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家中情緒勒索?從心態建立到實踐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禮記》以為唯一無法解除的便是與身俱來的血親,其他君臣、夫妻、師生、朋友等各自走到某種地步都可以放棄,比方說君臣,臣子的三次勸告(而且不必直言,以免危險)不聽就可以走人,但父子不能這樣,父親不聽勸,做兒子的只能嚎啕大哭緊緊跟住,有死纏爛打的味道。(唐諾《眼前》)

前陣子在讀唐諾的《眼前》(一本讀《左傳》的書)看到這段話頗有感觸,都說孝字頭上一把刀,這幾年談論「情緒勒索」、「原生家庭傷害」的書非常熱門,去書店一逛,可以發現心理類的那區有大半在談這個,可見有類似困擾的人極多。我認為有這樣的書出現是好事,因為原生家庭的狀況很隱私,很多人就算遭遇嚴重問題,不知如何是好也求助無門,和外人談起又像是在抱怨家裡,顯得十分不孝,看看書尋找解決方法還是不錯的。

以下也提供個人建議供大家參考(內容可能有點離經叛道......所以慎入!):

心態建立

父母本來就有養育的義務

「房子是我買的,我當然可以隨意進出你房間。」

「我幫你付學費,你就得聽我的。」

「不乖要打屁股。」

以上那些話聽起來很荒謬,但都出自友人的真實經驗分享。根據友人分享,小時候聽到這些話,就算覺得不對勁也不知道怎麼回應,因為他確實沒有辦法靠自己生活,只希望趕緊出社會工作,把欠家裡的債給還一還。

但從來沒有一個孩子是自己選擇誕生在這個家庭中的,父母生下孩子本來就有扶養的義務,否則叫做棄養,甚至是違法的。父母愛護子女,子女發自內心感激,在長大後予以回報,原本是很美好而自然的事情。

但以養育為籌碼,像討債一樣要求子女聽話,就不能怨怪你們的親子關係缺少溫情,聽到類似話的子女也沒有必要感到太慚愧。

長輩的意見不一定有道理

大部分長輩也都只是平凡人而已,沒有道理轉換成長輩身分,他講的話就變成金科玉律、至理名言了。錯在仗著自己輩分高,就逼迫晚輩要聽你的話,況且時代更迭越來越快,每個人的人生機遇不同,認定的好壞也不一,就算活得比較長,也不代表有辦法替晚輩做出正確的選擇。「經驗」可能是幫助,但也有可能是限制。

所以,長輩的意見可以聽聽,但不見得要照做。

你永遠有「不聽話」的選擇

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自由和親情之間二擇一,但既然不幸遇上了就得面對。就算父母再怎麼強迫你,你其實也永遠有「不聽話」的選擇。

「自由」這回事,說穿了就是「選擇」和「承擔」,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在做什麼,也願意承擔可能的代價和責任,就大膽去做吧!如果你選擇「聽話」,等到不順遂的時候再來抱怨長輩毀了你的人生,反而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實踐技巧

第一步:嘗試表達

家裡控制慾強,又從小被否定的孩子很多有點討好型人格,因為在脆弱且沒有生存能力的童年,為了讓自己能夠好好活下去,常常得縮小自我,合理化照顧者的所有言行。針對這樣的性格,我的第一步建議是:試著勇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樣做的好處除了爭取被理解的機會,不需要在親情和自由之間二擇一之外(我相信沒有人很喜歡跟家裡鬧革命,畢竟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就算溝通失敗,當你願意跨出第一步,試著勇敢說出自己的意見之後,性格也會在不知不覺間產生改變......

你會變得勇敢,而且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聲音。

第二步:抱持距離

雖然我的第一步建議是嘗試表達,但如果還沒有準備好,其實也不用太勉強自己,遠離那些傷人的話語,等到內心更強大後再回去面對。況且嘗試溝通幾次往往會發現_你很難改變一個成年人的想法,畢竟他也抱持著這些觀念活了大半輩子,誰也別妄想想說服誰。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距離。生命誠可貴,沒有時間不斷浪費在衝突和爭取同意上,保持距離反而能夠尊重彼此、和諧相處。

而且人性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劃清界線後,對方反而比較願意尊重你。如果你十次有九次聽話,一次沒有照做就會被指責;但你如果本來就不聽話,對方反而會逐漸習慣這件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文樂見的沙龍
208會員
138內容數
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分享「喜聞樂見』的事,散播歡樂傳播愛。
希文樂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我又問自己,如果今天財富自由了,無需再為了錢煩惱,那我會想過怎麼樣的生活?可能會先去各地旅行,但旅行終有疲倦的一天,我最喜歡的日子,還是住在海邊,每天出門散步,吹吹海風,再回家看書、寫作,和喜歡的人們出去玩。
Thumbnail
2025/02/20
我又問自己,如果今天財富自由了,無需再為了錢煩惱,那我會想過怎麼樣的生活?可能會先去各地旅行,但旅行終有疲倦的一天,我最喜歡的日子,還是住在海邊,每天出門散步,吹吹海風,再回家看書、寫作,和喜歡的人們出去玩。
Thumbnail
2025/02/17
1. 別太快信任別人,越愛裝熟的越要小心。 2. 好人要比壞人心更黑,因為好人不會想去算計別人,反而容易被算計。 3. 簽合約、檢查房屋務必要留下紀錄,包含影像紀錄、書面文字,以免到時候口說無憑。 4. 這點比較不一定,但出國盡量不要跟台灣人混,因為有心人士只會利用同胞情博取信任,然後再坑殺你。
Thumbnail
2025/02/17
1. 別太快信任別人,越愛裝熟的越要小心。 2. 好人要比壞人心更黑,因為好人不會想去算計別人,反而容易被算計。 3. 簽合約、檢查房屋務必要留下紀錄,包含影像紀錄、書面文字,以免到時候口說無憑。 4. 這點比較不一定,但出國盡量不要跟台灣人混,因為有心人士只會利用同胞情博取信任,然後再坑殺你。
Thumbnail
2025/02/16
我原本是一個討厭旅行的宅女,討厭舟車勞頓,去到人多擁擠的地方。為何會在22歲之後愛上旅行呢? 大學畢業的暑假,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一個月,那場旅行徹底改變了我,四年後,從第一份工作離職,又去台東都蘭打工換宿一個月。不小心患上流浪成癮症的我,開始認為在台灣旅行不夠有挑戰性,於是隻身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
Thumbnail
2025/02/16
我原本是一個討厭旅行的宅女,討厭舟車勞頓,去到人多擁擠的地方。為何會在22歲之後愛上旅行呢? 大學畢業的暑假,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一個月,那場旅行徹底改變了我,四年後,從第一份工作離職,又去台東都蘭打工換宿一個月。不小心患上流浪成癮症的我,開始認為在台灣旅行不夠有挑戰性,於是隻身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而且人性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劃清界線後,對方反而比較願意尊重你。如果你十次有九次聽話,一次沒有照做就會被指責;但你如果本來就不聽話,對方反而會逐漸習慣這件事。
Thumbnail
而且人性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劃清界線後,對方反而比較願意尊重你。如果你十次有九次聽話,一次沒有照做就會被指責;但你如果本來就不聽話,對方反而會逐漸習慣這件事。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就跟你說了不要這樣!講都講不聽耶!」 「哈哈,早就跟你說這件事情會有不好的後果,還是要去試!真的很好笑耶!」 「我是你媽(爸)欸!現在翅膀硬了都不聽我的了嗎?」 「我就說不行啊!不行就是不行!哪有為什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丟掉!」   丟掉或是賣掉,是我小時候我母親很常拿來威脅我的話語,只要我讓她
Thumbnail
「就跟你說了不要這樣!講都講不聽耶!」 「哈哈,早就跟你說這件事情會有不好的後果,還是要去試!真的很好笑耶!」 「我是你媽(爸)欸!現在翅膀硬了都不聽我的了嗎?」 「我就說不行啊!不行就是不行!哪有為什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丟掉!」   丟掉或是賣掉,是我小時候我母親很常拿來威脅我的話語,只要我讓她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父母責罵自己時,自己總會覺得爸媽總是不了解自己,心中的委屈,令自己不由得生出「生在這個家根本就是個錯誤!」的想法。   每當這個想法充斥內心時,接下來的溝通就只剩下,吵架或冷戰。而這份委屈,只能隨著時間逐漸掩埋,但卻不曾消失,它總會在某些時刻被挖掘而出,像地雷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父母責罵自己時,自己總會覺得爸媽總是不了解自己,心中的委屈,令自己不由得生出「生在這個家根本就是個錯誤!」的想法。   每當這個想法充斥內心時,接下來的溝通就只剩下,吵架或冷戰。而這份委屈,只能隨著時間逐漸掩埋,但卻不曾消失,它總會在某些時刻被挖掘而出,像地雷
Thumbnail
我不答應的話會怎麼樣嗎.... 這種狀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家庭、伴侶、朋友、職場。只要是有人際關係的狀況都一定深受其擾,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忽略這種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很有可能被深深影響。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Thumbnail
我不答應的話會怎麼樣嗎.... 這種狀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家庭、伴侶、朋友、職場。只要是有人際關係的狀況都一定深受其擾,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忽略這種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很有可能被深深影響。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長輩都愛把舊經驗,套用在新時代的新規則,並且由上對下發號施令該怎麼辦?直接辯論?不需要。舉出實例,讓他啞口無言?更不需要。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你身邊有那種很愛看政論節目,而且是一邊生氣,一邊吃降血壓藥的長輩嗎?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願意和
Thumbnail
長輩都愛把舊經驗,套用在新時代的新規則,並且由上對下發號施令該怎麼辦?直接辯論?不需要。舉出實例,讓他啞口無言?更不需要。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你身邊有那種很愛看政論節目,而且是一邊生氣,一邊吃降血壓藥的長輩嗎?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願意和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