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也想過要寫些別的。
但唯一能寫的似乎只有我的焦慮。我終日惶惶不安,心中的不安只要一逮到機會,便附著在每一件事上。換句話說,我把自己折磨的死去活來。
我害怕家裡周圍的聲音,聲音讓我的氣場緊張的縮起來。我能感覺到頭部、胸口、後背、手臂的氣場縮的好緊。周圍的聲音成了心中不安的宿主。好像誰對我下了咒或催眠了我似的,指令是「聽到這個聲音就恐懼」。我到底什麼時候對自己做了這種事,我又為何要如此對待自己。
我一直在尋找緩解的方式,試著了解自己,試著走向靈性成長。我並不求開悟或達到多高的境界。我只想有個平靜的內心,一個不會時時焦慮,把自己搞得死去活來的內心。
看書是我的養分,可能也是我的救贖。它給我靈感與動力去寫更多內容。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成長,開拓眼界,豐富我的知識,啟發我的想法。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是我的老師。透過書我接受到他們的能量,幫助自己打破陳舊思想。所以我可以往前走,往對自己有益的方向走。他們感動我、撫慰我,幫助我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性。
為了我的焦慮,我讀了很多書。當然不是在google上搜尋 「如何解除焦慮的書」。生命自有巧妙安排。就這樣,我與很多書自然地相遇了。
最近給我很多力量與啟發的書是《不再試著修補生命》。雖然起初對它的抗拒頗大,但愈讀愈有收穫。我喜歡它把自我本質比喻成海洋,而每一個生命經驗不論好壞,不論我們喜歡不喜歡,都是本就存在於大海中的一道浪。它給我一個角度來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我的焦慮。
看書或許就是我的生命為自己找的出口。為了幫助自我成長所選定的方式。我也喜歡讀《奇蹟課程》。藉由閱讀它來鬆動與卸除長久以來深植內心的小我。奇蹟課程不屬於任何一種宗教,但使用的卻是基督教的語言。這一點有時滿困擾我的。但耶穌說了「不要拘泥於文字,要看到文字背後的深意」。而我也是一直試著這麼做的。
現在,我似乎比較能理解我的焦慮了。它源自於我,它是我內心的投射。我仍在學習人生的課題,那麼就先讓它在那裡吧。我看著它,想起書中的一句話「你這沒人愛的可憐小海浪」。

— 狡兔有三窟,文字愛散步 —
寫字的房間 | 臉書 | IG
【與您分享我的生活故事,歡迎追蹤。非常感謝您的鼓勵!】
avatar-img
50會員
168內容數
想吃好、睡好、喜歡動物與大自然的口筆譯小工。 在這裡,我想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活說個故事。 . 突然間「看書的房間」獨立出版刊物 x 小誌 專售平台誕生。 試圖使愛看書者的選擇更多元! . 看書的房間 | https://myreading.tw/ 寫字的房間 | https://lian-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立立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下雨的街頭,人們踩著滴滴答的節奏前進。
把身邊所有物品與它們的數量寫在一張紙上。
每天要做的事還是很多的。
為什麼想搬去一個全新的地方。
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隱居札記》的6月14日這篇寫著「凡事都要以狗為榜樣」。
意外的發生是在提醒我, 我習以為常的日常並非理所當然。 每天日復一日的平凡,多麼珍貴。
在下雨的街頭,人們踩著滴滴答的節奏前進。
把身邊所有物品與它們的數量寫在一張紙上。
每天要做的事還是很多的。
為什麼想搬去一個全新的地方。
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隱居札記》的6月14日這篇寫著「凡事都要以狗為榜樣」。
意外的發生是在提醒我, 我習以為常的日常並非理所當然。 每天日復一日的平凡,多麼珍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我是那種高敏感度,又玻璃心的人, 很怕讀心靈雞湯或是心理療癒的書,因為害怕被戳中某個痛點,會邊讀邊哭。 偏在心情最低落,最糟糕時刻,讀到這本日文翻譯書 《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38種活出自己的療癒練習》。 作者Poche,曾在精神科診所任職超過十年,現在自行開業, 主要透過網路諮商,協
Thumbnail
有一本書,可能並不是暢銷書也不是名著,但能對當下的你有所幫助,可以讓你從中找到答案或是走出當前的困境,那它就是一本好書。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在焦慮症發作最強烈的時候,靠著寫作,一點一點的把自己找回來。著實感謝上蒼賜予我這樣的能力,讓我在驚濤駭浪的情緒海中,不致滅亡。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我是那種高敏感度,又玻璃心的人, 很怕讀心靈雞湯或是心理療癒的書,因為害怕被戳中某個痛點,會邊讀邊哭。 偏在心情最低落,最糟糕時刻,讀到這本日文翻譯書 《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38種活出自己的療癒練習》。 作者Poche,曾在精神科診所任職超過十年,現在自行開業, 主要透過網路諮商,協
Thumbnail
有一本書,可能並不是暢銷書也不是名著,但能對當下的你有所幫助,可以讓你從中找到答案或是走出當前的困境,那它就是一本好書。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在焦慮症發作最強烈的時候,靠著寫作,一點一點的把自己找回來。著實感謝上蒼賜予我這樣的能力,讓我在驚濤駭浪的情緒海中,不致滅亡。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