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 人選之人:造浪者 觀後雜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約莫過了國高中以後,就沒在看過台劇了,會看這齣先是因為朋友間的好評,二是因為我對題材感興趣。
不過比起我以為的政治戲劇,這齣更像是以政治為背景的女性職場劇,恰好女性職場劇也是我喜歡的類型,倒是意外之喜。

(以下會有劇透)


首先,我很喜歡這齣的節奏,足夠緊湊但張弛有度,鮮明的主線(競選)及豐富的日常交錯,角色的台詞也保持在不會太白話到過於淺白無趣也不會太文謅謅到根本沒人這麼講。這些優點使我在第一集就被吸引住,並且投入進這個半架空(主要在政黨背景的部分)的現代台灣社會。

揭開了序幕以後,接著在這個競選的大背景下,呈現了許多職場小人物的困境,比如家庭與職場的平衡。有趣的是過往只要求女性平衡這兩者,這齣提出了男性方面的問題。(雖然我認為他一開始就應該有家務是兩者分擔的概念,但後來醒悟了也不晚)
又比如職場性騷擾/權勢性騷擾,這可以說是除了競選外貫穿整齣的重點,劇中帶出了三名女性,三種權勢性騷擾的樣貌。有自始自終就不願意的,有以愛情之名被誘哄再難脫身的,也有同流合汙者。
或許有人會疑惑同流合汙者為何也是受害者,因為男方同樣是藉由本身的職權地位來獲得這段關係,不過如果她不認為自己受害的話,還是以本人觀感為主,這也僅是我個人的觀點。
我尤其喜歡主角說「不能就這麼算了」的那段,有時候受害者所需要的支持不過就是這樣。

後半的劇情隨著選舉的日期逼近,逐漸移到了競選上面,提出了理念衝突。
勝選固然重要,但如果永遠要以「大局」為重,要弱勢者委曲求全,那最後勝利換來的會是什麼?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重分配或是弱勢者的需求能真正被重視?
在民主國家裡,一次勝選僅有四年期限,永遠都有下一次選舉,如果次次要以大局為重,那麼最後是否又是另外一個屠龍者終成惡龍的故事。
這是看完劇之後,我浮現的想法。勝選很重要,監督政府同樣重樣,套句阿克頓爵士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亂的貓頭鷹巢
3會員
14內容數
先開著,以後再說
雜亂的貓頭鷹巢的其他內容
2024/08/20
魔女故事可以參見《魔女嘉莉》,主角通常是個弱勢青少女,遭受欺凌卻求助無門。她們被逼到了窮途末路,魔力失控或者舉行魔法儀式尋求力量,讓迫害者付出代價。 常見的ya向故事通常在這裡完結,但《幽靈社團》的故事,發生在主角艾麗斯的初次魔女歷程結束以後。 魔女覺醒了,然後呢?
2024/08/20
魔女故事可以參見《魔女嘉莉》,主角通常是個弱勢青少女,遭受欺凌卻求助無門。她們被逼到了窮途末路,魔力失控或者舉行魔法儀式尋求力量,讓迫害者付出代價。 常見的ya向故事通常在這裡完結,但《幽靈社團》的故事,發生在主角艾麗斯的初次魔女歷程結束以後。 魔女覺醒了,然後呢?
2023/09/23
套句我朋友的話,我居然現在才看。 這系列的價值觀跟我很合,道家的自然與平衡之理貫穿其中,其與西方思想融合成特別的世界。 故事核心是成長,也藉著架空世界講述了現實的一些問題。
2023/09/23
套句我朋友的話,我居然現在才看。 這系列的價值觀跟我很合,道家的自然與平衡之理貫穿其中,其與西方思想融合成特別的世界。 故事核心是成長,也藉著架空世界講述了現實的一些問題。
2023/08/31
其實這套四本(原版不只四本,目前後續的中譯本沒有出版消息)買了一段時間,放在書櫃裡老是沒空讀,近日看著書櫃容量覺得是時候決定要不要繼續保留實體書,所以趕緊打開第一集。
2023/08/31
其實這套四本(原版不只四本,目前後續的中譯本沒有出版消息)買了一段時間,放在書櫃裡老是沒空讀,近日看著書櫃容量覺得是時候決定要不要繼續保留實體書,所以趕緊打開第一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這劇上架一段時間了吧,直至最近才一口氣看完。是一部,適合選前看的一部劇,會在面對這些選戰時,可以更冷靜面對。 我很少看台劇,謝盈萱、戴立忍、王淨這些演員對我來說,都很陌生。初次看他們一起飆戲,被他們的演技帶入劇情裡,還有旁邊的一些角色,演技都非常的自然,沒有違和感,也讓我兩天時間就看完了。
Thumbnail
這劇上架一段時間了吧,直至最近才一口氣看完。是一部,適合選前看的一部劇,會在面對這些選戰時,可以更冷靜面對。 我很少看台劇,謝盈萱、戴立忍、王淨這些演員對我來說,都很陌生。初次看他們一起飆戲,被他們的演技帶入劇情裡,還有旁邊的一些角色,演技都非常的自然,沒有違和感,也讓我兩天時間就看完了。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