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週五不上班是個好主意嗎?

更新於 2021/04/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去年 12 月,聯合利華 (Unilever) 紐西蘭分公司,宣布一週只要工作 4 天,為期 1 年的試行,若效果好就擴大在全球實施。公司發言人說:「我們的目標是提升產能績效,而不是工時,我們認為以前的工作方式已經過時」。
去年 5 月,紐西蘭總理阿爾登提出願景,期許全國可以朝向週五不上班的方向發展,可惜她慢了一步,西班牙政府已經同意全國試行「週休三日」計畫,2021 年 9 月開始實施。一個原因是西班牙平均工時高於歐盟平均值,卻不是最有生產力的國家,這表示「工作時數並不等於高生產力」,政府想提升國民生產力,竟然願意嘗試降低工時,也算是滿積極開放的政府了。
你跟任何一個在家工作者說「工作時數並不等於高生產力」,他會回你「這不是廢話嗎?
當我們第一次聽到某某公司,或未來某某國家只要每週上四天班,會不會覺得有點太歡樂,工作那麼多,週五若放假事情做得完嗎?我剛好跟圓神出版社的同仁有些往來,我就問過他們這個問題,當時他們的回答是「還 OK」,反正事情永遠做不完,但他們都非常喜歡「週休三日」這個制度,以結果來看,圓神出版社是台灣最賺錢的出版社之一,也應該是離職率超低的一家公司,這兩者是否和「週五不上班」息息相關,我保證有。別的不說,當你朋友遇到你的時候,都會用羨慕的口吻說「你週五不上班都在幹嘛」,你就會覺得身在這種公司真好,每週比別人多賺到一天自由時間,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公司的週休三日無疑能讓員工對公司更忠誠,但他們的生產力真的會提升嗎?當然啊,因為這一點也不難,只要每天工作時再多認真一小時就好。
上班時間雖然是 9-5,但 8 小時中若有一半時間認真工作就了不起了 (通常只會有 2 小時專注),所以只要週一到週四每天多認真一小時,就可以把週五的部分補起來了,完全沒問題。當員工進入「心流」時,工作效率會大幅提升,所以理論上,當我們把工作時間縮短,而你必須完成同樣份量的工作,只要設法進入心流就可以「事半功倍」,也就是說,生產力不在於「工作時間」,而在於「心流時間」。
Basecamp 創辦人 Jason Fried 說,「工作」就像「睡覺」一樣,是有不同階段 (phase) 的。睡覺有分「入睡期」「淺眠期」「快速眼動期」和「熟睡期」,唯有當我們進入熟睡期,才能得到最好品質的休息。也就是說,睡眠需要"醞釀",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前進,直到進入熟睡期,如果還沒到這階段就被打斷,那可能又得重來一次,你一定聽過人家說「想睡的時間已經過了,結果睡不著」,這表示他需要重新醞釀睡眠。因此,縱使人要睡覺八小時,但如果你睡眠品質好,睡四五個小時就夠了。
工作也是一樣,縱使我們每天"被規定"要上班八小時,但其實只要深度工作四五個小時就夠了,最怕的是什麼,是你在醞釀深度工作 (準備進入心流) 的時候被人打斷,例如被人叫去開會,同事一直來問你問題,下午 foodpanda 團購手搖杯等等的干擾,那你就回到 phase 0 重來一遍。非常有可能的是...你一整天在辦公室"上班",但完全沒有進入心流,做任何有建設性的深度工作,也就是說,你浪費了八小時,一事無成。
因此,只要你掌握了工作的訣竅,我覺得「週五上不上班」根本沒差,「在哪裡上班」也沒差,找一個干擾最少的環境,快速醞釀、快速進入深度工作,你會發現一小時就可以做很多事了,更何況是八小時,簡直是生產力超人了。
疫情已經一年多了,上班「時間」和「地點」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很多人被迫在家工作,由於沒有老闆和同事監督,難免會開始"想東想西",對公司的忠誠度降低,想說除了本業,有沒有什麼副業可做。想像一下,若上班族可以週五放假,那麼一週就有三天的自由時間。對公司而言,員工的效能提升,公司成本減少。對員工而言,本業績效提升或持平,開創副業的時間變多,「週休三日」對兩造雙方都是好結果啊。
當我週五不用上班,我就可以趁機去一些觀光景點,不用人擠人,也帶動社會上的經濟流動,刺激出更多消費,讓小吃店、服務業、週間都沒人去的地方業者產生額外收入,又多一群人得到好處。「週五不上班」似乎百利而無一害,不是嗎?
很多研究結果都指出,員工在家工作表現沒有比較差,甚至更好,所以「在家工作」「遠端工作」漸成主流,很多公司甚至把豪華的辦公室都退租了,決定徹底變成「無辦公室」企業,也就是說,「進辦公室上班」在未來的幾年可能式微,只有少數的行業或公司必須這麼做。當「地點」自由了,「時間」的自由只是遲早的事,「責任制」被迫成主流文化,誰還管你每天工作幾個小時。當時間的限制被打破,週五上不上班還有差嗎?
我們這些自由工作者,是幸運的一群,因為我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方式,我真的快忘記「進辦公室上班」「九點上班六點下班」的工作方式。對我們來說,週幾不重要,颱風有沒有放假也不重要,補班也不重要,我們早已擺脫「工作時間的約束」,那為什麼我還是希望上班族都可以週休三日呢?因為唯有大家都放假,整體經濟運作才會更有效率,更多人投入副業,更多人有時間創作,我們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忘掉工作去過週末啊。
想想看,若你是少數週五不上班的人,客戶上班時間找你的話,你還不是一樣在工作,你會有內疚的心理,也無法真正的放鬆、放假,所以我真的希望台灣有公司帶頭引領「週五不上班」的社會運動,讓台灣多數的公司都能像圓神出版社那樣,老闆、員工、社會三贏,皆大歡喜。如果你是老闆,要不要率先試試看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26內容數
在《創作者事業帝國》裡,我會更新涵蓋個人品牌、社群行銷、國內外大師案例、產業趨勢等豐富內容,將我多年累積的 Know-how 傳授給你,助你發展創作者事業,一步一步建構你的商業大帝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于為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正常來說,沒有人可以逼你,只有你自己可以逼你自己。但若你做事還需要別人來逼,當沒人下指令時,你多半會停滯不前。我雖然自由慣了,但還是會逼我自己做以下 7 件事,嘗試變成習慣,有些是每天做,有些是每週做,或是每月至少做 一次。
我從 2017 年 1 月 15 日開始發行電子報,名為【暢通電報】,每週五發出到現在,中間經過一次轉型,總共算一算也發了 200 多封吧。最初的 20 幾「刊」,我當時公司還有工程師和美編,所以每週五我把他當做「雜誌」來對待,請美編設計封面
我常常收到很多臉書的好友邀請,我看一下他的檔案若是「正常人」,又有實體世界我認識的共同好友的話就會先加,但往往你加他們以後,他們就會邀請你加入他們的粉絲團,有的還會私訊給你,要你去做什麼什麼,當遇到這種情況,我二話不說直接取消好友,因為你把我嚇跑了。
很多現象顯示,社群網路自從被臉書統治以後,最近感覺又再次充滿競爭。臉書身為龍頭老大,面臨至少四個嚴重的威脅,本文嘗試分析社群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全都是我個人的主觀意見,不是基於科學調查後的研究,或投資理財建議,叫你去買賣臉書或相關公司股票。
"有效的寫作是與讀者的對話。" ~ Donald Murray (普立茲獎的社論寫作獎得主) 很多人問「文筆不好也適合寫作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會說話,你就會寫作,先不要去考慮什麼「文筆」「文字功力」,你就把你說的話寫下來,就產生一篇文章了。這樣做不但簡單輕鬆,而且效果說不定還比較好
哲學家塞內卡 (Seneca) 在他的《On The Happy Life》,列出了許多幸福生活的準則,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Ryan Holiday 以古哲學家智慧為底,加上自己的研究和經驗,列出了 100 條 (簡短) 規則,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正常來說,沒有人可以逼你,只有你自己可以逼你自己。但若你做事還需要別人來逼,當沒人下指令時,你多半會停滯不前。我雖然自由慣了,但還是會逼我自己做以下 7 件事,嘗試變成習慣,有些是每天做,有些是每週做,或是每月至少做 一次。
我從 2017 年 1 月 15 日開始發行電子報,名為【暢通電報】,每週五發出到現在,中間經過一次轉型,總共算一算也發了 200 多封吧。最初的 20 幾「刊」,我當時公司還有工程師和美編,所以每週五我把他當做「雜誌」來對待,請美編設計封面
我常常收到很多臉書的好友邀請,我看一下他的檔案若是「正常人」,又有實體世界我認識的共同好友的話就會先加,但往往你加他們以後,他們就會邀請你加入他們的粉絲團,有的還會私訊給你,要你去做什麼什麼,當遇到這種情況,我二話不說直接取消好友,因為你把我嚇跑了。
很多現象顯示,社群網路自從被臉書統治以後,最近感覺又再次充滿競爭。臉書身為龍頭老大,面臨至少四個嚴重的威脅,本文嘗試分析社群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全都是我個人的主觀意見,不是基於科學調查後的研究,或投資理財建議,叫你去買賣臉書或相關公司股票。
"有效的寫作是與讀者的對話。" ~ Donald Murray (普立茲獎的社論寫作獎得主) 很多人問「文筆不好也適合寫作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會說話,你就會寫作,先不要去考慮什麼「文筆」「文字功力」,你就把你說的話寫下來,就產生一篇文章了。這樣做不但簡單輕鬆,而且效果說不定還比較好
哲學家塞內卡 (Seneca) 在他的《On The Happy Life》,列出了許多幸福生活的準則,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Ryan Holiday 以古哲學家智慧為底,加上自己的研究和經驗,列出了 100 條 (簡短) 規則,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是意識出了問題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病了 醫生診斷是多囊性卵巢 她吃了好多藥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她很容易發胖 為了克制體重  刻意的不吃 但病仍是病  沒有轉好的起色 雖然後來遇到了幫助、開始運動而轉好 #潛意識中的恐懼 但「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面對身體好不起來自己有著無能為力的恐慌
Thumbnail
「聚焦力」是公司的六月推薦書單主題 抱著能夠學到「精」「簡」「準」的生活方式,沒想到本書就是最不精簡準的組成 「專準主義」? 本書中作者不斷提到「專準主義」一詞。初見時就字義上來看應該是對事情態度專一,心無旁騖專注在自己的道路上。但本書中卻將所有作者自己理想的理念、態度、方式、榜樣、生活型態通通囊括
Thumbnail
好的設計,讓陽台不只是曬衣空間 好的陽台設計,其實不受限於呎數大小。大呎數有他設計的重點,小呎數有搭設計的訣竅。究竟陽台設計要注意哪些重點?又能夠怎麼運用空間設計出合適的陽台? 3個陽台設計Tips 裝修風格要統一 陽台作為客廳的延伸,如果陽台與客廳裝修風格不統一,會令人覺得雜亂無章。 採光很重要
Thumbnail
媽這個形象前衛、歷練豐滿的少婦,我們很容易忘記她活躍的商場江湖,可是上一個世紀八〇年代、三十年前的老台北啊!魔術師說「其實不讓兒子回來的,是你自己」──這裡說的「回來」,大概也非指形體的來去,而是心境上,願意接納他「仍然是」我兒子吧。這一題,即使現在的媽媽都不一定能上手了,對點媽而言,更是越級打怪
Thumbnail
H您好:我跟他在一起5年了,他大我7歲,剛開始認識時他說不結婚,我當時年紀小所以也覺得無所謂。   他對我非常好,接送我上下班,會蹲下為我繫鞋帶,我想要什麼幾乎都會滿足我,我漸漸習慣也很依賴他,希望能跟他一起生活但他就是不要,因為他爸媽離婚,他跟姑姑,弟弟一起住,他要照顧他們,他覺得搬出來就是一筆開
Thumbnail
「廖瞇有沒有來上文字課對你來說有差嗎?」聽說小孩給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回答。我還不曉得小孩的想法。但當我看到這個提問時,還是緊張了一下。小孩會說什麼呢?我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我把同樣的問題拿來問自己:「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我覺得』對小孩來說有差嗎?」 「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對我來說有差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是意識出了問題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病了 醫生診斷是多囊性卵巢 她吃了好多藥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她很容易發胖 為了克制體重  刻意的不吃 但病仍是病  沒有轉好的起色 雖然後來遇到了幫助、開始運動而轉好 #潛意識中的恐懼 但「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面對身體好不起來自己有著無能為力的恐慌
Thumbnail
「聚焦力」是公司的六月推薦書單主題 抱著能夠學到「精」「簡」「準」的生活方式,沒想到本書就是最不精簡準的組成 「專準主義」? 本書中作者不斷提到「專準主義」一詞。初見時就字義上來看應該是對事情態度專一,心無旁騖專注在自己的道路上。但本書中卻將所有作者自己理想的理念、態度、方式、榜樣、生活型態通通囊括
Thumbnail
好的設計,讓陽台不只是曬衣空間 好的陽台設計,其實不受限於呎數大小。大呎數有他設計的重點,小呎數有搭設計的訣竅。究竟陽台設計要注意哪些重點?又能夠怎麼運用空間設計出合適的陽台? 3個陽台設計Tips 裝修風格要統一 陽台作為客廳的延伸,如果陽台與客廳裝修風格不統一,會令人覺得雜亂無章。 採光很重要
Thumbnail
媽這個形象前衛、歷練豐滿的少婦,我們很容易忘記她活躍的商場江湖,可是上一個世紀八〇年代、三十年前的老台北啊!魔術師說「其實不讓兒子回來的,是你自己」──這裡說的「回來」,大概也非指形體的來去,而是心境上,願意接納他「仍然是」我兒子吧。這一題,即使現在的媽媽都不一定能上手了,對點媽而言,更是越級打怪
Thumbnail
H您好:我跟他在一起5年了,他大我7歲,剛開始認識時他說不結婚,我當時年紀小所以也覺得無所謂。   他對我非常好,接送我上下班,會蹲下為我繫鞋帶,我想要什麼幾乎都會滿足我,我漸漸習慣也很依賴他,希望能跟他一起生活但他就是不要,因為他爸媽離婚,他跟姑姑,弟弟一起住,他要照顧他們,他覺得搬出來就是一筆開
Thumbnail
「廖瞇有沒有來上文字課對你來說有差嗎?」聽說小孩給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回答。我還不曉得小孩的想法。但當我看到這個提問時,還是緊張了一下。小孩會說什麼呢?我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我把同樣的問題拿來問自己:「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我覺得』對小孩來說有差嗎?」 「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對我來說有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