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不懂就是不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沒有一個人是全知萬能的,所以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必然會有不懂的時刻。
面對不懂的事物,有人試圖了解,甚至認真研究,直到學懂為止;有人表現抗拒,認為自己不懂的事物都不重要,於是拒絕學習,拒絕運用,拒絕接納;有人不懂裝懂,沒打算認真了解,卻將自己裝扮成專家,給出模稜兩可的指示,務求模糊別人的視線,以掩飾自己甚麼也不懂的事實。
對於試圖學習自己不懂事物的人,我總是特別敬佩。有些人一輩子只執著於自己認識的領域,一旦超出這個領域,立即舉手投降,強調自己不認識,這樣便樂得輕鬆,既然不認識,自然不用著手處理。因此,願意跨領域學習的人都值得讚賞。事實上,現在要學習新事物的門檻越來越低,網上教學多不勝數,足不出戶也能夠上網課或看短片學習,要搜尋甚麼資訊也可以極速在網絡上找得到,有心學習的話,根本沒有甚麼是學不懂的。
沒精力沒時間學習當然不是問題,沒有人需要認識全世界的事物,所以這個世界才有分工啊,然而,如果不懂又不願意學,還表現抗拒,這才是問題所在。這種人絕對會成為最早被淘汰的人。你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也不願意學習和了解,那就找一個彈性更強的人來取代你吧。
至於不懂裝懂的人,其實很容易露出馬腳,只要被問到深入一點的問題,立即無所遁形,如果堅持裝懂胡扯,就算對方保持禮貌沒有當場拆穿,但早已摸清你的底蘊。
面對不懂的事物,其實還可以直接承認自己不懂,然後向該領域的人請教,或是直接找懂得的人幫忙。每一個人擅長的領域也不相同,互相合作互補不足才是正常的運作模式。
保持謙卑,尊重別人,不抗拒新事物,才是持久的生存之道。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5會員
756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年前開始,每個星期五的早上十時,我都會來到這間銀行,每次都會選三號櫃台。那裡坐著一個叫沈嘉雯的女職員,她是銀行的二級文員,也是我的暗戀對象。 第一次見她,我便愛上她。除了她之外,我從未試過對別人動心。那原來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每分每秒我都在想著她令人神魂顛倒的一顰一笑,想著她的一切。 我想親近她,
五月不經不覺過了十天,說好的瘋狂煲劇生活竟然沒有發生。 噢,不是沒有追劇,而是沒有瘋狂。 話說為了追劇,我甚至訂閱了Hami Video,因為實在有太多我想看的日劇了。 例如很多人封為神劇的《重啟人生》,例如福山雅治的新劇《Last Man》,例如之前很喜歡的漫畫改編劇《我們之間沒有的》,還有改編自
有時候會突然面對一些帶有惡意的人,衝著你而來,將你傷害得體無完膚,卻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地跟你談笑風生,你當然討厭對方,可是面對無知無覺的他,你的厭惡顯得你沒有氣度,這時候你寧願對方明刀明槍跟你開戰,至少你可以名正言順作出反擊,可是現在你只能暗地裏生悶氣。 好鬱悶啊,好想叫對方遠離你,不要再出現在你的視
既晴是我很喜歡的台灣推理小說作家,這本短篇小說集《感應》是“張鈞見系列”的前傳。 既晴自《別進地下道》開始創作了“張鈞見”這個非一般偵探,其後還有《網路凶鄰》、《超能殺人基因》、《修羅火》和《城境之雨》,而《感應》就是張鈞見剛剛加入“廖氏徵信諮詢協商服務顧問中心”時所接觸的四宗案件,時間點在《別進地
我終於發現,想念你的每一天原來可以這樣充實。 即使每天跟你約會,我卻依然在每一個看不見你的剎那想念你。 想念你的微笑,想念你的溫柔,想念你的一切,伴我渡過漫漫長夜。 你說你已經厭倦了送我回家,你討厭獨自回家的落寞。月光照出一條長長的影子,那麼孤伶伶,令你想起每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人,死的時候也是一個人
人生中難免會遭遇痛苦的事情,有些記憶痛苦不堪,寧願一輩子也不要再記起。儘管不想憶起痛苦的回憶,但正因為痛著、苦著,想忘記卻忘記不起。如果有一種療法可以徹底抹去某一段記憶,你會願意接受療法嗎?又有哪一段記憶你想清除?如果可以選擇性地忘記受傷害的記憶,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溫蒂.沃克的小說《最好別想起
一年前開始,每個星期五的早上十時,我都會來到這間銀行,每次都會選三號櫃台。那裡坐著一個叫沈嘉雯的女職員,她是銀行的二級文員,也是我的暗戀對象。 第一次見她,我便愛上她。除了她之外,我從未試過對別人動心。那原來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每分每秒我都在想著她令人神魂顛倒的一顰一笑,想著她的一切。 我想親近她,
五月不經不覺過了十天,說好的瘋狂煲劇生活竟然沒有發生。 噢,不是沒有追劇,而是沒有瘋狂。 話說為了追劇,我甚至訂閱了Hami Video,因為實在有太多我想看的日劇了。 例如很多人封為神劇的《重啟人生》,例如福山雅治的新劇《Last Man》,例如之前很喜歡的漫畫改編劇《我們之間沒有的》,還有改編自
有時候會突然面對一些帶有惡意的人,衝著你而來,將你傷害得體無完膚,卻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地跟你談笑風生,你當然討厭對方,可是面對無知無覺的他,你的厭惡顯得你沒有氣度,這時候你寧願對方明刀明槍跟你開戰,至少你可以名正言順作出反擊,可是現在你只能暗地裏生悶氣。 好鬱悶啊,好想叫對方遠離你,不要再出現在你的視
既晴是我很喜歡的台灣推理小說作家,這本短篇小說集《感應》是“張鈞見系列”的前傳。 既晴自《別進地下道》開始創作了“張鈞見”這個非一般偵探,其後還有《網路凶鄰》、《超能殺人基因》、《修羅火》和《城境之雨》,而《感應》就是張鈞見剛剛加入“廖氏徵信諮詢協商服務顧問中心”時所接觸的四宗案件,時間點在《別進地
我終於發現,想念你的每一天原來可以這樣充實。 即使每天跟你約會,我卻依然在每一個看不見你的剎那想念你。 想念你的微笑,想念你的溫柔,想念你的一切,伴我渡過漫漫長夜。 你說你已經厭倦了送我回家,你討厭獨自回家的落寞。月光照出一條長長的影子,那麼孤伶伶,令你想起每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人,死的時候也是一個人
人生中難免會遭遇痛苦的事情,有些記憶痛苦不堪,寧願一輩子也不要再記起。儘管不想憶起痛苦的回憶,但正因為痛著、苦著,想忘記卻忘記不起。如果有一種療法可以徹底抹去某一段記憶,你會願意接受療法嗎?又有哪一段記憶你想清除?如果可以選擇性地忘記受傷害的記憶,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溫蒂.沃克的小說《最好別想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認無知,看似簡單卻充滿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顏面掃地、失去信任或自覺無能,而選擇逃避這一關鍵的自我認知時刻。然而,真正的成長往往始於這份勇氣——當我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懂,才能打破固有的心態束縛,迎接更多的學習機會。
Thumbnail
「不懂」也分很多種:「真不懂」、「裝不懂」、「故意不懂」,也不要「不懂裝懂」。 出於好奇心的「真不懂」 我是個好奇寶寶,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很有興趣,尤其是我不懂的事情,常常一頭鑽進去研究就廢寢忘食,但卻很少去請教別人。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自學能力很有信心,二方面因為我是個大寫的「I」人,所以也算是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Thumbnail
年輕時總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好像什麼事都很簡單,對於自己許多的觀點也是篤定而固執 隨著年紀增長,經歷越來越豐富,我卻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變得疑惑了起來,很多以前自以為確定的事,現在都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了 捫心自問,這樣算是在退步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句話不知道聽過幾百遍,但是我總是有自己很笨,所以變成「天下有難事,就怕人事難。」 真的要求神協助內在醫治,讓我覺得自己笨到什麼都學不起來的內在誓言可以斷開,因為我總是遇到沒把握或是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總是學得很消極,明明就是有人可以問,但是我就是不想問清楚。一方面是
Thumbnail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不是很能理解,就是關於有些人「不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基於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而是把理由推給別人或是外部因素呢?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說之前興致勃勃做某件事是因為有很多人給予正面的回應,但現在不做同一件事是因為缺乏認同或是社群能見度低落,但我比較想問的是:「難
Thumbnail
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 人類喜歡知道,但有時知道的越少越好。 因為如果你想成為創造者,那麼你就不想知道,你想創造。 你看。當你知道時,你就會遵循你所知道的,你開始期待你現在所知道的。 但當你步入創造者的位置時,除了你想創造什麼之外,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想問看似讓自己好像很笨,怕對方說出「你連這個都不懂?」的話,但其實這根本沒什麼,因為這表示你坦然的告訴對方,你就是對這個不懂,但你也沒有不懂裝懂。 真誠的發問以後,對方就算笑一笑但還是會告訴你,不但沒有損失,你反而會獲得更多對方的信任。 承認自己的無知,其實是智慧的展現 承認自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這話其實挺貼近日常。想想看,你不可能變成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自己,對吧?我們總是在學習,不斷發現自己新的一面。比如,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擅長烹飪,直到有一天你嘗試做菜,突然發現自己對此有天分。這就是自我發現的魔力! 同樣的,我們對這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認無知,看似簡單卻充滿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顏面掃地、失去信任或自覺無能,而選擇逃避這一關鍵的自我認知時刻。然而,真正的成長往往始於這份勇氣——當我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懂,才能打破固有的心態束縛,迎接更多的學習機會。
Thumbnail
「不懂」也分很多種:「真不懂」、「裝不懂」、「故意不懂」,也不要「不懂裝懂」。 出於好奇心的「真不懂」 我是個好奇寶寶,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很有興趣,尤其是我不懂的事情,常常一頭鑽進去研究就廢寢忘食,但卻很少去請教別人。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自學能力很有信心,二方面因為我是個大寫的「I」人,所以也算是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Thumbnail
年輕時總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好像什麼事都很簡單,對於自己許多的觀點也是篤定而固執 隨著年紀增長,經歷越來越豐富,我卻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變得疑惑了起來,很多以前自以為確定的事,現在都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了 捫心自問,這樣算是在退步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句話不知道聽過幾百遍,但是我總是有自己很笨,所以變成「天下有難事,就怕人事難。」 真的要求神協助內在醫治,讓我覺得自己笨到什麼都學不起來的內在誓言可以斷開,因為我總是遇到沒把握或是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總是學得很消極,明明就是有人可以問,但是我就是不想問清楚。一方面是
Thumbnail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不是很能理解,就是關於有些人「不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基於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而是把理由推給別人或是外部因素呢?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說之前興致勃勃做某件事是因為有很多人給予正面的回應,但現在不做同一件事是因為缺乏認同或是社群能見度低落,但我比較想問的是:「難
Thumbnail
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 人類喜歡知道,但有時知道的越少越好。 因為如果你想成為創造者,那麼你就不想知道,你想創造。 你看。當你知道時,你就會遵循你所知道的,你開始期待你現在所知道的。 但當你步入創造者的位置時,除了你想創造什麼之外,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想問看似讓自己好像很笨,怕對方說出「你連這個都不懂?」的話,但其實這根本沒什麼,因為這表示你坦然的告訴對方,你就是對這個不懂,但你也沒有不懂裝懂。 真誠的發問以後,對方就算笑一笑但還是會告訴你,不但沒有損失,你反而會獲得更多對方的信任。 承認自己的無知,其實是智慧的展現 承認自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這話其實挺貼近日常。想想看,你不可能變成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自己,對吧?我們總是在學習,不斷發現自己新的一面。比如,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擅長烹飪,直到有一天你嘗試做菜,突然發現自己對此有天分。這就是自我發現的魔力! 同樣的,我們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