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到中年....

更新於 2022/07/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停止學習、停滯成長,個體的身心功能因此停滯或退化,更常發生的是無法因應生活的各種問題和變化,不僅思緒僵化,受內在制約桎梏,也缺少因應的靈敏力和彈性度。
保持學習,也是保持思考,同時感受覺察自己和外界之間的互動歷程,隨時保持自己的調節和平衡,在客觀方面,釐清實際情況,在主觀方面,了解自己的動機和限制,並盤點整理可以面對及解決問題的各項資源。
走至成年中期,大致可界定在三十五歲至六十歲,是一個生命力發揮極致的階段,是猶如太陽一樣發光發熱讓眾人看見的時刻。這時期的成年人,身心發展已度過兒童期的成長、青春期的性徵變化,成年初期青年階段對親密和愛的追求及渴望,到了三十五歲後,走入了社會居於社會運作的中堅份子,這時的人們會希望從社會的成就和表現上,體會到自己安身立命的選擇(工作職場)是有意義的,不僅能提供給他們熱愛家庭、關懷社會的資本,並願意對社會有責任感和正義感。發展順利者,可能投身於改良機構、改造社會的志業,或者也能在工作中得到自重他重、敬業樂業的成就感。
若發展發生障礙者,對自身的存在不具有正向意義,更可能淪陷於生物性的需求,滿足個人的私欲私利,不顧及社會的他人,也不關懷家庭及社會。
中年的成人,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09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害怕失敗的人,所有能量精力都會放在失敗的自我預言,充滿擔憂和焦慮。 成功導向的人,則是想著各種能達成成功的方法。成功不會唾手可得,但相信自己能達成者會把精力放在了解各種有效的方法上,而非運作在自我抑制和自我否定上。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生命一直進行,麼你就一定會遇到人生撞牆期,怎麼撞也撞不出一條路,很像原地踏步,或是不停努力前進,卻也還是在同一個環境、同一群人當中,感到心力交瘁。 這樣的處境,你會看見什麼呢? 事實上,你所選擇看見的角度,將會形成你的自我和你的人生。 圖片來源:PEXELS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幾年前開始《被討厭的勇氣》一直是暢銷書排行榜的不退燒書籍,這是作者岸見一郎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做為基礎,和古賀史健共同創作出來的一本生命哲學探討書籍,著重在現代人的困擾~人際關係的煩惱,其中一大困擾就是「被討厭」和「為了獲得被接受而產生討好行為」,久而久之迷失自己,對於成為完整的個體就更顯困難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害怕失敗的人,所有能量精力都會放在失敗的自我預言,充滿擔憂和焦慮。 成功導向的人,則是想著各種能達成成功的方法。成功不會唾手可得,但相信自己能達成者會把精力放在了解各種有效的方法上,而非運作在自我抑制和自我否定上。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生命一直進行,麼你就一定會遇到人生撞牆期,怎麼撞也撞不出一條路,很像原地踏步,或是不停努力前進,卻也還是在同一個環境、同一群人當中,感到心力交瘁。 這樣的處境,你會看見什麼呢? 事實上,你所選擇看見的角度,將會形成你的自我和你的人生。 圖片來源:PEXELS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幾年前開始《被討厭的勇氣》一直是暢銷書排行榜的不退燒書籍,這是作者岸見一郎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做為基礎,和古賀史健共同創作出來的一本生命哲學探討書籍,著重在現代人的困擾~人際關係的煩惱,其中一大困擾就是「被討厭」和「為了獲得被接受而產生討好行為」,久而久之迷失自己,對於成為完整的個體就更顯困難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中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年紀。 我們汲汲於車子票子,醉眼於功名利祿,卻又倣彿看淡看輕了一切,慢慢脩出一顆禪心。 在理想與現實中擰巴不已,在工作與家庭中進退兩難。 最後活成了一半名利客、一半出家人。 中年,一半世故,一半涼薄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脈
Thumbnail
《莊子·知北遊》: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下半場,就是讓自己不斷地在短暫的時間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珍惜儅下的時光,提陞自己。 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夠逐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拿到自己的優越權,然後真正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忍,要
Thumbnail
人到中年,不得不向生活低頭,這是我最近的真實經歷。最近,我的家用雪櫃突然出了問題,不再製冷了。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為我和我的家人都習慣了從雪櫃裏取出冰冷的食物和飲料。於是,我決定親自解決這個問題,以確保客户的滿意。 首先,我諮詢了一些專業人士,他們認為可能是壓縮機或冷卻系統出了問題。
Thumbnail
“In cooking, like in life, bitterness kills all sweetness. Eat life before it eats you. 烹飪就如人生,心酸苦澀會蓋過一切甜蜜。被生活吞噬前,主動出擊吧!
Thumbnail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為什麼人到中年,「自戀」反倒是個保護因子?有其他研究指出,青少年期的自戀分數最高,之後逐漸下降,到中年之後,下滑的趨勢加大。或許,一部分因為老化的自然演進,一部分因為漸漸接受社會的現實、人生的殘酷,有些人漸漸放棄自己比較特別、身負特殊使命、做的事情有特殊意義的想法,變得保守、退縮,覺得無助、無望。
Thumbnail
自戀就是覺得自己是某個小小世界的中心點,覺得自己的存在有特殊的意義,覺得自己有某種重要性,正在做某件現在或未來影響力很大的事情,認為身邊的人都應該重視與了解自己、體認這些重要價值。自戀是人類演化的一部分。就如之前說過的「優於平均效應」,對於大部分正向的能力或特質,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在平均值之上。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中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年紀。 我們汲汲於車子票子,醉眼於功名利祿,卻又倣彿看淡看輕了一切,慢慢脩出一顆禪心。 在理想與現實中擰巴不已,在工作與家庭中進退兩難。 最後活成了一半名利客、一半出家人。 中年,一半世故,一半涼薄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脈
Thumbnail
《莊子·知北遊》: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下半場,就是讓自己不斷地在短暫的時間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珍惜儅下的時光,提陞自己。 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夠逐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拿到自己的優越權,然後真正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忍,要
Thumbnail
人到中年,不得不向生活低頭,這是我最近的真實經歷。最近,我的家用雪櫃突然出了問題,不再製冷了。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為我和我的家人都習慣了從雪櫃裏取出冰冷的食物和飲料。於是,我決定親自解決這個問題,以確保客户的滿意。 首先,我諮詢了一些專業人士,他們認為可能是壓縮機或冷卻系統出了問題。
Thumbnail
“In cooking, like in life, bitterness kills all sweetness. Eat life before it eats you. 烹飪就如人生,心酸苦澀會蓋過一切甜蜜。被生活吞噬前,主動出擊吧!
Thumbnail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為什麼人到中年,「自戀」反倒是個保護因子?有其他研究指出,青少年期的自戀分數最高,之後逐漸下降,到中年之後,下滑的趨勢加大。或許,一部分因為老化的自然演進,一部分因為漸漸接受社會的現實、人生的殘酷,有些人漸漸放棄自己比較特別、身負特殊使命、做的事情有特殊意義的想法,變得保守、退縮,覺得無助、無望。
Thumbnail
自戀就是覺得自己是某個小小世界的中心點,覺得自己的存在有特殊的意義,覺得自己有某種重要性,正在做某件現在或未來影響力很大的事情,認為身邊的人都應該重視與了解自己、體認這些重要價值。自戀是人類演化的一部分。就如之前說過的「優於平均效應」,對於大部分正向的能力或特質,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在平均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