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此一議題,在近期成為熱門的討論焦點。
以英國為例,進行了為期6個月「週休三日」試驗計畫,最終以企業營收表現上升,員工離職率與缺勤率也大幅下降報捷。
然而,台灣目前現況,也真的適合施行同樣的政策嗎?就算這個設想對許多人來說聽起來很有吸引力,然而,這其中到底有多少隱憂尚未解決呢?
本文以學生(大學前)為例進行討論。
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
自新型政策規定,學校不得要求學生第一節前一定要到校,學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作息。
設問有多少學生真的安排了「學習」?另外再「自主學習」課程,政策立意良善,學生自主決定要學什麼。設問有多少學生真的安排了「學習」?三天的休假,可能會陷入懶散的狀態,對學習缺乏緊迫感。
過多的休息時間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降,他們可能會傾向於選擇放鬆和娛樂活動,而忽視了學習和課堂任務。
長時間的休假可能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規律受到破壞,他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重新適應學習的節奏和要求。
可能導致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流失
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持續的學習和練習來鞏固知識。
如果學生有過多的休息時間,他們可能會忘記之前學過的內容,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重新學習和回顧。
這對於那些學習量本來就較大的科目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學生在長時間的休假中沒有機會溫習和複習學習的內容,他們可能會在學校重返課堂時感到困惑和落後。
可能對學生的社交發展和生活習慣產生負面影響
學校是學生與同齡人互動、交流和建立社交關系的重要場所。
長時間的休假可能會使學生與同學們的聯繫減少,班級、學校等原本生活的重要關係將會淡化,除外,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會逐漸發生。
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校紀律和自律能力
學校是一個培養紀律和自律的重要場所。每天按時出席、完成作業、參與課堂活動等都需要學生具備紀律性和自律能力。如果學生有過多的休息時間,他們可能會失去對時間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導致懶散和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可能會對他們的學業表現和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負面影響。
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到影響
學校課程每天有特定的教學計劃和進度安排。
如果課程時間改變,那麽學校需要重新調整課程進度,以適應更短的上課時間。這可能導致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匆忙授課,而學生則可能面臨更多的課業壓力和學習負擔。
同時,學生也可能錯過一些重要的學習機會和教育資源,這對他們的學術發展不利。
可能給學生的未來準備帶來挑戰
現代社會對個人的競爭力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需要通過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來應對激烈的職場競爭。
如果學生在關鍵時期過多地休息,他們可能會失去一些寶貴的學習機會和時間,從而在未來面臨競爭時處於不利地位。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需要堅持持續的學習和努力,而不是過多地依賴休息時間。
可能會給家長帶來額外的負擔
在這種休假制度下,家長需要為孩子的額外休息時間做出安排和管理。這可能對工作繁忙的家長來說是一項挑戰。
他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活動來讓孩子度過這些額外的休息時間,同時還要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和監管。
這可能需要家長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他們帶來額外的負擔和壓力。
然就算此措施可能會導致上述弊病,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這種休假制度可能帶來的好處。
休息時間的增加可能使學生更有機會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和興趣愛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領域,發展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此外,休息時間的增加也可以緩解學生的壓力和焦慮,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當然,若要達到此目標,學校和家長就必須採取更積極且有效的計畫讓學生保持學習動力。
至於該要做什麼?又應如何做?
嗯,或許補習班和安親班已經張開雙手,等待孩子的到來。
學生有無背後資源,或許將會使未來社經地位有了更大幅度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