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股-散裝航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航運週期

看書的心得,康波蕭條期,低增長高通脹的環境(滯脹),或許週期股會是比較好的策略。我覺得投資週期股最關鍵 對周期時間長度的把握。
2002-2008年是最近一輪海運和造船的上行期,集運油運散裝和造船在這段時期都迎來了歷史大級別的牛市,爆發的順序是集運、油運、散裝,高漲的運價帶來利潤,也帶來新船訂單,新造船訂單和交付順序也對應了集運、油運、散裝。

航運週期是18年,上一次集裝箱航運啟動時間03年,這次集運股啟動時間為03+18=21(年)。看起來一輪海運、造船的上行週期已經拉開序幕。考慮到上一次散貨行情是06-07年,所以這一次行情可能出現在24-25年,提前一年佈局也是合情合理。

造船業或許會到達一個大家想不到的程度

12年的寒冬,造船廠從400多家減少到目前110家左右,直到21年貨櫃航運景氣後造船業才迎來春風。現在是大陸造船廠的小弟---馬尾造船廠訂單也已經滿了,說明大陸的造船廠已經全部進入復甦。集運之後油運,油運之後是散裝,還有IMO要求2030年航運碳排放比2008年下降40%,又會淘汰一大批老舊船。過往的牛市靠的是國家級別的造船廠擴張來解決,包括70年代的日本、04-08中國船廠擴張,目前似乎沒看到有誰有足夠的工業實力完成這種規模的擴產。
這次造船牛市可能持續數年,長到讓大眾忘記這是一個週期性行業(比如房地產),從而為高估值尋找合理化的理由
但是造船業已經和台股沒啥關係了,台船從商船製造轉向軍船、海工了(其實就是被十年寒冬洗出去的產能)
台船法說會

散裝航運

需求面

目前全球經濟面對的是衰退的可能,散裝一般和全球經濟增長正相關,所以需求面來看 對於確定性是不加分的。
有一說,是碳中和旅程可能帶來需求。短時間內建立無碳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據IEA的數據,2023年1.7萬億美元用於新能源。與2050淨零碳排所需的4兆美元相比,這還遠遠不夠

供給面

存量運力最關鍵是關注平均船齡。
【2022年6月,全球集裝箱船的平均船齡升至14.1年;油輪的平均船齡為12年;散貨船的平均船齡升至11.4年】這個順序是跟2002-2008年集運、油運、散運先後爆發順序對應

【截至2022年4月,集裝箱船手持訂單佔運力之比達到26.4%(已經高度飽和),而散貨船和油船的手持訂單佔運力之比僅有6.6%和6.3%
舊船,還有環保法規加速淘汰舊船、或者要降速滿足排放要求,進一步減少存量。
新船的話,目前船台被佔2026前都不容易有新得供給(據了解,散裝的造船利潤集裝箱、LNG船等)


吹的這麼好,BDI還是跌成狗?


船价和运费指数背道而驰作何解(转) 

雖然BDI跌破1,000點,但是新船價格指數CNDPI卻逆勢而上。一家CNPI報價會員給我們的評論中指出:“五月市場一片喧囂,大家紛紛炒作下2025年的船位已經稀缺到可以待價而沽了。誠然,由於新造船需要一定的建造週期,早交付的船位應該獲得一定的議價,但市場並未如前兩年的集裝箱市場一般誇張,散貨即期運費反而一路下跌,這種運費和船價背離的情況應該引起大家的警惕!
可能原因:
  1. 在船東和船廠的博弈中,船東不得不出手買船了
  2. 有船東在賭烏克蘭的戰後重建?
  3. 老船舶突然有了某種新需求? 油船在俄羅斯被制裁後,出現了影子船隊(也出現了船價漲運價跌)。假如散裝也出現了影子船隊,船東趁機賣舊換新就變得符合邏輯了。而影子船隊的“朋友圈”不同於主流市場,所以BDI反應不出來。
另外的看法,去中化導致:
  1. 供應鏈多元化,且地區性的物流中心形成,整個供應鏈網路變得更加分散
  2. 中國是許多重要運輸航線的樞紐,減少中國港口的中轉
可見引文的觀點是目前有不少運力退出主流航運市場,也即原有市場供求格局里中國比重降低,與BDI下跌的狀態是吻合的吻合。 同時 新造船市場熱絡也是符合商業邏輯的,也即與短期造船需求、影子船隊以及船東對未來海運物流格局的形成和預判有關。


標的


如果是賭新基建、戰後重建那麼應該是大船更好(BCI波動較大)
但是目前我應該會選擇有CB的標的,正德、四維航,來博一個下檔有限的機會
四維航法說會 2023/05/25
可以看見目前,大船比起去年下跌幅度較少(-27%),其他租金跌幅都在5成以上
FFA還是比較穩定,除了海岬型有一個坑但是也低不過Q1

因為散裝航運依其載重噸數不同,區分為以下三種船型:
1.海岬型(capasize):承載噸數8萬噸以上主要承載鐵礦、煤炭
2.巴拿馬型(panamax):承載噸數5~8萬噸主要承載穀物。以承載遠洋貨物為主
3.輕便型(handysize):承載噸數5萬噸以下主要承載水泥、鋼材、木屑。以承載近洋貨物為主。
散裝輪平均航速 Avg Speed of Bulk Carriers,四維航法說會 2023/05/25
確實有逐年降速的趨勢,目前小船的降速效果更明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22內容數
研究一些可轉債 營建股資訊 以高確定性 低回撤為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轉債 研究 的其他內容
主營學名藥生產銷售,擁有200張以上藥品許可證,主要產品線為治療中樞神經用藥(精神安定劑)、甲狀腺製劑和泌尿系統用藥。 內銷為主,銷售通路為從上至醫學中心、下至診所藥局。截至2022年通路比重:醫院25%、藥局22%、診所20%。 股市 發行CB 前十大股東 幾乎全部互為關係人 產品 200種
有台塑爸爸,超級早期的材料公司
法德藥下市滿一年 閒著無聊 翻一下看看
主營學名藥生產銷售,擁有200張以上藥品許可證,主要產品線為治療中樞神經用藥(精神安定劑)、甲狀腺製劑和泌尿系統用藥。 內銷為主,銷售通路為從上至醫學中心、下至診所藥局。截至2022年通路比重:醫院25%、藥局22%、診所20%。 股市 發行CB 前十大股東 幾乎全部互為關係人 產品 200種
有台塑爸爸,超級早期的材料公司
法德藥下市滿一年 閒著無聊 翻一下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複習前一篇:20240929中國救市推動原物料運輸熱潮,散裝船需求強勁反彈 外部因素影響散裝航運 散裝航運遇到疫情時貨櫃航運大舉造船造成的產能排擠,導致現在新船不夠,以及環保法規加速淘汰舊船,供給面明顯吃緊,今天中國三大一線城市放寬了購屋限制,直接推動了鐵礦砂價格的大幅上漲。隨著鐵礦砂需求的
Thumbnail
歡迎訂閱週報,可以看到完整文章(含技術面觀察分享)。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   訂閱講義後,請参考閱讀方式: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台船,
Thumbnail
臺股大盤持續創高,營建股短線表現不佳,投資者應調節風險,考慮轉為長期投資。市場主流在航運股,而營建股則幾乎全倒。投資者應長期觀察營建股與正2的表現,並考量投資方向。
Thumbnail
根據預估ASC 2024年EPS預估為2.95元,PE Ratio 為6.9, 該公司殘餘價值高達每股 17 美元, 股價仍具有吸引力。儘管油輪存在週期性,由於地緣政治的衝突加上Q2起景氣逐漸復甦,目前是買入 ASC 的最好時機。
Thumbnail
台股大盤20257,突破二萬。本週買了台船,題材就是離岸風電和潛艦國造, 真的算是我台股中的博弈概念股,目前股價19元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前文參考: 投機總是要先有投機失敗的後路思考,以散裝航運為例。12月26日 個人上週沒有全部停利完散裝航運的部位,留了一些持股想看12月實際營收。 暫時發展結果來看,這顯然是留了事尾的錯誤決定。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複習前一篇:20240929中國救市推動原物料運輸熱潮,散裝船需求強勁反彈 外部因素影響散裝航運 散裝航運遇到疫情時貨櫃航運大舉造船造成的產能排擠,導致現在新船不夠,以及環保法規加速淘汰舊船,供給面明顯吃緊,今天中國三大一線城市放寬了購屋限制,直接推動了鐵礦砂價格的大幅上漲。隨著鐵礦砂需求的
Thumbnail
歡迎訂閱週報,可以看到完整文章(含技術面觀察分享)。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   訂閱講義後,請参考閱讀方式: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台船,
Thumbnail
臺股大盤持續創高,營建股短線表現不佳,投資者應調節風險,考慮轉為長期投資。市場主流在航運股,而營建股則幾乎全倒。投資者應長期觀察營建股與正2的表現,並考量投資方向。
Thumbnail
根據預估ASC 2024年EPS預估為2.95元,PE Ratio 為6.9, 該公司殘餘價值高達每股 17 美元, 股價仍具有吸引力。儘管油輪存在週期性,由於地緣政治的衝突加上Q2起景氣逐漸復甦,目前是買入 ASC 的最好時機。
Thumbnail
台股大盤20257,突破二萬。本週買了台船,題材就是離岸風電和潛艦國造, 真的算是我台股中的博弈概念股,目前股價19元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前文參考: 投機總是要先有投機失敗的後路思考,以散裝航運為例。12月26日 個人上週沒有全部停利完散裝航運的部位,留了一些持股想看12月實際營收。 暫時發展結果來看,這顯然是留了事尾的錯誤決定。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