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

2023/05/30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Adam Grant 2022 平安文化
分類:論說--實用

★★★★☆

【一句話】

保持開放的心態,對你的觀點和決定重新思考。

【重要字句】

大部分的重新思考不需要任何特殊技能或創造力,而是一種心態。

個體重新思考

培養自在思考的習慣
  1. 以科學家的方式思考
  2. 以價值而非看法來定義你的身分認同
  3. 尋找和你的觀點相左的資訊
校準你的信心
  1. 小心卡在愚蠢山的山頂
  2. 駕馭懷疑的益處
  3. 擁抱想法有誤的喜悅
邀請別人質疑你的想法
  1. 從你認識的人身上學會新事物
  2. 打造異議網路,而不只是支持網路
  3. 別逃避建設性衝突

人際重新思考(鼓勵他人重新思考)

提出較好的問題
  1. 練習說服聆聽的技巧
  2. 質疑如何而非為何
  3. 詢問「什麼樣的證據能改變你的看法?」
  4. 詢問人們最初是如何形成某種看法
把異議當舞蹈,而非戰鬥來處理
  1. 了解共同點
  2. 別忘了少即是多
  3. 強化選擇的自由
  4. 進行一場關於對話的對話

集體重新思考(終生學習)

有更多細微差別的對話
  1. 將具有爭議的主題複雜化
  2. 不要迴避警告及可能性
  3. 擴張你的情緒範圍
教導孩子重新思考
  1. 在晚餐時進行每週一次的破除迷思討論
  2. 邀請孩子繪製多幅草圖,然後向他人尋求意見回饋
  3. 停止問孩子,他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打造學習組織
  1. 放棄最佳典範
  2. 建立心理安全感
  3. 擁有一張重新思考記分卡
保持開放的心態去重新思考你的未來
  1. 丟掉十年計畫
  2. 重新思考你的行動,而不只是你的環境
  3. 安排人生檢查
  4. 找時間去重新思考

【摘要】

為什麼需要再思考

消防員逃離大火時,仍不肯丟棄身上背的重工具,就像我們難以忘掉認知工具(習慣、直覺和假設)。
第一直覺謬誤:我們對重新思考往往心生猶豫,大多數人相信考試修改答案會導致扣分,但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答案修訂是從錯的改成對的。
質疑自己的信念會威脅我們的自我認同,懷疑會使我們不自在,導致所有的事物我們都肯汰舊換新,只有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堅持己見。
改變心意不是善變者或偽君子,這表示你願意學習
世界的變化加快和資訊增加代表需要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來質疑我們的信念。
我們通常讚揚偉大的企業家或領導者意志堅定而果斷,然而證據顯示,企業最成功的策略是經常轉向、緩慢而不確定的。

個人的重新思考(更新自己的觀點)

思考和談話的模式:

  • 傳教士:保護和宣揚我們的信念。不需要證據。認為評論是褻瀆。
  • 檢察官: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論據的瑕疵。喜好懷疑拆穿而不是發現查核。
  • 政治人物:尋求贏得支持。重視人氣而非精確。
  • 科學家:懷疑你所知道的並對不知道的表現好奇,依據新數據來更新觀點。從問題而不是從答案開始,以實驗測試「假設」。不讓理念變成意識形態,積極勇於反對自己的論點。
擁有智力不代表心智靈巧,越聰明的人越容易辨識出模式形成刻版印象,越難以更新理念。確認偏誤會扭曲我們的智力成為對抗真相的武器,找理由進一步宣揚自己的信念。
過度自信循環:驕傲(相信自己找到真相,傳教士)→信念(聚焦在改變他人的想法,檢察官)→確認偏誤→認可(政治人物)
重新思考循環:謙遜(知道自己對什麼無知)→懷疑(質疑自己限有的了解)→好奇(對錯失的資訊感到好奇)→發現→謙遜。謙遜不代表自信過低或軟弱。
紙上談兵症候群(信心大於能力,確定自己知道什麼所以不需要修正)和冒牌貨症候群(能力大於信心)之間,兩種極端都會不願意改變自己。
達克效應:在越缺乏能力時,越有可能呈現過度自信,尤其在一開始學習某樣知識,從新手變成業餘者時。因為我們從不曾獲得足夠的專業知識去質疑自己的意見或發現我們不知道什麼。
信心的甜蜜點是自信的謙遜:不過分相信自己的工具,隨時願意修改自己的策略和接受新的證據(謙虛),但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在未來達成目標(信心)。
冒牌貨症候群(低估自己)的潛在好處:激勵我們更努力工作;更容易重新思考(進入新手的心態);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和尋求他人的意見。
「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作者)

想法有誤的喜悅:聚焦目標,不害怕犯錯

我們要認清我們都比自己願意承認得更常犯錯。
方式:不要讓信念變成個人的一部份。1.把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分開,思考是甚麼樣的正向改變成為現在的你,就容易放棄過去的愚蠢信念。2.分離你的看法(相信什麼)和你的自我認同(重視什麼價值),不要用理念和意識形態定義自己,不把自己的看法當做事實。
承認錯誤無損自己的聲譽,是誠實及學習意願的展現。
「缺乏衝突不等於和諧,而是漠不關心。」

正向吵架(建設性衝突):

區分任務衝突和人際衝突,人際衝突會阻礙重新思考,任務衝突則能打破過度自信的循環。
人多半具有親和性,生性想避免衝突,但事實上和某人爭論是尊重的展現,表示他們的看法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
重新思考需要的不是支持網路,而是異議網路,成員必須不怕質疑現有既定的做法,是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並且彼此要全心投入且互相支持。從挑戰我們的思考過程的人身上我們能學到更多,而非證實我們的結論的人
防止任務衝突變為人際衝突:鼓勵大家以科學家方式思考;把爭執是為討論而飛意見分歧;討論想法而非情緒;強迫自己對該事物做深度探討以了解自己知識的不足。

人際的重新思考(開啟他人的思維)

視辯論為跳舞:

辯論的目的是改變對方的心意,說服他人重新思考。你帶著無懈可擊的邏輯和數據攻擊時(傳教士和檢察官),對方通常反擊得更激烈。
同意他人的論點不是投降,試著從對方最有力的論點(鋼鐵人)中找出共同點,而非在另一方薄弱的論點(稻草人)上戳洞。
爭論的理由不是越多越好,多重論述讓人感覺像攻擊不像對話,他人會用最弱、最不令人信服的一個理由排除整個論點,尤其在他對議題心生懷疑或有利害關係的時候。
以提問表達好奇,而非防禦/攻擊模式,讓自己像個理性的人,幫助議程推進。向對方提出問題邀請他為自己思考,而不是替他們思考。
「什麼樣的證據會改變你的心意?」

破除敵對和刻版印象:

無效的方法:想像共同認同(對棒球的共同熱愛不影響洋基和紅襪球迷的互相討厭);同情同理對方的困難(對個人的感覺難以改變團體刻版印象,會覺得那個人是團體裡的特例);思考對方的正向特質。
有效的方式:反省自己憎恨的武斷性,思考自己的敵對態度有多荒謬(如只是因為出生地不同討厭對方的球隊)。反事實思考一個平行宇宙套入對方的狀態,探索自身信念的根源。

正確的聆聽(疫苗溝通者使用的方法):

核心原則是動機式晤談,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動機去做改變,因為我們很少能激發他人改變。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會帶給他人動機,所以要以謙遜而好奇的態度開始,不是要告訴別人要做什麼,而是打破他們過度自信的循環。
技巧:
  • 不要有操縱的意圖
  • 開放式問句,不是勸誘或哄騙式的問題
  • 反應式傾聽
  • 留意提及改變的話,探索他的能力、需求或承諾
  • 確認對方改變的欲望及能力
  • 不給予建議(壓力感和被控制感)而給予開放自由的選擇

集體的重新思考(終生學習)

把問題複雜化,破除兩極對立:

聽見相反的意見往往讓你更堅持己見,不會激發你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
在主題中展現多個觀點,能讓雙方注意對方的共同點,提出較多的問題。
信念範圍的程度也是複雜的,不是只有信者與不信者,因為懷疑論者(科學家模式)和否認者是不同的。
在議題中呈現複雜度和不確定的事實,可信度和說服力反而更高。
提出關於研究或理論的限制性的警告。
在對話時注意自己的情緒也不是只有簡單的二分法。

改變教育方式:

大家喜歡講座的教學方式,認為比較有效率也有樂趣,但學生不是主動的思考者和對話者而只是被動的聆聽者,老師通常會宣揚新思想但很少教導我們如何自行思考。而主動或互動學習雖然需要付出較多心力,卻能得到更多知識。

職場的學習文化:

完美主義或過分重視結果會讓人不敢重新思考或冒險。
反對績效文化,永遠尋找更好的典範。
懷疑現有的常規和例行公事
領導人願意分享自身不完美的經驗,和收到批評反饋後的進步。
心理安全感高的團隊,能坦承自己的錯誤,以免繼續發生。心理安全感不是無條件的讚美或和諧的氣氛,而是一種尊重、信任和開放的氛圍。
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
開會時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分享自己的難題,不會恐懼被嘲笑
信任隊友和長官,不害怕權威

結論:重新思考人生

我們對未來的想法能激發和引導我們走向達成目標的路,但危險在於它會讓我們的視野狹隘,忽略時間和環境的改變,對替代的可能性視而不見。
當我們投入一項計畫沒有照著我們希望的方式走時,第一直覺傾向加碼投入更多努力和資源,而不是去重新思考,稱為承諾升級。具有恆毅力的人更有可能困在認同早閉(不斷為過去的信念自圓其說以維護自尊,不願思考替代性的自我)的循環。
在職業選擇上,不要問孩子長大想當什麼。讓孩子把工作視為他們做的事,而不是他們的身分,他們會更願意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定期為自己做職涯檢查,看看自己目前追求的志向、工作角色的學習軌跡、是否考慮轉變等等。我們不是要尋求讓自己最快樂的工作,而是追求我們期待學習及貢獻的工作,藉由投入學習和培養技能,也能產生出熱情。當對工作不滿時不見得一定要轉換跑道,思考改變自己所做的事,能帶給我們意義和歸屬感的往往是行動,不是環境。

【短評】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hink again其實比較貼切於書中主旨。作者強調要以科學家的思考方式,願意隨時檢驗自己的想法,重新思考加上溝通聆聽(目前我看過所有溝通的書都強調同一件事:聆聽!)能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信念,進而在工作或生活上找出更好的替代路線。在網路上鄉民總愛拿公眾人物之前的文章打臉,嘲笑他們轉彎或前後不一致,在資訊和環境巨變的時代,或許勇於善變,才是一種新的美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87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