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陣子炎上的圖檔咖啡廳事件讓我想到一件事「沒看過可以評論嗎?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雲玩家:沒玩過但我就是要發表意見

以下引用維基百科

雲玩家(英語:The Cloud Gamer)是網路用語之一,
一指偏好免費遊戲或者高折扣遊戲的玩家。
二指透過線上串流技術進行遊戲或享受直播樂趣的玩家族群。
三指沒有接觸過遊戲而高談闊論並批評資深玩家以達到自我滿足的玩家。

由於網路發達的關係,雲玩家一詞也逐漸偏向貶意。

一般情況來說,單純追實況的觀眾主要是喜歡看實況主操作與互動,並不會刻意去評論遊戲好不好。

但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原文連結)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raw-image
raw-image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港詭實錄》,該遊戲某些劇情片段比較隱晦。

因此就有網友自己沒玩過,只是看了對岸評論網亂寫的內容以後,就這麼擅自雲起劇情,還拼命轉貼錯誤的遊戲內容,導致許多還沒玩的人被誤導。其實有玩過就知道遊戲裡根本就沒有那個網友所說的內容。

以恐怖遊戲來說,看實況跟自己玩根本兩回事,自己玩心理壓力有多大,只有玩家自己知道。卻有人只看過某某實況就說一點也不恐怖、很無聊。

譬如說Steam就有「評論顯示遊戲時數」的介面。

raw-image
raw-image
玩家在參考遊戲評論同時,也能看到評論時對方已經玩了這款遊戲多久。玩家可以透過對方的遊戲時間來區分出更有效的評論內容,避免某些只因為不喜歡角色、不熟操作,短短遊戲時間就留下的低效率負評出現,讓玩家可以看見真正有認真遊玩的玩家意見。

這也讓玩家嘲笑:「雲玩家跟半桶水都要崩潰了。」、「看到那些玩沒多久自己操作爛就說遊戲差的真的很討厭。」—資料來源:雲評論崩潰?Steam推出遊戲時數來過濾低信用評論

雲讀者、雲觀眾:我評論你的評論

之前在商周看過一篇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

作者寫了一本有關財經的書,某次聚會他遇到一位先生針對書的內容大肆評論。
作者想理解對方的觀點,於是上前了解他為什麼這麼想?結果對方說「我其實沒看過整本書,只是在別人寫的專欄評論有大概了解過這本書的內容」,由此可知他其實是在二手的資訊上評論這本書。

這篇文章想說的是,非親身體會過,只從二手管道得到資訊的人,有資格做評論嗎?

再舉一個例子:

小明看了賈伯斯寫的自傳書,於是他寫了一篇有關本書的心得,引用賈伯斯的名言和看完整本書的感受。小華沒看過這本書,但他在看完小明寫的心得後覺得這是一本爛書。所以他以「小明的心得為基礎」把賈伯斯傳罵的一文不值。

我也曾經因為某本書跟我姐吵架。當時我沒看過那本書,但身邊喜歡看書的人以及追蹤的書評都說內容很空洞。

於是我就跟我姐吐槽說,你怎麼會去買這種沒用又假掰的書?她就嗆了我一句你是看過嗎?沒看過又知道內容很空洞?

很好笑的是我被她這句話堵的啞口無言。

被刺激到的我只好摸摸鼻子把這本書拿來看,結果內容還真的不怎麼樣。但沒有我一開始認為的這麼糟糕,並非他人所說的一文不值。

還有現在很流行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自己看和看別人解說根本是兩回事。因為每個人對於作品都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就拿《寄生上流》來說,這部電影很受歡迎,因此也有許多不同的解說影片。

後來某些解說被網友拿出來吵,問題是解說講的不好嗎?不。問題是網友實際上並沒有看過《寄生上流》只是網友認為A解說講的比B解說還要好。

於是網友就跑去B解說的影片下面吵,認為B解說根本不瞭解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於是兩方粉絲吵了起來……。

笑死,自己都沒看過怎麼就在那邊擅自認為別人的想法就是錯誤的?有夠雲。

只針對看過的媒體去評價

很多人會陷入「我評論你的評論。」這種毫無意義的迴圈之中。

人可以主觀,可以發表自己想法、可以選擇誇獎喜歡的事物,批評不喜歡的東西。

但前提是「必須以親自接觸過該作品為前提。」你瞭解作者的經歷嗎?你有實際看過作品嗎?如果都沒有,到底是哪來的勇氣去評論?

「明明沒看過」卻將創作者的心血批評的一文不值,真的要懂的尊重欸。

我很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把動畫改編的表現,和原作的評價混為一談。」其實原作和改編的評價是不能相互影響的。

我不認為一定要看過原作才有資格評論,不過前提是「任一個媒體自己都要實際看過才行」,如果只看漫畫那就只評漫畫,只看動畫那就只針對動畫。

不能因為動畫不怎麼樣就覺得原作也很爛,或是電影很棒就覺得小說也一定要很好看。像《鄰家天使》的動畫做的這麼糟,但沒有人會去說它的原作小說很爛。

總是聽信媒體或他人評論而不自己去看的話,很容易會錯過一些可能不錯的作品。

相關連結:《追悼松本零士節目惹議》來賓沒看過他的作品卻發表評論 挨批太不尊重人家了

日本網友回覆:

「太猛了吧,完全不知道作品內容,卻還能拿來宣傳自己的思想理念耶。」
「要不就叫懂的人上節目,要不就不要深聊啦(笑)」
「這些人太糟糕了。」

評論的真理:看過底氣就夠

我曾看過網友/黑粉為了跟別人吵架而去把整部作品看完才來批評。這種人我其實覺得蠻有趣,畢竟是在了解作品後才發言,至少有好好看過/玩過作品了。

只要有看過底氣就是比較夠。

真理就是:不管喜歡或不喜歡、有興趣或沒興趣的東西,都一定要看過、用過、玩過,才有底氣去評論。

因為沒看過其他人可以質疑你是不懂在裝懂,但看過以後還是覺得不好,就可以解釋為個人觀點和喜好問題。

如果只是參考媒體或其他人的心得評論,而自己沒有實際看過的話,要寫心得評論的時候,就會寫的很心虛

這是我的感覺,也會讓人質疑你就是在雲。

raw-image

無論是什麼媒體,我認為「沒看過就評論」這跟雲玩家的概念是相似的。

雲玩家永遠無法體驗到遊戲的完整樂趣。與此相同,沒有親自看過,絕對不要斷言某某作品、書籍、電影很厲害或是很無趣。

沒看過的話真的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欸。

延伸閱讀:【專欄】看完實況就評論?雲玩家到底能不能算是玩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瓜ACG推廣中心
87會員
109內容數
閒聊/介紹/推薦古今中外任何我覺得有趣的動畫、漫畫、遊戲,作品類型不拘,不分新舊與人氣高低。無論評價好壞都不會寫太嚴肅的評論,請當作和朋友輕鬆閒聊來看。
地瓜ACG推廣中心的其他內容
2024/02/26
《九號天鵝》是六牧繪製的漫畫作品。根據研究,複製生物們會有34.9%的選擇與牠們的「上一輩子」相同。那些看似後天養成的習慣,就這樣保留在基因裡,成為複製體的一部分。而故事主角「奇歐」正是參與本次計畫的複製人。本作原先於CCC追漫台連載,後由台灣角川發行單行本。
Thumbnail
2024/02/26
《九號天鵝》是六牧繪製的漫畫作品。根據研究,複製生物們會有34.9%的選擇與牠們的「上一輩子」相同。那些看似後天養成的習慣,就這樣保留在基因裡,成為複製體的一部分。而故事主角「奇歐」正是參與本次計畫的複製人。本作原先於CCC追漫台連載,後由台灣角川發行單行本。
Thumbnail
2024/02/23
《海邊的異邦人》是BL漫畫家紀伊Kanna的《異邦人系列》第一部作品,電影版由雲雀工作室製作。劇情描述同志作家橋本駿,與雙性戀飛特族知花實央在沖繩譜出的一段純愛物語。
Thumbnail
2024/02/23
《海邊的異邦人》是BL漫畫家紀伊Kanna的《異邦人系列》第一部作品,電影版由雲雀工作室製作。劇情描述同志作家橋本駿,與雙性戀飛特族知花實央在沖繩譜出的一段純愛物語。
Thumbnail
2024/02/17
《極樂街》(ごくらくがい)是漫畫家佐乃夕斗於在月刊Jump SQ連載的長篇漫畫作品。也是佐乃夕斗的第一部連載作品。本作最初是以《極樂街三番通事件》(極楽街三番通の件)的短篇讀切形式於Jump SQ.RISE 2020 WINTER首次刊登。之後通過讀者人氣票選,2022年08月起開始長篇連載。
Thumbnail
2024/02/17
《極樂街》(ごくらくがい)是漫畫家佐乃夕斗於在月刊Jump SQ連載的長篇漫畫作品。也是佐乃夕斗的第一部連載作品。本作最初是以《極樂街三番通事件》(極楽街三番通の件)的短篇讀切形式於Jump SQ.RISE 2020 WINTER首次刊登。之後通過讀者人氣票選,2022年08月起開始長篇連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陣子炎上的圖檔咖啡廳事件讓我想到一件事「沒看過可以評論嗎?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Thumbnail
前陣子炎上的圖檔咖啡廳事件讓我想到一件事「沒看過可以評論嗎?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Thumbnail
這是《遊戲設計的藝術》書籍的內容分享文章【第 1 篇】,裡頭我會簡單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內容大綱: ■ 「遊戲設計師根本不在乎遊戲,它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 「觀察他人的反應,客觀剖析這些情感。」 ■ 「設計桌遊之前,先思考遊戲的精髓體驗。」
Thumbnail
這是《遊戲設計的藝術》書籍的內容分享文章【第 1 篇】,裡頭我會簡單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內容大綱: ■ 「遊戲設計師根本不在乎遊戲,它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 「觀察他人的反應,客觀剖析這些情感。」 ■ 「設計桌遊之前,先思考遊戲的精髓體驗。」
Thumbnail
從去年的預告片釋出後,我就對《脫稿玩家》抱有超級大的期待,那宛如《俠盜列車手》的世界觀設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其創意與大膽都可以說是我個人今年最過期待的作品! 而電影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不論是對於現今電玩產業的反諷,又或是對於生命的解釋,都讓這兩個小時的時光大感值得,今年目前最出色的娛樂片當之無愧。
Thumbnail
從去年的預告片釋出後,我就對《脫稿玩家》抱有超級大的期待,那宛如《俠盜列車手》的世界觀設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其創意與大膽都可以說是我個人今年最過期待的作品! 而電影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不論是對於現今電玩產業的反諷,又或是對於生命的解釋,都讓這兩個小時的時光大感值得,今年目前最出色的娛樂片當之無愧。
Thumbnail
萬國覺醒遊戲體驗 大家好,我是音凌。這是我第一次寫文章分享給大家,首先讓我先介紹一下自己: 我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是一位小小的程序分析員。由初中開始就接觸網絡遊戲,什麼類型的遊戲都玩過,當中尤其喜歡RPG類型的遊戲。
Thumbnail
萬國覺醒遊戲體驗 大家好,我是音凌。這是我第一次寫文章分享給大家,首先讓我先介紹一下自己: 我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是一位小小的程序分析員。由初中開始就接觸網絡遊戲,什麼類型的遊戲都玩過,當中尤其喜歡RPG類型的遊戲。
Thumbnail
前言 故事本身只是故事而已,意義是被閱讀的人所附加上去的個人價值。我們永遠讀的不是同樣的故事,因為我們看的都是自己。誰都說不了作者寫了什麼,因為誰也當不了作者的眼睛。
Thumbnail
前言 故事本身只是故事而已,意義是被閱讀的人所附加上去的個人價值。我們永遠讀的不是同樣的故事,因為我們看的都是自己。誰都說不了作者寫了什麼,因為誰也當不了作者的眼睛。
Thumbnail
桌遊宅指的就是Board Game Geek,是的跟那個全球最大的桌遊資料網站同名喔,它表示的不只是玩過桌遊、你有在玩桌遊,它表示的是對桌遊的熱情跟專業,不只是Player,是Geek!
Thumbnail
桌遊宅指的就是Board Game Geek,是的跟那個全球最大的桌遊資料網站同名喔,它表示的不只是玩過桌遊、你有在玩桌遊,它表示的是對桌遊的熱情跟專業,不只是Player,是Geek!
Thumbnail
念規則其實是一段既「刻骨銘心」又「泯滅人性」的過程。因為人類總是樂於「體驗」遊戲,而不是「學習」遊戲。所以,就算是有人教你,你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拿出手機來滑兩下,一面在心中想著,自己會不會被貼上「不尊重教學者」的標籤。沒辦法,理解規則的過程中,就算沒有手機,還是太過「不人道」了。
Thumbnail
念規則其實是一段既「刻骨銘心」又「泯滅人性」的過程。因為人類總是樂於「體驗」遊戲,而不是「學習」遊戲。所以,就算是有人教你,你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拿出手機來滑兩下,一面在心中想著,自己會不會被貼上「不尊重教學者」的標籤。沒辦法,理解規則的過程中,就算沒有手機,還是太過「不人道」了。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你要怎麼寫一本書或電影的心得?有沒有覺得這件事很困難?沒有? 沒有啊....... 不過我還是寫了一篇電玩心得評論要怎麼寫的文章,與書籍和電影不同的是,我知道要怎麼寫、針對什麼內容寫作,也許,這也是一個方法來練習寫作。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你要怎麼寫一本書或電影的心得?有沒有覺得這件事很困難?沒有? 沒有啊....... 不過我還是寫了一篇電玩心得評論要怎麼寫的文章,與書籍和電影不同的是,我知道要怎麼寫、針對什麼內容寫作,也許,這也是一個方法來練習寫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