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FORCE馬蓋先全地形腰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進入正題前,我想說,從事戶外活動真的要非常注意安全

不論是登山、溯溪、溪降、越野車還是野營

為何最近對戶外運動風險特別有感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已在野外也遇到了受傷

同時間周遭朋友從事相關運動時也遭遇同樣事情

有些人很幸運獲救,而有些人卻從此離開人世

一念之差,造成遺憾


raw-image

越野本來就有很大的風險,像我最近年初去山裡面騎車
不小心撞一個肩膀脫臼差點出不來,而這次受傷事件後讓我徹底的體認到

當我們在野外發生意外時,準備到底夠不夠?

raw-image

曾經有一次越野活動,某位車友摔車,導致鎖骨骨折,而他僅僅是原地倒車而已

raw-image

重點其它車友的反應?大家似乎對受傷的嚴重性沒什麼警覺

而我們一開始應急的物品,卻只有腰間的皮帶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固定?

後來有想到,之前背包裡還有一個簡易的三角巾

趕緊拿出來幫傷患做一個比較好的固定,然後陪傷患慢慢從林道步行出來就醫!

從這次受傷事件開始後,我就開始研究,怎樣去規劃並攜帶自己的急救工具

以便應付各種可能遇到的事故


這次我想跟各位分享我目前出去野外身上會攜帶急救用品

首先由於外出的背包好幾個

raw-image

為了不想每次換個外出背包,又要拆卸背包上的隨身急救包

raw-image

所以參考其它前輩的使用方試

沒錯!,看來看去就是腰封

隨身急救物品掛在腰間,重量1公斤左右

就算換背別的包包也不用拆來拆去

raw-image

目前馬蓋先的腰封有分兩款

長征腰封&全地形腰封

raw-image

挑選下來的結果,我選擇了右邊的魔換網狀全地形腰封

並且搭配馬蓋先的另一款EDC-IFAK 隨身整理袋

raw-image

而腰封跟隨身整理袋的結合處

我選擇了3"吊掛式扣條

raw-image
raw-image

急救物品就要挑選紅色且顯眼的布貼,顯眼也方便辨識

右邊【KEEP CALM AND MAGFORCE ON】的布貼是自帶夜間螢光的功能的!

我關燈時無意間發現,而這個螢光功能官網沒有提到

raw-image

還有就是右邊KEEP CALM的標語設計靈感是來自英國經典名句
【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已Google一下這句話的由來


接下來,我們慢慢組裝腰封跟隨身包

raw-image

馬蓋先的背包跟配件好用的地方在於它的專利的魔幻系統【IMBS

所有的配件除了可以組合外,也可以單獨拆卸使用

想搭配它牌產品也是可以,使用上可以說是非常靈活!

這次使用的部件是【D】腰帶Belt

raw-image

接下來回到正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整個EDC-IFAK 隨身整理袋

分作3個部分

左邊是整個包體的基座,可用於固定腰封或任何有MOLLE使統的裝備上

右上灰色的是內部附的可調試氈黏整理片

右下就是主角整理袋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我們來把隨身整理袋跟腰封做一個組合

組合的方法有幾種,可以用原廠附的多耐福U型扣具

raw-image

也可以使用3"吊掛式扣條,而這次選用吊掛式扣條的原因有幾個

耐候性佳,隨時方便快速組裝,然後連接處可以更穩固不晃動

上面還有附尺規刻度,就看每個人怎麼去運用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就是決定隨身包裡面的物品

以我自己習的慣,我會先放這些

之後再照每次的活動去調整裝備了

raw-image
raw-image

右邊可以放三角巾、救生毯、濕紙巾、無菌手套、口罩、捲式可塑骨折夾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角巾藥局有賣現成的,很多人不會綁,直接攜帶現成的也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夏天的戶外運動中暑是很危險的

尤其是大肚山,根本就是烤箱

很多人常常中暑或熱衰竭

除了多補充水份或鹽分

最重要的是當下的判斷!

一個判斷失誤就會有生命危險


接下來換主包的部分

紗布、棉花棒、生理食鹽水、ok繃、普拿疼、優碘棉片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用可調式沾黏整理片固定

使用夾鏈帶包好,避免騎車落水或下雨時裝備全部濕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所有裝備一樣都會使用夾鏈袋包好(個人習慣)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換左側的小包的還有止血帶

(PS:止血帶建議掛胸前或身體正面好拿取的地方,掛在腰封只是做一個組裝示範)

raw-image

最常帶的離合器線+油門線+剎車線修理包,還有內胎補胎貼片

為了就是進入深山後不顧路

內胎的種類

  • 傳統內胎

遇到內胎刺破,馬上停下補胎,貼上補胎片後繼續前進,耗時約20~25分鐘

  • 小紅胎

看過幾次車友在野外處理小紅胎後,覺得相當麻煩,最後還是用內胎救援

  • 海綿胎

中釘不用擔心,但是成本偏高,聽說換4~5次外胎後就要更換海綿

  • 輪框氣密

很吃施工者的技術,聽一些使用者說胎壓打太低還是會拖框

【每一種都有優缺點,部分沒用過的,是訪問其它越野愛好者還有網路上查的資料,我個人還是會使用傳統內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還有最重要的止血帶,我覺得滿重要的

raw-image
raw-image

其實到這邊你會發現,以騎越野車的族群來說

目前為止很少有遇到大出血的情況,通常是骨折或身體擦傷的情況會比較多

但實際大出血的案列在國外是有發生的,不小心摔車撞擊導致物體刺進大腿動脈

大出血的情況沒有在1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處理,只能說一條生命就這樣走了

所以,既然有提到止血帶,就順便講解一下止血步驟好了


【STOP THE BLEED】SAVE A LIFE

raw-image

首先如果附近有朋友的話
A:求救並通報(Alert)

B:尋找出血(Bleeding)

找到源頭Find source bleeding

留意狀況Look for

接下來進入上方海報第一步驟

1.APPLY PRESSURE

(對出血處直接加壓止血)

2.APPLY DRESSING AND PRESS
(對出血處直接塞乾淨紗布或其它乾淨布料,並加壓止血)

3.APPLY TOURNIQUET

(使用止血帶,以四肢大量出血的地方優先處置)

WRAP【使用止血帶套上並拉緊】

將止血帶套上傷口上方(近心端)5~8公分處後拉緊並黏緊

WIND【轉緊拉桿】

旋轉拉桿直到出血為止

SECURE【轉緊拉桿後固定】

一定要固定好拉桿

TIME【寫上綁上的時間】

止血帶應避免連續使用超過4~6小時

★Call 119【打119】

上面就是整個止血的步驟,簡單的翻譯一下

現在民間有很多課程,政府的也有

舉例像是黑熊學院或壯闊台灣,相關單位都有在開有關災害應變的課程

內容有輕型搜救、到院前照護、創傷止血、通訊管理、事故現場、定向導航

等等之類的訓練,有興趣都可以上網找


一下就把整個腰封的使用方式介紹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平時整串腰封可以單獨掛在明顯的地方,發生災害時當作緊急急救包

拿了就走,節省時間

raw-image

也可以跟馬蓋先的其它包款做一個結合

這邊使用最近比較常背的開拓者來做一個示範

騎車時腰封多一個連結比較不會晃

raw-image

為了一個結合處想了很久,結果跑去台中總公司求助

結果馬蓋先的小編設計師是個狠角色

隨手拿起配件包就綁了起來

我在現場看小編綁半天還是沒看懂
回家還全部拆開慢慢研究這綁法

只能說能當設計師的小編都不是吃素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MAGTUSK,是馬蓋先專利的不鏽鋼鉤

GH萬用輕型鉤工字鉤S型鉤雙開口可調式萬用鉤鷹爪鉤

raw-image

這次選用的是GH萬用輕型鉤,也是我比較愛用的版本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上面就是馬蓋先腰封的使用示範跟玩法

以往是我們要去習慣自已的裝備

而現在是裝備可以自已組裝,並調整到自已喜歡跟習慣的模式

不在受限於傳統背包跟腰封只能對應特定的品牌或包款

馬蓋先的裝備有辦法做到組合或拆開單獨使用

這就是我喜歡的使用方式

最後我想講.......

懂得越多,帶的越少

越充足的準備,也不能讓你百分之百遠離危險

只能讓你在面對危險時有更多的選擇

KEEP CALM AND MAGFORCE ON


部分圖片資料來源引用:

台灣馬蓋先MAGFORCE官方網址

MAGFORCE台灣總公司地址:

台中市北區台灣大道一段652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探路狼的沙龍
20會員
20內容數
探路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話說有一個地方5年才開放一次 每次都會造就人潮與一堆負面新聞 沒錯! 就是說北港溪,那個美麗且壯觀的峽谷 話說Po這篇時,已經過了熱潮,但是遲到總比沒到好 我就懶😆! 首先路口要排隊,也要注意開放時間 第一次來,仔細觀察地圖 根本不知道地點在哪,原來進入園區後還要開一段路才會
Thumbnail
2025/03/23
話說有一個地方5年才開放一次 每次都會造就人潮與一堆負面新聞 沒錯! 就是說北港溪,那個美麗且壯觀的峽谷 話說Po這篇時,已經過了熱潮,但是遲到總比沒到好 我就懶😆! 首先路口要排隊,也要注意開放時間 第一次來,仔細觀察地圖 根本不知道地點在哪,原來進入園區後還要開一段路才會
Thumbnail
2025/02/06
身為筆電使用者,長期使用側背的筆電包 這次馬蓋先新出了一個經典2P後背包 趕緊來試試! 之前使用的是馬家另一款戰術筆記型電腦快遞袋 這款卡其色真的是愛到不行 這次使用ASUS TUF Gaming F17(17.3 吋,16:9),與Ipad Pro(11吋)來對比 首先登場的就
Thumbnail
2025/02/06
身為筆電使用者,長期使用側背的筆電包 這次馬蓋先新出了一個經典2P後背包 趕緊來試試! 之前使用的是馬家另一款戰術筆記型電腦快遞袋 這款卡其色真的是愛到不行 這次使用ASUS TUF Gaming F17(17.3 吋,16:9),與Ipad Pro(11吋)來對比 首先登場的就
Thumbnail
2024/03/12
誰說越野背包就要看起來很粗曠 背包除了外型要好看外,實用性也要有 如果想要有一個比較接近正統越野硬耐力的背包,市面上有沒有其它選擇呢??? 答案是有的!!! 我就想跟別人不一樣 一開始菜鳥時期,騎車總是背了很多東西 但是當我們騎車的經驗不斷的累積後 我們就會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帶,帶什麼
Thumbnail
2024/03/12
誰說越野背包就要看起來很粗曠 背包除了外型要好看外,實用性也要有 如果想要有一個比較接近正統越野硬耐力的背包,市面上有沒有其它選擇呢??? 答案是有的!!! 我就想跟別人不一樣 一開始菜鳥時期,騎車總是背了很多東西 但是當我們騎車的經驗不斷的累積後 我們就會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帶,帶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韌帶裂得蠻明顯的,而且看起來不是一次扭傷造成的喔。」 鳴鳳賽後獲得的大禮,並非完賽的成績,而是人生初次的DNF與二級的韌帶裂傷。準備了大半年的賽事就這麼在意外的扭傷中戛然而止,後續的計畫被嚴重影響、心態也盪到低點,這或許是自己近年來最低潮的時刻,卻仍值得作為一份身體給予的反饋,留下更完整的紀錄。
Thumbnail
「韌帶裂得蠻明顯的,而且看起來不是一次扭傷造成的喔。」 鳴鳳賽後獲得的大禮,並非完賽的成績,而是人生初次的DNF與二級的韌帶裂傷。準備了大半年的賽事就這麼在意外的扭傷中戛然而止,後續的計畫被嚴重影響、心態也盪到低點,這或許是自己近年來最低潮的時刻,卻仍值得作為一份身體給予的反饋,留下更完整的紀錄。
Thumbnail
因為一場機車車禍而成為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患者的第二個月,我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
Thumbnail
因為一場機車車禍而成為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患者的第二個月,我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
Thumbnail
「腳踝斷了」是一系列記錄我腳踝斷裂、開刀至復健的歷程,一篇篇看似荒謬經過,卻參雜許多經歷可以分享,過程中我也不斷在搜尋腳踝斷掉要注意的事,怎麼應對腳斷的生活,朋友甚至幫我組了『腳踝互助會』,讓我可以跟腳踝受傷的前輩學習,原來,世界上真的很多人會遇到腳踝斷裂,人真的很脆弱,大家真的要小心。
Thumbnail
「腳踝斷了」是一系列記錄我腳踝斷裂、開刀至復健的歷程,一篇篇看似荒謬經過,卻參雜許多經歷可以分享,過程中我也不斷在搜尋腳踝斷掉要注意的事,怎麼應對腳斷的生活,朋友甚至幫我組了『腳踝互助會』,讓我可以跟腳踝受傷的前輩學習,原來,世界上真的很多人會遇到腳踝斷裂,人真的很脆弱,大家真的要小心。
Thumbnail
進入正題前,我想說,從事戶外活動真的要非常注意安全 不論是登山、溯溪、溪降、越野車還是野營 最近對戶外運動風險特別有感的原因 就是自已在野外也遇到了受傷 同時間周遭朋友從事相關運動時也遭遇同樣事情 有些人很幸運獲救,而有些人卻從此離開人世 一念之差,造成遺憾 下圖為2022丹大林道,天馬彎第一次開放
Thumbnail
進入正題前,我想說,從事戶外活動真的要非常注意安全 不論是登山、溯溪、溪降、越野車還是野營 最近對戶外運動風險特別有感的原因 就是自已在野外也遇到了受傷 同時間周遭朋友從事相關運動時也遭遇同樣事情 有些人很幸運獲救,而有些人卻從此離開人世 一念之差,造成遺憾 下圖為2022丹大林道,天馬彎第一次開放
Thumbnail
47D路線: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Paringa 騎乘距離:104.7km,累積:4133.3km 爬升高度:758m,累積:34468m 騎乘時間:06:45,累積:288:22 48D路線:Paringa-Franz Josef/Waiau
Thumbnail
47D路線: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Paringa 騎乘距離:104.7km,累積:4133.3km 爬升高度:758m,累積:34468m 騎乘時間:06:45,累積:288:22 48D路線:Paringa-Franz Josef/Waiau
Thumbnail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Thumbnail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