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後,台灣會發生什麼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一個活動是要讓台灣實行週休三日。關於這個週休三日的提案,已達到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亞洲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實施週休三日,放眼全世界,也極少。

勞動部表示這牽涉甚廣,已聯繫國家發展委員會。在5月18號答詢時,提到周休三日在「現行法令」下,就有空間能調班(達成)。甚至連電子製造業都能利用調班的方式,能夠減少整體工時。這個答覆的想像空間就很大了。

同時,這個話題也引起網友正反兩派的意見。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畢竟我們現在的週休二日,也不是真的週休二日,而是一例一休。

可能很多人忘了,筆者順便替大家重溫一下。一例假是指強制休假,一休假則是指「休息日」,可依公司需要,徵求員工同意而加班,保留彈性加班的空間。例假則是在必要時(通常指發生突發狀況,不能常態性加班)才可以要求員工加班,即使員工同意。且兩者的加班費在勞基法的規定也是不同的。例假的法定加班費更高。

在一例一休的設定,同時取消了7天的國定假日,才達到法定每週40小時的工時。因為每個產業不一樣,你休假的時候,很多店家也是要開門營業的。對於法律上還是要有個明確規定,所以是以每週工時來設定。未來週休三日,指的是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

連現在的週休二日,都不是真二日了,周休三日,不是「痴人說夢」嗎?

不過快選舉了,一切都有可能。

選舉快到了,要現實一點(這可是民進黨立委跟官員說的話)。

先不論是不是會發生,會不會成為選舉空頭支票。我們也來發發夢,幻想一下,假設週休三日,台灣會發生什麼事。

raw-image

筆者想了想,就社會職場來說,會發生以下三件事:

一、中階主管的斷層更大。

筆者記得約十年前,許多商業的週刊、報紙都陸續提到了,台灣有『中階主管』斷層的問題。

當時的問題是,這大量「中階主管」被大陸跟周遭國家磁吸,不只歐美,中日韓星馬的更多。當時憂慮的是「人才斷層」。

雖然現在周遭國家的磁吸效果已經不如當年,但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導致大多數人的薪資結構很扭曲。

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很普遍的「年度調薪」制度(Annual Salary Adjustment),在台灣很少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沒有,甚至上市公司也很少見。反倒是在台灣的外商公司比較常見。

年度調薪制度有很多指標參數,大部分都有主客觀因素考量,比如「能力調薪」,怎麼合理評估?這些暫且不深談,不過其中常見的工齡調薪,你遇過嗎?也就是隨著服務時間越長,薪資就會微調。這就沒有其他主觀因素了,只看你服務年資。

筆者說的不是老闆或主管一時高興,不定時給老員工調薪,而是白紙黑字的寫在公司規定上。

為什麼政府有一堆薪資固定不會調漲的雇員職缺,許多人還拼命擠後門去搶,甚至有全家寄生市府或縣府的情況。明明即使你做20年,甚至30年,薪資也不會漲,甚至也沒有續聘保障,但依然趨之若騖。

原因是外面大部分的工作情況也是如此啊!甚至連加班費,合理請假都沒有保障。政府雇員起碼「準時」上下班,至少加班費也不會凹。「相較之下」幾乎萬年不調薪的「臨時雇員」還是更好。

台灣大部分企業的員工,通常只在三種情況下加薪。

1、晉升:通常加的不多,但你要負責的更多。什麼是責任制,你不知道嗎?所以可悲的是,你可能時薪更低。關於這一點,後面會有更深度的討論。

2、跳槽:更可悲的是,這幾乎才是最常見的中階主管薪水提昇的主要方式。公司寧可花錢去挖角或是聘請其他員工的人,卻不可給老員工更多薪水。筆者曾經在課程上分享過的「階梯薪資成長法」,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藉由這個來實現,有機會再完整分享。

3、公司營運績效實在好得不行:最可悲的是,其實也不是因為公司賺太多錢,想要犒賞員工,而是因為不加薪,怕員工跳槽太多,人力空窗可能會讓滿檔的訂單出狀況。

雖然關於「年度調薪制度」是企業的自主行為,筆者也同意。不過因為台灣有很複雜的政商關係,導致產業結構扭曲。利潤高的產業,員工不多,反而員工多的產業,普遍公司利潤都不高。

執政黨不思從根本解決,卻以每年調漲基本工資,讓初階員工看似薪資成長,但其實反而更壓縮了中階主管的薪酬提升空間,畢竟公司的利潤並沒有因此增加。

筆者不是說基本工資不該漲,應該要去壓榨新人,而是身為執政黨,真正要思考的是產業結構問題啊!

出口導向的台灣過度仰賴特定產業;關稅保護的產業大部分都失敗,兩個主要代表:汽車產業跟醫療生技;還有一個,大家都常提的,房地產產業。因為房地產業者大部分是政治獻金的大金主,獲取大量利潤,但是稅收跟監管政策都很寬鬆。這就是制度的不合理。台灣房地產產業有很多值得聊的地方,有機會再單獨討論。筆者就用一個例子來做對比,你就知道其中的荒謬之處。你知道在台灣每年養一台車子的成本,比養一套房子更高嗎?

以上這些都是台灣該解決,而不解決的。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根據目前最新的,去年底經濟部出版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1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創歷年新高;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為92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維持8成以上。

這比例放眼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多少國家能夠相比。真正的世界第一,至少就筆者所知,就是東亞第一,真正的超韓趕中越日。

為什麼台灣人愛創業?為什麼台灣的中小企業這麼多?

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的人薪水萬年不漲啊!

筆者舉例,過去某食品大廠發生食安問題,其中一個服務多年的主管,「主任」的薪資3萬多,被新聞偶然報導後,一度成為ptt話題。如果你曾經參與討論,可能知道筆者說哪件事。

在台灣,中階主管常常是「時薪」最低的一群。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階主管應該是消費力較高的中產階級才對。但在台灣這些人的時薪可能比工讀生還低,因此很多中階主管就大量出國工作,或是選擇創業。

加薪幅度不高,跟基層員工基本上沒啥薪水級距的差別。你去想想,假設你是一個服務5年以上,甚至8年、10年的經理或主任,你比一個剛入職的專員,薪水多個1萬,最多2萬,這很多嗎?

周休三日,意味著可能有更多假日兼差的時間,屆時兩份工作(一份專員本薪,加一份兼職),甚至兩份兼職的收入,都可能比中階主管的工作更高。未來,這種所謂斜槓的人將更多。

屆時,誰想當中階主管?

你知道工作沒做完,或是找不到人排班,特別是服務業。常常都是中階主管以幫忙的名義,「無薪」代班嗎?

服務業升上管理職,壓力跟工時可能都要增加。我不如假日去兼差。我可能每週排休2日,只休一天,一個月多上4天的兼職。每天賺800-1000元。即使只有賺500元,那我一個月也多2000-4000元。但你升管理職,有時候薪水未必調4000勒。

這還是週休二日的情況喔!

周休三日,可能當個7-11店員+假日打工,薪水比儲備店長還高。便利商店的儲備店長以筆者查詢人力銀行資料,月薪約35,246元,店長則看實際排班時數,有機會到年薪70萬。

請問你要撐過儲備店長不知道多久,然後等待機會當店長。還是先當個沒壓力的店員+假日打工。三年後再考量生涯規劃?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大家自己捫心自問。

中階主管要養成到擔任高階公司領導階層,可能短則七、八年,長則十幾年。少了這一個斷層,未來的高階主管,只能靠高薪挖角,或是在公司缺乏內部競爭下,拔擢一個能力不足的中階主管。對個人、對企業、對國家都不是好事。


二、需要長時間學習跟累積的「技藝」將逐漸消失。

周休三日將讓一些需要長時間學習的技藝跟手藝,或俗稱的「功夫」,未來無人接替。

上面講的是管理職,這裡講的是「專業」職,特別是餐飲業的這類專業職位的缺口更大。

但其實不只是餐飲業的廚師,也包含了手工藝業、傳統工藝等等。

影響所及,可能包含了你熟悉的老店的老味道,將越來越沒有特色;很多手工藝,未來越來越沒有特色,而是機器製作;傳統工藝品可能要去博物館看。

以前常聽說,師傅會藏招,原因是怕學徒學會之後,到對面開店跟他競爭。

如上提到的,台灣中小企業很多,同質店鋪即使你的學徒不開,別人也會開,甚至連鎖企業開,所以這個考量基本上已經不存在。

現在師傅藏招,是因為怕浪費時間。

學一種「功夫」,短則1-2年,長則甚至5年以上。現在流動率那麼高,工作滿一年的剩多少?教了也是白招。不如讓他打雜就好,「功夫活」都是自己來,等他先撐個一年,再考慮教導。而新人進入該產業,半年還在做同一件事,學不到功夫,覺得沒有前途而離開。因此不斷惡性循環。

這幾年因為疫情,很多餐飲老店都倒閉了。很多人以為是疫情讓顧客變少。事實上,筆者很多熟識的知名老店,收店原因就是其中幾個中階主管染疫,特別是煮菜的師傅,尤其是主廚。

過去其實就是靠主廚在撐,一直都找不到人能接,結果一染疫隔離。其他師傅根本水準不行,或是浪費食材、煮菜節奏跟不上等等,導致這些老店的老客戶抱怨連連。疫情已經讓調度焦頭爛額,不但冒著染疫風險,竟還要處理客訴。

最後乾脆關一關。反正那些老店也賺飽了。

這箇中道理,外行看熱鬧的,可能以為是沒客人。但老店根本不可能沒客人,真正諷刺的是,沒師傅。

師傅要怎麼培養?一個五星飯店的主廚,可能連進貨流程都要熟悉,你才知道生鮮來了,如何先作基本處理,出菜前才能夠減短時間(不是全部都直接送冷凍),尖峰時間如何分流等等。這都不是幾個月能教得來的。

這也就是「專業職」的中階主管缺口。

另外,你知道有很多「糕餅」老店,其實師傅早就退休,而是有外人去買了招牌跟店鋪,繼續營業的嗎?其實也不是什麼二代、三代繼承。

未來,老店會倒得更多,或是名存實亡的老店更多,你去的「知名餐廳」吃的味道,去的老店買的食品,會覺得越來越難吃,或是越來越像中央廚房的加工品,或是你在youtube影片看到的那樣,因為師傅可能也是這樣學的。


三、目前缺人的產業,更缺人。

現在很多勞務跟勤務吃重的產業,在一例一休的規定下,還能夠靠著遊走在法律邊緣,維持基本運作。如果真的週休三日,也就是每週工時35小時,這衝擊的可不是加班費,可能是更多、更大的人力缺口。

你可能想說,這些勞力密集產業反正也是傳產啦!他們應該轉型。

蛤?

我說的不是勞力密集產業,勞務跟勤務吃重的產業,不一定是傳統的輕重工業。那些傳統輕重工業很多都已經外移,或是利用機器人作業減少人力需求。

廣泛來說,那些目前難以被AI取代,被機器取代的產業,卻招不到人才是問題。

高科技產業,你先了解一下產業情況,你知道有很多是真正的24小時運作,全年無休的嗎?怎麼辦到的?當然是排班制跟加班的時數。

另外志願役軍士官兵怎麼招人?勤務繁重的警察怎麼配班?還有服務業怎麼辦?請更多工讀嗎?

可以預見的是,周休三日推出後,這些缺人的工作將越缺人。


雖然週休三日,短期內不可能,但就這個話題,跟大家來討論以上這些筆者看到的問題,以及政府沒有積極改善的現況。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firelo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焱堯的沙龍
105會員
124內容數
楚焱堯(Neil),現為台灣夯創業電商育成顧問,擔任勞動部電商講師。熟悉領域為電商經營、產業分析及時事評論。 為國內少數具有實際操作的實戰派電商講師。曾帶領台灣女裝品牌從每年數百萬營收,兩年內成長為破億的公司。轉戰大陸電商市場,創下全大陸淘寶天貓店單日單店第27名佳績。
楚焱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1
過完年後,果然各黨就戰鬥位置,一致將炮口對內! 各黨內鬥開始,從幾個跡象可以看得出來,年前立法院長掮客演變司法問題,年後自由時報連三天批唐鳳,而民眾黨楊寶楨哭辭黨職,國民黨正副院長及總召人選一度也曾有爭議。 本文將就三黨目前內鬥趨勢,討論可能的發展,包含民進黨的清算,柯文哲最大柯黑出現可能等等。
Thumbnail
2024/02/21
過完年後,果然各黨就戰鬥位置,一致將炮口對內! 各黨內鬥開始,從幾個跡象可以看得出來,年前立法院長掮客演變司法問題,年後自由時報連三天批唐鳳,而民眾黨楊寶楨哭辭黨職,國民黨正副院長及總召人選一度也曾有爭議。 本文將就三黨目前內鬥趨勢,討論可能的發展,包含民進黨的清算,柯文哲最大柯黑出現可能等等。
Thumbnail
2024/01/18
台灣大選結束,不論是誰當選,今年註定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原因是因為當前有很多國際情勢影響有關,全世界的大部分國家也都是如此。 本文整理了今(2024)年國際會有哪些影響台灣的重大變局。包含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大選年、兩岸局勢等等。
Thumbnail
2024/01/18
台灣大選結束,不論是誰當選,今年註定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原因是因為當前有很多國際情勢影響有關,全世界的大部分國家也都是如此。 本文整理了今(2024)年國際會有哪些影響台灣的重大變局。包含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大選年、兩岸局勢等等。
Thumbnail
2024/01/17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2024/01/17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的可以週休三日嗎? 台灣最近掀起一波 投票決議週休三日的聯署 但行政院已有理由說明 無法實施的原因 攸關人民生活作息 工商運作 金融結匯 學生受教權等等 我想就單純以優點與缺點 來做詳細的分析 優點: 基礎上就是多一天休假 身為上班族的你 是不是
Thumbnail
真的可以週休三日嗎? 台灣最近掀起一波 投票決議週休三日的聯署 但行政院已有理由說明 無法實施的原因 攸關人民生活作息 工商運作 金融結匯 學生受教權等等 我想就單純以優點與缺點 來做詳細的分析 優點: 基礎上就是多一天休假 身為上班族的你 是不是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Lucas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此一議題,在近期成為熱門的討論焦點。然而,台灣目前現況,也真的適合施行同樣的政策嗎?
Thumbnail
Lucas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此一議題,在近期成為熱門的討論焦點。然而,台灣目前現況,也真的適合施行同樣的政策嗎?
Thumbnail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週休二日,現在有民眾發起提議,想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這項提案已經有超過5700人附議獲得成案,政府將於6月26日回應。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禮拜只要上四天班,那會有多好?這就是週休三日的理想。週休三日不僅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幸福
Thumbnail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週休二日,現在有民眾發起提議,想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這項提案已經有超過5700人附議獲得成案,政府將於6月26日回應。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禮拜只要上四天班,那會有多好?這就是週休三日的理想。週休三日不僅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幸福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前後離職潮來了... 身為微資深上班族,也是換過幾個工作(不多,就那幾個啦),從10人新創工作室到萬人上市公司都有點經驗,特休假到底怎麼算真的是千奇百怪,要是自己沒遇到,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休假這麼有學問呢!
Thumbnail
前後離職潮來了... 身為微資深上班族,也是換過幾個工作(不多,就那幾個啦),從10人新創工作室到萬人上市公司都有點經驗,特休假到底怎麼算真的是千奇百怪,要是自己沒遇到,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休假這麼有學問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