照比例原則扣薪可以,依照月薪制可求得

月薪:26400

日薪水:800

所以A員若請一天;薪水變成25600 是可以的;依照合法的比例原則進行扣款,但如果公司又增設全勤3000,導致扣掉22600,就不可以。(全勤不可以包含在26400內)

所以

缺工一天的情況下

26400-800=25600 (O)

26500-800-3000 (X)

平均工資定義:前6個月所得的平均。

若沒有做超過6個月的就大多機會會用到以下定義,或者日薪計/計件 etc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 算出來的平均薪資是低於"工資總額/實際工作日*0.6者",會以後者計算

法律百科網站給了一個很清楚的範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工腦袋思考文組是否搞錯甚麼的沙龍
160會員
106內容數
自我學習 職業安全衛生 與勞基法,讓自己可以重新審視內容;並確定目前法規與教材之內容差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言 勞基法第2條第4款『平均工資』定義,係屬『日平均工資』之意。 勞基法施行細則對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並無定義。 勞基法施行之初,前主管機關內政部曾於74年函釋:『一個月平均工資,係指日平均工資乘以30所得之數額』。 惟該函執行以來,迭有反映有欠合理,因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之總日數,
Thumbnail
前言 勞基法第2條第4款『平均工資』定義,係屬『日平均工資』之意。 勞基法施行細則對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並無定義。 勞基法施行之初,前主管機關內政部曾於74年函釋:『一個月平均工資,係指日平均工資乘以30所得之數額』。 惟該函執行以來,迭有反映有欠合理,因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之總日數,
Thumbnail
依相關統計,近3年雇主將員工薪水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的情況, 2019年勞保及就保共裁處3104件、8518萬元罰鍰。 2020年則裁處2954件、8609萬元罰鍰。 2021年則有2563件、7563萬元罰鍰。 3年來總計裁罰8621件,罰鍰達2.4億多元。 依勞保局編列預算指出,明(2023)年勞
Thumbnail
依相關統計,近3年雇主將員工薪水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的情況, 2019年勞保及就保共裁處3104件、8518萬元罰鍰。 2020年則裁處2954件、8609萬元罰鍰。 2021年則有2563件、7563萬元罰鍰。 3年來總計裁罰8621件,罰鍰達2.4億多元。 依勞保局編列預算指出,明(2023)年勞
Thumbnail
自上一篇,我們討論到「工資」,人資夥伴們,如能清楚判斷「工資」的標準後,接著我們來談談「平均工資」。那麼,我們要先了解「平均工資」的重要性。為什麼要了解「平均工資」?會在什麼狀況下使用到「平均工資」呢?
Thumbnail
自上一篇,我們討論到「工資」,人資夥伴們,如能清楚判斷「工資」的標準後,接著我們來談談「平均工資」。那麼,我們要先了解「平均工資」的重要性。為什麼要了解「平均工資」?會在什麼狀況下使用到「平均工資」呢?
Thumbnail
本文我們要跟您分享: 工資就是先要以有無"勞務對價"做判斷,真的分辨不出來再以"經常性給與"做認定。 先把工資弄清楚了,再來談非工資-恩惠(勉勵)式給與,不要糊在一起。 "薪資結構有工資跟非工資",不是領到錢就是工資啦,也不是說獎金就不是工資。 勞保/勞退/災保的投保(提撥)級距都是以勞基法的工資定
Thumbnail
本文我們要跟您分享: 工資就是先要以有無"勞務對價"做判斷,真的分辨不出來再以"經常性給與"做認定。 先把工資弄清楚了,再來談非工資-恩惠(勉勵)式給與,不要糊在一起。 "薪資結構有工資跟非工資",不是領到錢就是工資啦,也不是說獎金就不是工資。 勞保/勞退/災保的投保(提撥)級距都是以勞基法的工資定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本細則依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依本法第二條第四款計算平均工資時,下列各款期日或期間均不計入: 第 3 條 本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七款所列各業,適用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之規定。 第 4 條 第 4-1 條(刪除) 第 5 條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本細則依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依本法第二條第四款計算平均工資時,下列各款期日或期間均不計入: 第 3 條 本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七款所列各業,適用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之規定。 第 4 條 第 4-1 條(刪除) 第 5 條
Thumbnail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與《勞工退休金條例》條文規定,雇主在申報投保薪資及月提繳工資時,應依照員工每月工資總和,對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規定等級之金額填報,而每月工資總和的計算標準,必須符合勞動基準法中「工資」的定義,否則恐遭開罰。
Thumbnail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與《勞工退休金條例》條文規定,雇主在申報投保薪資及月提繳工資時,應依照員工每月工資總和,對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規定等級之金額填報,而每月工資總和的計算標準,必須符合勞動基準法中「工資」的定義,否則恐遭開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