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資怎麼算?工讀生、月薪制勞工算法差別在哪?

平均工資怎麼算?工讀生、月薪制勞工算法差別在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平均工資也很重要?了解平均工資的實益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canva

為何平均工資也很重要?了解平均工資的實益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canva

自上一篇,我們討論到「工資」,人資夥伴們,如能清楚判斷「工資」的標準後,接著我們來談談「平均工資」。

延伸閱讀:成為專業人資,必先搞懂「工資」!

那麼,我們要先了解「平均工資」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了解「平均工資」?會在什麼狀況下使用到「平均工資」呢?

首先,我們先平均工資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月平均工資」「日平均工資」。


而舉凡會用到「月平均工資」計算的項目有:

  1. 資遣費 (勞動準法第17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
  2. 退休金 (勞基法第55條)
  3. 職業災害死亡暨喪葬補償 (勞基法第59條第款)


接著,會牽涉到「日平均工資」計算的項目有:

  1. 職業災害失能補償 (勞基法第59條第3款)
  2. 預告期間工資 (勞基法第16條第3項)
  3. 產假工資 (勞基法第50第2項)
  4. 原領工資職業災害工資補償 (勞基法第59條第2款)


而上述計算項目,在各條號都可以清楚地找到解釋,並加以計算。

但是計算基底的「平均工資」,若是沒有搞清楚,導致【算錯少給】,這不僅僅是勞工的權益受損,嚴重的話,雇主還可能會遭到裁罰哦!

那麼...

「平均工資」怎麼定義呢?


我們以【時間範圍】及【內容範圍】這兩個面向去了解。

【時間範圍】

先來看《勞動基準法》怎麼說。

依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4款規定

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6個月者,謂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資按工作日數、時數或論件計算者,其依上述方式計算之平均工資,如少於該期內工資總額除以實際工作日數所得金額60%者,以60%計。


民國83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勞動部前身 )也發函解釋:

惟因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之總日數,由於大月小月不同,分別為181天至184天,而非180天,平均每月之日數應為30.17天至30.67天而非30天,故一律以30天計算,將使勞工應得之資遣費、退休金、職業災害補償費減少,故改以「日平均工資」乘以計算期間每月之平均日數為計算標準,等於以勞工退休前6個月工資總額直接除以6,較為簡易、準確及合理。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3年4月9日台(83)勞動2字第25564號函


【內容範圍】

  • 計入範圍:

還記得「工資」的認定嗎,具有「勞務對價性」及「經常性給與」的性質的項目就要計入 (舉凡像是:加班費、夜班津貼...等等)。


  • 不計入平均工資計算範圍:

根據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條,特別列出不計入的項目,因為這些項目責任,無法完全歸咎於勞工,為表公平,以下項目皆【不計入】。

但是,可歸咎勞工責任的項目,例如:事假(無薪)曠職(不給薪)仍要計入平均工資期間計算哦!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條 依本法第二條第四款計算平均工資時,下列各款期日或期間均不計入:
  1. 發生計算事由之當日。
  2. 因職業災害尚在醫療中者。
  3. 依本法第五十條第二項減半發給工資者。〈產假、年資六個月以上全薪、未滿半薪〉
  4. 雇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而不能繼續其事業,致勞工未能工作者。
  5. 依勞工請假規則請普通傷病假者。
  6. 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請生理假、產假、家庭照顧假或安胎休養,致減少工資者。
  7. 留職停薪者。
※補充項目:
  • 1.公司因故停工
  • 2.勞資協商無薪假
  • 3.合法罷工期間
  • 4.防疫相關假別〈疫苗接種假、防疫隔離假、防疫照顧假〉或事業單位停業


清楚「平均工資」定義後,接著我們按照勞工不同領薪的方式來做整理,分別是:月薪制〈按月計酬〉以及日薪制〈按日/時計酬〉


月薪制

月薪制勞工的「月平均工資」

依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4款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3年4月9日台(83)勞動2字第25564號函,可據此定義。


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 ÷6



月薪制勞工的「日平均工資」


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 ÷ 總日數


日薪制



日薪制勞工的「日平均工資」

日薪制勞工一定要先算「日平均工資」,因為日薪制的勞工,像是,工讀生或是點工等等,考量到並非每天都出席上班,如果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總日數】,「日平均工資」一定會被稀釋太多,所以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4款後段,是特別的【保底機制】,來看一下內容: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4款(後段):工資按工作日數、時數或論件計算者,其依上述方式計算之平均工資,如少於該期內工資總額除以實際工作日數所得金額60%者,以60%計。


意思就是有兩種算法:

第一種: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 ÷ 總日數

第二種: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 ÷ 6個月實際工作日數 × 60%

〈第一種〉跟〈第二種〉要取高者,來當作「日平均工資」哦!


日薪制勞工的「月平均工資」



利用上述「日平均工資」較高者 x 30


總結一下,平均工資的計算,需要考量勞工不同的領薪制度,盤點6個月工資總日數計入及不計入的項目,如果是日薪制的勞工需要多考量一個保底機制,就可以算出正確的「平均工資」囉。

希望這次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如果你要進一步的學習的話,誠摯的邀請你加入沈以軒律師,所推出的線上課程 【高階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

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勞動法全面的了解,沈律師將所有勞資爭議歸納為六大主題,每個主題概念以心智圖的架構清晰呈現,更提供重要函釋與判例帶領你釐清重要觀念,並能精準抓住人資夥伴在實務上的細節和痛點來解析。

透過全程紮實系列課程,協助你徹底瞭解並學習每個勞動法問題的基本應對,培養成為具有獨立處理勞資爭議的人資!


希望本篇的分享,可以幫助到你。

如果你覺得實用也請把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有關任何人資相關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

最後,也請不吝嗇的給我一個愛心,你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My name is Brown


avatar-img
人資行不行│布朗的沙龍
29會員
38內容數
想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資專家?掌握勞基法、招募策略、績效管理、AI 趨勢與假期工時規範,本專題一次帶你一次掌握!讓你在人資職涯更進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退休後想繼續工作?本文詳細說明退休後回原公司上班的勞保、勞退、職災保險等相關規定,並以案例解析常見問題,協助您瞭解退休續聘的注意事項,保障自身權益。
本文探討《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更新後,企業如何預防及處理職場霸凌等不法侵害事件。文章針對HR、主管和員工,分別說明應有的處理原則、應避免的行為及必要的教育訓練,並強調建立清楚透明的通報流程和標準化調查流程的重要性,以降低企業風險,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
就業保險 簡稱「就保」,提供的給付與勞保不盡相同,適用對象為1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受僱勞工( 含本國籍及依法在臺工作的陸、港、澳外籍配偶,但不含外籍移工 )。公司只要僱用員工1人以上,就要強制為員工加保就保。就保的保障著重在勞工失業及職業訓練一定期間的基本生活。主要分成5種給付津貼,包含: 失
退休後想繼續工作?本文詳細說明退休後回原公司上班的勞保、勞退、職災保險等相關規定,並以案例解析常見問題,協助您瞭解退休續聘的注意事項,保障自身權益。
本文探討《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更新後,企業如何預防及處理職場霸凌等不法侵害事件。文章針對HR、主管和員工,分別說明應有的處理原則、應避免的行為及必要的教育訓練,並強調建立清楚透明的通報流程和標準化調查流程的重要性,以降低企業風險,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
就業保險 簡稱「就保」,提供的給付與勞保不盡相同,適用對象為1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受僱勞工( 含本國籍及依法在臺工作的陸、港、澳外籍配偶,但不含外籍移工 )。公司只要僱用員工1人以上,就要強制為員工加保就保。就保的保障著重在勞工失業及職業訓練一定期間的基本生活。主要分成5種給付津貼,包含: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