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打破你的舒適圈,不在順思維裡畫地自限

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人生總有無限可能,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卻從未懷疑過背後的原因。

 

對根深柢固的傳統信念,你信奉著;

對老偏方的療效,你深信不疑;

對固有的思想,也不思打破;

 

因為舒適圈讓你自在,給你安全,護你自尊,尤其是位處高位且身分尊貴者或是學術權威者,更是不容挑戰質疑,認為質疑是傷害,理論是真理?

 

但,你知道嗎?

 

打破才有無限可能,畫地自限以為安全,卻有可能是井底之蛙,所有理論和方法隨時都可能被挑戰,再次更新,成為新的觀點和註解,因為時代在變,永遠要與時俱進。

 

▌本書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個不到三十歲就成為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也同時入選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教授。他的第一本書《給予》出版後即備受各界讚譽,榮登美國許多時報與雜誌的暢銷書,隨後又出版了《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等書,而這本《逆思維》更是近兩年在書店暢銷排行榜上居高不下,想必自有其硬道理與發人深省的思維在,相信愛閱讀的您,肯定不能錯過。

 

 

作者告訴我們﹕「你應該要懷疑你所知道的,對於你不知道的保持好奇,並且根據新數據來更新你的觀點。」甚至科學界權威愛因斯坦也說﹕「為了懲罰我鄙視權威,命運讓我本人成了權威。有時甚至最偉大的科學家也需要更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

 

而本書即是透過許多有趣地、不可置信地實際案例,帶我們認識思考上的盲點,提醒我們凡事要再多想一次,如同英文書名《Think Again》一般,重新思考,並且開放性地思考,因為答案永遠不會是「非是即非」的是非題,而是充滿不同方向的選擇題。

 

重點不是結果,因為結果隨時可能改變,但思考過程更具價值,即使結果是(暫時性的)不變,但你卻藉由重新思考,擁有更寬闊的思維、胸襟與視野。

本書精華﹕「永遠保持謙遜,帶著懷疑的角度去思考更進一步的可能,對任何事保持好奇,採用科學家的思維去實驗和實踐。」

 

▌四種職業心態模式

 

作者提及當我們在思考或談話時,較容易陷入前三種模式﹕

傳教士模式﹕我們會宣揚我們的理想,並且保護它,像傳教士一樣佈道著自己的理念與想法。

 

檢察官模式﹕當我們發現別人的論據有瑕疵時,此時我們彷彿化身為檢察官,找出別人論點錯誤的證據,好證明別人是錯的,以打贏這個案子。

 

政治人物模式﹕當我們為了尋求認同和支持,我們就容易像政治人物一樣,討好選民以贏得選票,獲得選民的認同。

 

捫心自問,你是不是也陷入這三種模式之一或交替著這些模式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我也不例外。)

 

第四種模式﹕科學家模式是本書的宗旨要如同科學家一樣的思考,這裡指的科學家並非是身分職業,而是一種心境。

 

當我們思考時要像科學家般,具有實驗的精神,勇於多方嘗試的試驗,凡事再多想想,重新思考去發掘知識,甚至發現更多不同的可能,而這需要積極地保持開放心態。

 

開篇提到,為了撲滅森林大火的十五位消防員,為何後來只有三名倖存?

道奇隊長打造了一場逃生大火,誰能想得到在當時的森林大火延燒的情境下,竟不是逃命,而是引發另一場火,藉由烈焰中燒出一個洞來保命?

「我們的思考方式變成可能會壓垮我們的習慣,而我們卻不曾費心去質疑它們,直到為時已晚。」這句話真是當頭棒喝﹗也提醒了我,是不是使用了舊有習慣,卻不曾細思和質疑,還以為自己這樣很安全?

重新思考要保持心智上的彈性,試著打破自己固有的觀點,捨棄自己僵化的思想,放下成見並不代表失敗,也許能像道奇隊長般以逆向思維能救你一命呢?


 

▌我從本書得到的三個重要啟示

一、擁抱想法有誤的喜悅﹕

 

我認為符合書中提到的謙遜的象徵,也能因為藉著錯誤的想法,透過心態轉變,進而獲致成長的喜悅。

錯誤不可恥,從錯誤中檢視自己,才能導正自己所思所言,無論做學問或處世皆是如此。

因為錯誤的產生,才不會過度高估自己,對於自己所未知的,才能懷抱謙遜地態度,低調學習。

 

我很喜歡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一句話﹕「我會把字典裏面的『失敗』兩個字劃掉,改成『實驗結果比較差』;然後把『成功』改成『實踐結果比較好』」

 

想這樣以科學家的心態去看待錯誤,不把錯誤本身當作是錯,反而將它當成新事物的起點,每一次都能從中得到新發現,每一次又多收穫了什麼,這樣的錯誤難道不讓人喜悅嗎?

光是「擁抱想法有誤的喜悅」就是「逆」思維之一,因為它顛覆了傳統的思想,傳統思維便是能不犯錯就不犯錯,犯錯使人感到慚愧,甚至也有「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迷思,好像錯誤永遠只有負面相關?

而逆思維則要我們反過來想,錯誤有沒有可能正相關?錯誤也能是通往成功的賽道?錯誤必然帶來痛苦,但它卻也能帶來喜悅,只要能從錯誤中學習與修正,那麼它也是成長之師。

或許我們為人處世做學問無法達到完美,但我們能做到完成,從錯誤中磨礪自己,增進智慧,也是逆思維教我們的事。

 

二、打造異議網絡,而非支持網絡

 

人們總是喜歡和志同道合的人當朋友,因為想法相近,溝通流暢,頻率相同時,常常能「賓主盡歡」,甚至會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這也是社會常見現象或說基本型態也不為過,但《逆思維》再次提醒我們﹕「有啦啦隊鼓勵你會有幫助,不過你也需要批評者對你提出質疑。」

 

「重新思考需要不同類型的網絡﹕一個異議網絡,一個我們相信會指出我們的盲點,並且協助我們克服弱點的人。」

 

要打造異議網路,不要在同溫層裡取暖,想想看誰是你思慮周全的批評者呢?

 

在二O O O年皮克斯動畫如日中天,其《玩具總動員》大賣座獲得極佳的票房成績,但公司創辦人並不滿足已有的成就,他們找來了一名外來的導演布萊德.柏德(Brad Bird)要做出改變,當他提出要求時,皮克斯技術領導階層說不可能﹕這會需要十年的時間和五百萬美元來這製作。

 

但布萊德並沒打算放棄,他找來那些最不適合待在皮克斯的人來參與他的企劃案,而那些人往往被稱為難相處,又心懷不滿的人,他們並不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儘管這之間發生了許多衝突,也沒人能相信他們能完成這項與眾不同的新企劃,最後事實證明了,他們成功推出皮克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影片《超人特攻隊》,且全球票房高達六億三千一百萬美元,並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期間只花費短短四年(比預期十年少很多,且設法降低每分鐘的製作成本。)

 

接受異議本身就不容易。能打造異議網路更令人佩服,而我們是否曾反思自己,做得到跳脫同溫層去面對異議網絡?


我們心臟是否夠強大、心胸夠寬廣的承接異議網路的給予建議與批評?

異議網絡是一種忠言逆耳,若具有建設性,如此的異議網絡便值得我們鼓起勇氣去面對,作者將它稱為「嚴厲的愛」,這樣的逆思維也值得我省思。

 

三、對任何事保持開放的心態,甚至不要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

 

事無絕對,就連身分認同也是如此,我們的身分也永遠不只有一個角色。

當孩子們還小,卻總是被問「長大想當什麼?」這問題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我們每一階段的學習。都能獲得不同階段的想法、喜好和技能,我們只能有一種身分和角色嗎?

 

我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意去發展任何角色和身分,只要我們有意願也願意抱持開放的心態去學習,相信自己永遠都能有無限的可能,又何必非得侷限在起初設定的一個角色呢?

 

學習事物並重新思考也是如此,總是思考你的行動和想法,適時調整,保持彈性和開放,不拘泥於固定的樣貌,便是逆思維教會我們的事,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適時適性,保持好奇,永恆學習,打造多樣人生的樣貌。


也許你的身分不僅僅是你的職業稱謂,也許你現在就可以是老師,只要你願意教導人並持續學習與分享;也許你現在就是個烹飪大師,你常常料理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開了全家人的胃,也暖了全家人的心;你現在就可以是一個作家,只要你持續不斷地公開發表寫作,對任何事保持開放的心態,相信任何事都會有無限的可能。

 

 

▌後記:

感謝皇冠文化平安文化的晴方企劃推薦本書,繼上次《思考101》之後,再次推薦我閱讀更深層的思考書籍《逆思維》。

 

這兩本都是非常棒的思考書籍,能顛覆你的舊有思維,拓寬你的眼界,讓你對思考有更進一步的見解,我認為可以當作啟發思考的姊妹作品,想要由淺入深學習思考的朋友,可以先閱讀《思考101》,帶你打開思考領域的大門,作者筆觸溫暖、幽默且貼近生活,讓你腦洞大開;


而《逆思維》猶如思考更全面的百科全書,從個人的重新思考,再到人際以至於集體的重新思考,讓你對思考有了更廣袤的見解,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研讀體會。

 

兩位作者都是該領域的研究專家與權威(兩位教授的著作我都很喜歡),即使如此,深為權威的安宇敬與亞當.格蘭教授們,特至今仍不間斷地研究和思考,也從不認為思考的結果就是盡頭,思考珍貴的是過程,思考帶我們看見更多的可能,獲得更多的解方。

 

分享本書很喜歡的一句話﹕「如果知識是力量,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則是智慧。」

 

思考不易,卻也特別珍貴,願意思考就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開始,而人類的進化也不斷透過思考而延展不是嗎?將者兩本好書一併推薦給想要增進思考,改變思維的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認為思考是怎麼一回事呢? 它是片面之詞? 還是實際行動?   你會認為,因為思考是與生俱來的,是簡單的線性思維,不用想得太複雜,所以根本無需思考嗎? 還是認為,因為思考太耗費腦力了,思考的探討太多也太深奧,於是懶得思考,放棄思考?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不妨來看一看這本作者
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一本書會讓你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如果沒有,真的勸您趕緊來閱讀這本書,體會一下椎心扼腕感; 如果有,那我想肯定就是這一本了﹗ 這種經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 明明每天苦讀熬夜念書,偏偏考試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看同學每天放心玩樂得不亦樂乎,好奇問他讀
當你跨出舒適圈, 你該為自己喝采。 你為自己選擇了一條難走的道路, 僅管路上的荊棘刺傷了你, 讓你難以適應, 別放棄, 今天不行就休息一下, 這個方法不通就試試另一種方法
自從疫情打亂人類生活開始,我們的工作型態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自媒體事業如黑馬般一躍而出,人人都可以是網紅(Youtuber /Podcaster /Bloger /Writer /Teacher…),只要你有實力、有方法、有堅持,一個人工作在傳統社會下也許很困難,而如今,一個人的工作也許並非
曾經,我是很內向又害羞的人。 也許是年紀漸長的關係,又或者經歷了好些年的社會磨練,比起以往,內向性格改善了許多,這也是我今年所覺察到的。 雖然還無法像外向者一樣活潑開朗,完全無包袱的自在,但我很高興自己,能主動認識人,如此的改變,而這個發現,也是我近期學習課程時發現的。 在陌生的環境裡,大家從
《長相思》的第一集小滄玹和小小夭的演技鮮活靈動,悲凄身世逼哭了我。 今日看完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看了好欣慰,欣慰的笑了,原來外爺用心良苦,一切都是深謀遠慮、眼明心細的國君所下的棋盤,是步步險棋的未來帝王之路,跟我當初想得一樣,如果西炎國君如此輕易被蒙蔽,西炎早已不覆存在不過中間的舖成一度以為外爺冷酷
你認為思考是怎麼一回事呢? 它是片面之詞? 還是實際行動?   你會認為,因為思考是與生俱來的,是簡單的線性思維,不用想得太複雜,所以根本無需思考嗎? 還是認為,因為思考太耗費腦力了,思考的探討太多也太深奧,於是懶得思考,放棄思考?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不妨來看一看這本作者
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一本書會讓你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如果沒有,真的勸您趕緊來閱讀這本書,體會一下椎心扼腕感; 如果有,那我想肯定就是這一本了﹗ 這種經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 明明每天苦讀熬夜念書,偏偏考試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看同學每天放心玩樂得不亦樂乎,好奇問他讀
當你跨出舒適圈, 你該為自己喝采。 你為自己選擇了一條難走的道路, 僅管路上的荊棘刺傷了你, 讓你難以適應, 別放棄, 今天不行就休息一下, 這個方法不通就試試另一種方法
自從疫情打亂人類生活開始,我們的工作型態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自媒體事業如黑馬般一躍而出,人人都可以是網紅(Youtuber /Podcaster /Bloger /Writer /Teacher…),只要你有實力、有方法、有堅持,一個人工作在傳統社會下也許很困難,而如今,一個人的工作也許並非
曾經,我是很內向又害羞的人。 也許是年紀漸長的關係,又或者經歷了好些年的社會磨練,比起以往,內向性格改善了許多,這也是我今年所覺察到的。 雖然還無法像外向者一樣活潑開朗,完全無包袱的自在,但我很高興自己,能主動認識人,如此的改變,而這個發現,也是我近期學習課程時發現的。 在陌生的環境裡,大家從
《長相思》的第一集小滄玹和小小夭的演技鮮活靈動,悲凄身世逼哭了我。 今日看完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看了好欣慰,欣慰的笑了,原來外爺用心良苦,一切都是深謀遠慮、眼明心細的國君所下的棋盤,是步步險棋的未來帝王之路,跟我當初想得一樣,如果西炎國君如此輕易被蒙蔽,西炎早已不覆存在不過中間的舖成一度以為外爺冷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體認到改變他人的想法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尤其在職場上面對的都是比我更為年長的前輩、上司,仰賴慣性思維比起開放性思維是更常見的狀況,本書能帶給讀者更廣闊的思考方向,同時覺察自己在事件當下的思考模式,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增加有益的任務衝突。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有時候堅持到底不見得是好事,放棄也能帶來更多機會,做好短期的人生計畫,反而能讓我們著眼於當下。「就像在起大霧的森林開車,你只能看到車頭燈照亮的距離,不過你仍然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每件事都可以有計畫,但這些計畫越侷限就越危險,計畫是一個開啟你重新思考的節點,一個節點代表一次轉彎,打轉的時間避不了,就像人生一樣,只要你在打轉後有一個新的方向,那麼就能持續拓展可能的思維以及人生落腳處。Try to expect nothing, but be open for anything.
Thumbnail
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好像就不能輕易放棄,甚至可能忘記反思原本目標,而專心地朝目標前進。如果我們在每一步都仔細檢視,接受目標不確定性的不穩定狀態,或許可能發現人生或職涯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體認到改變他人的想法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尤其在職場上面對的都是比我更為年長的前輩、上司,仰賴慣性思維比起開放性思維是更常見的狀況,本書能帶給讀者更廣闊的思考方向,同時覺察自己在事件當下的思考模式,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增加有益的任務衝突。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有時候堅持到底不見得是好事,放棄也能帶來更多機會,做好短期的人生計畫,反而能讓我們著眼於當下。「就像在起大霧的森林開車,你只能看到車頭燈照亮的距離,不過你仍然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每件事都可以有計畫,但這些計畫越侷限就越危險,計畫是一個開啟你重新思考的節點,一個節點代表一次轉彎,打轉的時間避不了,就像人生一樣,只要你在打轉後有一個新的方向,那麼就能持續拓展可能的思維以及人生落腳處。Try to expect nothing, but be open for anything.
Thumbnail
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好像就不能輕易放棄,甚至可能忘記反思原本目標,而專心地朝目標前進。如果我們在每一步都仔細檢視,接受目標不確定性的不穩定狀態,或許可能發現人生或職涯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