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與對話中持續的開展】《藝術創作中持續看見自己》《澎湖明園幼兒園的藝術創作》

 


raw-image

【沉靜與對話中持續的開展】《藝術創作中持續看見自己》《澎湖明園幼兒園的藝術創作》



 



看見自己需要累積,



從懵懂,到一點點懂,



到真正有一個開始,可以知其所以....仍需要時間。



這是個願意給出時間,語給出機會的幼兒園,



園長的用心,老師的認真,都被看見了。





 



不怕慢,但要有機會開始。



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是慢的、或不足的才是令人擔心的。



更大的謬誤是,以為這樣就夠了,



而持續守著舊有的認知繼續下去,



那才是比慢還可怕的東西。



 



怎麼會知道自己夠不夠?



其實,學習的過程就會知道,



如果是夠的,那麼就會繼續開展與繼續延伸。



如果是不夠的,那麼就會願意保持一顆心,繼續探索。



然後繼續地知道自己的足與不足。



這就是自我探索的歷程。




而老師不是老師,學生其實不是學生。



因為當老師成為一個陪伴者,



就會有機會讓學生成為自己的老師,



然後探索的歷程就像半自動技巧,



逐漸的在每一個人心中發生。



透過素材,與引導,然後在心中發酵與領導自己,



成為一股影響力,目地必須先影響自己,未來才有機會影響別人。

而「未來」很有可能是下一分鐘的事,改變也是下一分鐘的事。



 



就像老師教育孩子,仍是如此這般。



在創造自己的過程,保持著各種可能性,照顧著自己的各方面。

也允許創作失敗或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似乎是每一個的人的課題




幼兒園老師,平日教育著孩子,卻也常常忘了照顧自己。

當自己有時間與自己透過藝術媒材來產生對話的時候,就容易一片空白。

因為太少跟自己相處,要播出空來,就得在不得不的訓練下,才有機會真正看見自己,


可能是....有能力的,但自己不知道;

可能是....有需要的,但自己從不在意;

可能是....有渴望的,但自己從不理會;

每一個人在教學面對孩子與家長,都是強者,

一旦回來面對自己,卻不太願意承認,我很可愛,我有能力,我有需要,我想要被照顧...。


為什麼帶領幼兒園老師行藝術創作,不去帶他們做小孩創作的東西?而是帶他們玩創作?

我想,這個問題大概從遠古時期時就搞錯了吧!

大概沒有人去告訴幼教老師,要把小孩教好,不是照本宣科去處理與呈現

而是,先把自己當成一個人,先讓自己清楚想要什麼,想玩什麼?想要怎麼過生活?想要怎麼呼吸....

自己不像人,帶出來的孩子像鬼也剛剛好而已。

當自己願意在學習的路上,不是一直往前衝,

而是停頓下來,看看自己,透過藝術創作與自己進行對話,

看看自己逐漸生成的能力來回饋自己。

身為老師,不管是面對藝術或課程,要有機會聊聊,與孩子或自己展開對話,

不要一直想要去教,因為那會很累,很累就會耗損能量,

一旦老師能量耗損了,老師會好好面對孩子,好好說話,好好教學,那是更難了。

當然,另一方面,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有時教壞了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不管是侷限或是框架,那都是未來的隱憂。


這樣的課程,經歷了一整天,算是一日工作坊。

成效會有多大,每個人不一樣,愈貼近真實去感受自己收穫愈大,

願意把自己教給自己,就容易被導引出領導力,

而領導力是包含領導自己,成為一個願意被領導的人。

這都是藝術創作型態可以包含在裡面的。



當老師有機會,或開始是這樣的展開學習時,


我看到的是明園幼兒園幸福起點的開啟,與孩子們的福氣。




#奧普藝術一日工作坊,歡迎單位邀約

#ACD教師專業技巧課程

#MIC心智整合課程

#LTA卓越領導課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走進手作香氛療癒課程,開啟自我追尋旅程對話─雨過天晴藝術創作工坊王晴妃女士,為雨過天晴藝術創作工坊老闆。身為十二年的全職家庭主婦,了解媽媽們在面臨日復一日,繁忙家務與小孩教育的壓力,因為經歷過所以感同身受,便與姐姐一同創立「雨過天晴藝術創作工坊」,期盼透過手作帶給大眾另一種療癒舒壓的方式。
    Thumbnail
    avatar
    獨角傳媒 | 創業專訪第一品牌
    2024-05-03
    Netflix《寄生獸:灰色部隊》重塑日本漫畫經典:共存還是毀滅?繼承與超越~ 韓國科幻影集的新高度~漫畫迷不容錯過!寄生獸:灰色部隊 | 評價 7.9/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194158 《寄生獸:灰色部隊》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岩明均的同名作品,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寄生獸與人類共存的世界。女主角鄭秀仁(全少妮 飾)在一次意外中,
    Thumbnail
    avatar
    awwrated
    2024-04-12
    [逐字] 臺灣衛星產業進軍大聯盟 與頂尖太空產業接軌【自由台灣|對話之旅】那我們現在台灣幾乎所有產業全部在半導體,所以這個只要,萬一半導體有問題就麻煩了,所以我們還是要產業,還是要有一個多元性,才確保這產業的穩定。所以像休士頓,它有發展三個產業,就是符合那個叫多元經濟發展的戰略。
    Thumbnail
    avatar
    Shao John
    2023-09-26
    由鏡頭望向家鄉,紀錄與世界的對話|專訪北成國小顏廷伍老師「拍紀錄片有一方面是讓孩子看這個世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些抗爭、活動,從旁觀者成為議題的參與者。」 位於宜蘭縣羅東鎮的北成國小,多年來由老師帶領學生一同拍攝在地議題相關的紀錄片,他們的足跡遍布宜蘭各鄉鎮,這些看似矇矇懂懂的小孩們透過攝影機去認識家鄉,開啟與世界的對話。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3-09-14
    【AI+語言學習】用 ChatGPT 練習英文對話|「視訊會議」情境沉浸英語會話提供 AI 下指令或提問題的提示(Prompts)範例及介紹相關外掛工具或擴充功能,還有實用的英文句型,讓你跟 ChatGPT 沉浸式練習視訊會議情境英語會話。
    Thumbnail
    avatar
    Yao-Xiang Huang
    2023-09-06
    《人選之人—造浪者》翁文方與陳家競這對絕佳拍檔因為太喜歡在《俗女養成記》裡的謝盈萱,一度想說,這樣強烈的俗女印象,是否會妨礙我看《人選之人-造浪者》,哎呀,一切都是我多慮了,從開始看到翁文方的那一刻,我已全然忘了俗女角色。 這部戲劇中,我第一個哭點,
    Thumbnail
    avatar
    貓派主播
    2023-05-16
    老陳的夢境+實境與總體健康的關係(4/4)話說老陳的前一篇文章:"老陳的夢境+實境與總體健康的關係(3/3)"的結語: "做夢也是一種洩壓的方法,期待白天的多重+持續的情緒壓抑,在上帝持續幫助下,可以在晚上有美好的洩壓+修復喔!"最近,老陳又夢見的結果,觸發他的突想:如果白天有意識下,可以對一位安全+信任的好友,進行梳理“表面+深層”的情緒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4-09
    老陳的夢境+實境與總體健康的關係(3/3) 老陳昨晚又連續第三晚做夢,場景換成他在"投資孩子事業支持孩子"與"守住養老金自尊自重的活著"之間,來來去去+翻轉輪迴=充滿許多的糾結+難解;也是半夜一點突然醒過來,就檢測脈像,結果自第一晚健康年齡沒測,第二晚的61歲/身心皆脾型,到第三晚53歲,呈現緩解化。說明白天的壓抑,可以在晚上洩壓+緩解喔!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2-11
    老陳的夢境+實境與總體健康的關係(2/2)沒想到老陳夫妻昨天下午臨時有機會,去子媳孫家送禮+探望;回來路上檢視接受招待晚餐+與孫子女們一起玩樂的視頻,感覺非常的歡樂+幸福。 更意外的是,連續第二晚在半夜作夢,發現夢中梳理情緒,可以恢復情緒的不好影響;例如脈診健康年齡改善13歲,值得後續應用喔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2-10
    老陳的夢境+實境與總體健康的關係(1/1)昨晚清晨,老陳在半夜夢境中爭扎:感覺不知道為何事,與妻子激烈爭吵+相互牽扯+口出穢言;然後,霎那間自覺人橫跨在半睡半醒之間,來回往復;深感奇妙+驚訝:居然可以在醒過來時+看著躺在床上旁的妻子+自思:這個事件在回到意識形態下,自認不是針對妻子,於是回顧最近情緒事件,發現情緒需要及時梳理+避免土石流般的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