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要離職了,特休到底剩幾天?曆年制、週年制大哉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後離職潮來了... 身為微資深上班族,也是換過幾個工作(不多,就那幾個啦),從10人新創工作室到萬人上市公司都有點經驗,特休假到底怎麼算真的是千奇百怪,要是自己沒遇到,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休假這麼有學問呢!

週年制:以到職日為準

比較廣為人知的是週年制,也就是字面上你看到的意思,算法就是按照你的到職日,簡單說就是從你到職那天開始算。這個制度相對爭議較少,所以就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帶一下,大家應該能快速了解。
[舉例]小納於2018/7/1開始上班,半年之後,也就是2019/1/1,只要過了這一天,我就享有3天特休;而到了2019/7/1起,也就享有7天特休。後面就也以此類推,這部分應該非常的簡單明瞭吧?

不過如果特休真的這麼簡單,我幹嘛還要特定寫一篇呢?

因為有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比較傳統的公司會以「曆年制」或依照會計年度給假,我知道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已經覺得眼花,這兩個詞彙真的很難懂,但是拜託拜託,再給我幾分鐘,為了自己的權益千千萬萬不要輕易放棄!

什麼是曆年制呢?

為了讓實務上的方便(這個方便是對公司方便,對勞方一點都不方便),曆年制的算法是從每年1月1日開始,至12月31日結算。

那事業單位的會計年度又是什麼?

也是為了公司的方便,按照公司自己內部的會計年度時間來訂定起算日跟結算日,不過大部分的朋友可以先忽略,因為大部分的公司會計年度也是從每年1月1日開始,至12月31日結算。
這兩個計算方式,我們都一併來看,起算與結算日都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來看。
[舉例]跟上一個例子一樣,小納從2018/7/1開始上班,但如果公司是採用曆年制,到了2019/1/1,小納工作滿半年了,但不要忘記,因為公司是每年12/31才結算,所以從2019/1/1-2019/12/31之間,公司會給小納幾天特休呢?
嘿嘿,你有發現嗎?這裡複雜的程度,真的是會讓普通勞工困惑到一個不行,所以我必須說我覺得曆年制真的是一件非常狡猾的事情,因為對勞工來說,這個資訊實在太複雜太不對等了!這題數學題我老實說我也不會,所以我給各位在職中的朋友們一個快速的解答:是6天。(請直接上這個網站去算:https://calc.mol.gov.tw/Trail_New/html/RestDaysNYear.html
為什麼我不仔細告訴你該怎麼算?因為在職中的朋友,人在江湖,還沒想離職,我相信你也不能太激進的去跟人資吵架,所以就拿這個政府的網站跟他一起算吧!
不過接下來,我要講更重要的事情,眼尖的人應該有發現,因為曆年制是切割你在職的時間,然後按比例給你特休,有部分的假是會往後遞延的!這個現象,如果你一直都在職,原則上都沒有問題,反正即使假遞延,總是會休到,但如果你要離職呢?
當你要離職的時候,那些遞延的特休公司會給你嗎?公司會給你的數字是對的嗎?很難確認吧!我本身就曾經經歷這件事,在勞工對於法律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是很容易被公司吃豆腐的。

在離職那一刻起,所以假都須以週年制來計

這句話真的是我整篇文最實在的地方,一句話打臉那些複雜算式。不管公司跟你合約是以曆年制還是自訂會計年度計算,在你決定離職日那一刻起,在清算假期的時候,所有特休都必須以週年制計算來還給你~
如果你害怕說不過公司,或是自己語言表達可能力道不足。接下來再提供一個更實際的方法給大家,請打給中華民國勞動部諮詢,把自己的到職日期,以及預計離職日期跟諮詢人員說,他就會告訴你你該拿幾天假,同時,請各位將這段對話錄音下來,以茲證明。我曾經用了這方法,公司說的曆年制算法,我怎樣算都覺得不對,最後直接打給勞動部諮詢,然後要回了整整10天假的薪水~
真的不要怕打電話,勞動部電話送給大家:
總機:02-89956866
免付費電話:0800-085151
-
如果對我的消極碎念很有共感,歡迎點擊下方 LikeButton 五下拍手讚賞我,或是Follow我的紛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nzvegoutlife/ 點個讚,讓我可以上班心稍微不累一點,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23內容數
年過三十還不會理財,被長輩訓斥之後,請爸媽教一下,卻也是得不到什麼答案欸... 只好土法煉鋼,看看別人出的書,然後自以為認真的紀錄一下。簡單說就是我的讀書心得區,順便借你們看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納很消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不知道各位上班族有沒有這種感覺,2019倒數幾天,整個辦公室都洋溢著一股不知名的喜悅氣氛,老闆要你修改報告,不再用丟的,是特別溫柔的語氣喚著你「你來~」;請教同事問題時,平時的白眼也都被月彎彎的眼睛都在笑而取代,要是整年都能維持這股美麗該有多好。但這一切總事與願違...
我還記得那是好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是我新工作的滿三個月的第一天。一到公司坐下沒有多久,主管就把我叫去會議室說要進行試用期面談。這整段面談,討論了很多工作的細節,也有很多前輩對後輩的關懷與碎念,但這些細節大概都在我踏出那個會議室之後,就拋在腦後了。不過有一段對話,我記到現在,我覺得我一輩子不會忘記。
我胸無大志,沒有什麼厲害的家世背景,也沒有什麼厲害夢想要編織,但是我知道的是,我很喜歡我的小日子。每天上班都只是為了過好我的小日子,如果真的要說夢想,我就只想把我的日子過的小、過的好,我與我的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就這樣。 會想要寫出來,是因為我常常懷疑自己這樣對不對?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不知道各位上班族有沒有這種感覺,2019倒數幾天,整個辦公室都洋溢著一股不知名的喜悅氣氛,老闆要你修改報告,不再用丟的,是特別溫柔的語氣喚著你「你來~」;請教同事問題時,平時的白眼也都被月彎彎的眼睛都在笑而取代,要是整年都能維持這股美麗該有多好。但這一切總事與願違...
我還記得那是好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是我新工作的滿三個月的第一天。一到公司坐下沒有多久,主管就把我叫去會議室說要進行試用期面談。這整段面談,討論了很多工作的細節,也有很多前輩對後輩的關懷與碎念,但這些細節大概都在我踏出那個會議室之後,就拋在腦後了。不過有一段對話,我記到現在,我覺得我一輩子不會忘記。
我胸無大志,沒有什麼厲害的家世背景,也沒有什麼厲害夢想要編織,但是我知道的是,我很喜歡我的小日子。每天上班都只是為了過好我的小日子,如果真的要說夢想,我就只想把我的日子過的小、過的好,我與我的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就這樣。 會想要寫出來,是因為我常常懷疑自己這樣對不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後悔的是,因為懦弱,我不敢跟人資坦白我遇到的困境,我不敢跟任何一個台北公司的人說明,就像勞動部的案例一樣,「目的良善」的表面隱藏多少雇員的血淚,有經歷過的人一定能體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搬家過程中進行斷捨離的心路歷程。從小到大的物品收藏,包括高中制服、朋友的手寫卡片到旅遊紀念品,這些曾經珍惜的物品在歲月的洗禮下漸漸失去意義。我探討了對物品的情感與回憶,並最終選擇持續釋放這些舊物,為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打下基礎。
Thumbnail
小王剛入職公司兩年,就已經成為公司的銷售主管。他的業績一直名列前茅,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他的貢獻。但最近,小王卻感到有些失落。 「老闆,我想辭職。」小王站在老闆辦公室門口,神情堅定地說。 老闆聽到這個消息,顯得有些驚訝。「小王,發生什麼事了?」 「我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小王低下頭,語氣
Thumbnail
94年7月1日導入勞退新制,在94年7月1日之後進入職場者,一律適用新制退休金,而在之前的勞工可選擇舊制或5年內改為新制。當時我是84年進入公司,有10年舊制年資,最後我選擇新制或舊制?後面公布,先來看勞工退休金新制、舊制差異有哪些?   1.帳戶所有權: 舊制帳戶屬於雇主 新制帳戶屬於勞工
預期的公司福利,還有意料外的驚喜陸續出爐;結論就是真香,請繼續給我黃金… 呃,還有最重要的帶薪休假! 從去年8月就可預期的是07/01會發放下一年度的PTO帶薪休假,我工作未滿3年所以給11天。去年8月到職滿3個月(通過適用期)就給11天,業界良心! 面試沒講但更佛心的是病假(帶薪)時數:每工作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在現代職場中,勞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與否,對於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企業的形象都有直接影響。特休換錢、家庭照顧假與生理假這些勞動福利,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還能增加企業的吸引力。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三種重要的假期制度,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它們來增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診所有個學姊要離職去考藥學系了。她很聰明,也很年輕,剛分手,毫無牽掛。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羨慕」。我羨慕有勇氣開啟新旅程的人。 我自己的姊姊也是,她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本科的工作,發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地離職,在家讀書一年,考上了研究所,再讀五年,終於得到那張執照。 從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後悔的是,因為懦弱,我不敢跟人資坦白我遇到的困境,我不敢跟任何一個台北公司的人說明,就像勞動部的案例一樣,「目的良善」的表面隱藏多少雇員的血淚,有經歷過的人一定能體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搬家過程中進行斷捨離的心路歷程。從小到大的物品收藏,包括高中制服、朋友的手寫卡片到旅遊紀念品,這些曾經珍惜的物品在歲月的洗禮下漸漸失去意義。我探討了對物品的情感與回憶,並最終選擇持續釋放這些舊物,為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打下基礎。
Thumbnail
小王剛入職公司兩年,就已經成為公司的銷售主管。他的業績一直名列前茅,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他的貢獻。但最近,小王卻感到有些失落。 「老闆,我想辭職。」小王站在老闆辦公室門口,神情堅定地說。 老闆聽到這個消息,顯得有些驚訝。「小王,發生什麼事了?」 「我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小王低下頭,語氣
Thumbnail
94年7月1日導入勞退新制,在94年7月1日之後進入職場者,一律適用新制退休金,而在之前的勞工可選擇舊制或5年內改為新制。當時我是84年進入公司,有10年舊制年資,最後我選擇新制或舊制?後面公布,先來看勞工退休金新制、舊制差異有哪些?   1.帳戶所有權: 舊制帳戶屬於雇主 新制帳戶屬於勞工
預期的公司福利,還有意料外的驚喜陸續出爐;結論就是真香,請繼續給我黃金… 呃,還有最重要的帶薪休假! 從去年8月就可預期的是07/01會發放下一年度的PTO帶薪休假,我工作未滿3年所以給11天。去年8月到職滿3個月(通過適用期)就給11天,業界良心! 面試沒講但更佛心的是病假(帶薪)時數:每工作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在現代職場中,勞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與否,對於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企業的形象都有直接影響。特休換錢、家庭照顧假與生理假這些勞動福利,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還能增加企業的吸引力。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三種重要的假期制度,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它們來增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診所有個學姊要離職去考藥學系了。她很聰明,也很年輕,剛分手,毫無牽掛。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羨慕」。我羨慕有勇氣開啟新旅程的人。 我自己的姊姊也是,她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本科的工作,發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地離職,在家讀書一年,考上了研究所,再讀五年,終於得到那張執照。 從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