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而面對超過兩年的疫情,不論是來自政策規範的大規模封鎖,或者個人基於安全考量而選擇減少群聚,都造成社交互動大幅減少,更是惡化了這個早已存在的問題。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此次和各位分享的最新研究是由跨國團隊所發表,成員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 State University),以及台灣的空中大學與龍華科技大學,研究對象為332名疫情期間留在台灣就學的國際交換學生。
之所以選擇他們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過去的研究發現,這群人離鄉背井,前往人生地不熟、語言又有隔閡的國度,孤單感原本就較高。在疫情發生前,尚能藉著聚會、出遊等群團體活動來改善,這兩年來少了這些管道,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獨自待在住處(有時連上課也是如此),孤單感隨之提高。
其實這個團隊在去年底也曾發表另一篇
類似研究,只不過研究對象是235名護理之家(nursing home)的老年住民。兩篇研究的發現是一致的,亦即不論是針對年輕人或老年人都適用:
獨自一人的空閒時間,若是從事可帶來「心流」體驗的活動,則能顯著降低孤單感。而且,甚至比透過人際互動(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得到的效果還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