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社 線上導覽打破地域限制宣揚言論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群仍然為「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努力奮鬥的人們
【蔡依芸/台北報導】2023/04/06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鄭南榕紀念館攜手合作,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發想,利用3D建模技術將鄭南榕紀念館搬到了網路上,推出「鄭南榕紀念館3D線上導覽網站」,並於今(6)日,言論自由日的前夕,於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啟動記者會。推出線上導覽網站,除了能讓人們能夠打破地域限制,透過網路沉浸式參觀,也是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鄭南榕,這位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燃燒生命、奮戰到最後一刻的鬥士。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在記者會上表示,期待前輩們走過的路不只是把它當作文物,不只是讓他在博物館和紀念館,而是讓臺灣現在及未來的人,都記得並繼續為言論自由這條路而努力,讓更多人看見、知道和理解,這條路得來的有多麼艱辛和不容易,只有讓更多人都認識且永不遺忘,他才會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正是許多人的努力,才得以讓鄭南榕,他那為了「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而奮鬥的精神及理念,才能呈現在大眾面前,甚至是為此設立一個國定紀念日。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說:「我今天以女兒身分、基金會身分,更是以台灣人的身分呼籲,我們記得鄭南榕的精神是為了愛,不是為了仇恨,希望未來能夠更好。」鄭南榕妻子,也是鄭南榕基金會終身志工的葉菊蘭女士也說:「自由會不見,所以要不斷不斷地爭取,臺灣故事也會被忘記,所以也要不斷不斷被述說。」希望藉由網路,將前人們不斷為了言論自由的精神,能夠繼續被流傳著。
  鄭南榕紀念館3D線上導覽網站,除了將展覽在紀念館裡的相關文件、社會運動照片、鄭南榕的手稿和隨身物品,甚至是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鄭南榕自焚的自由時代雜誌社總編輯室,利用3D建模技術在網路呈現之外,也搭配了五種語言,華語、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英語以及日語,來讓更多不同國家和族群的人們,都有機會去看到和認識鄭南榕。進到網站後也有官方推薦路線以及自由導覽路線,讓人們用各種不同方式和角度來參觀。其中,擔任導覽網站客語配音員,客語電視新聞主播許儷齡在記者會上使用華語、客語進行致詞,同時表示「言論自由也包含用什麼語言的自由」,也分享以前用客語講話,被指責聽不懂客語並被要求使用華語。這次人權博物館和鄭南榕基進會的跨界合作,除了是為了紀念以及宣揚鄭南榕的理念之外,更是向大眾證明仍然還是有一群人,為了言論自由在努力著。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依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以為對方是自己故事裡的王義智 殊不知他其實早已是別人故事裡的柯景騰
一直以為對方是自己故事裡的王義智 殊不知他其實早已是別人故事裡的柯景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參加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活動而造訪欒樹下書房/咖啡,在靜謐環境中閱讀、用餐,這邊不僅是閱讀和品味輕食的好地方,更是進行深度思考與交流的空間。書店獨特的氛圍,結合展覽和沙龍講座,讓我可以回顧臺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性與歷史脈絡,反思當代臺灣面臨的挑戰與希望。
Thumbnail
人權的自由是一條窄廊,尤其是當多數在天秤的另一方,那就更窄了。當全世界都在與中國貿易時,完了,這窄廊窄的不能再更窄了。這樣的現實豈不是跟她13歲當年被人口販子互相叫價時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嗎? 脫北者(大多數是女性)和幾百美元;北韓人權和與中國貿易。 試問,朴研美能不感到忿恨不平嗎?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民進黨原本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政黨,沒沒無聞的政黨,到現在掌權了有權利了,能貪汙賺黑金了,結果原始民進黨被爛政客搞到變成一個綠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政黨,你不能監督政府,罵政府指責政府或是總統,或是他們民進黨任何一位黨員,你只要做以上這些,你就會被告妨害名譽罪,民進黨真偉大告人第一名,他們枉費了鄭南榕
Thumbnail
我想認不認識岳飛不重要,但「臺灣人一定要認識湯德章」──女老師總是跟學生這麼說。 湯德章紀念公園,位於臺南市中心一座七路交匯的圓環,公園裡的湯德章半身銅像所面對的中正路,去年「才」改名為湯德章大道。1947年3月13日,湯德章在這裡(昔稱民生綠園)被槍決。2014年臺南市政府將這天訂為「臺南市正義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參加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活動而造訪欒樹下書房/咖啡,在靜謐環境中閱讀、用餐,這邊不僅是閱讀和品味輕食的好地方,更是進行深度思考與交流的空間。書店獨特的氛圍,結合展覽和沙龍講座,讓我可以回顧臺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性與歷史脈絡,反思當代臺灣面臨的挑戰與希望。
Thumbnail
人權的自由是一條窄廊,尤其是當多數在天秤的另一方,那就更窄了。當全世界都在與中國貿易時,完了,這窄廊窄的不能再更窄了。這樣的現實豈不是跟她13歲當年被人口販子互相叫價時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嗎? 脫北者(大多數是女性)和幾百美元;北韓人權和與中國貿易。 試問,朴研美能不感到忿恨不平嗎?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民進黨原本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政黨,沒沒無聞的政黨,到現在掌權了有權利了,能貪汙賺黑金了,結果原始民進黨被爛政客搞到變成一個綠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政黨,你不能監督政府,罵政府指責政府或是總統,或是他們民進黨任何一位黨員,你只要做以上這些,你就會被告妨害名譽罪,民進黨真偉大告人第一名,他們枉費了鄭南榕
Thumbnail
我想認不認識岳飛不重要,但「臺灣人一定要認識湯德章」──女老師總是跟學生這麼說。 湯德章紀念公園,位於臺南市中心一座七路交匯的圓環,公園裡的湯德章半身銅像所面對的中正路,去年「才」改名為湯德章大道。1947年3月13日,湯德章在這裡(昔稱民生綠園)被槍決。2014年臺南市政府將這天訂為「臺南市正義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