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陶家亭子》 唐 · 李白
-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ka。
- 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hua。
- 綠水藏春日,青軒祕晚霞ha5。
- 若聞弦管妙,金谷不能誇khua。
《望江南 其三 燕 》 宋 · 王琪
- 江南燕,輕颺繡簾風hong。
- 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kong。
- 頡頏恣西東tong。
-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tiong。
- 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tshong。
- 偏佔杏園紅hong5。
「王謝宅」的典故,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押韻字,「花,斜,家」三字在中古切音韻腳是都是麻韻,-a音! 而現代音斜(xieˊ)字不押!不過字典有收錄又音xiaˊ! 這是為了吟詩專用的音! 念詩,吟詩的時候記得要念xiaˊ音。客語音cia,也是押-a韻,粵語則是ce4 押 -e音!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詩詞對於文字學來說有兩個意義,一是音韻學的考證,二是訓詁學的研究,這句中只是單純的對仗,看兩個同義字,「宅,家」。這裡要來說【宅】字! 它是閩南語【家】,音【tau】的指向漢字! 兩字的差異:
- 【宅】生活比較富裕的人的住處,宅院內分前後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三進”、“四進”,就是三排、四排。
- 【家】普通人住宅的統稱。在宋朝親王叫府,余官為宅,庶民為家。
近代,兩者已經通用! 宅字比較正式文雅,家則是口語常用!
為何【宅】字會有tau音呢!這個發見,及其後續音變,不敢掠美,是陳存先生的研究成果! 簡單說是兩個音律的演變
- 入聲轉舒聲 -ok -> -au
- 聲音學上的「音素反序」"metathesis",au->ua
台語「音素反序」就是話音跳動 陳存 著
中國名藝術家豐子愷*講「一切藝術都是宣傳」,又復(iu-ko) 講就愛「曲高合眾」。我推講台灣話「音素反序」,毋是我在先發現。我將伊符合西方語言學理論 "metathesis" 首先建議「秀」白話/súi/(水)就是「音素反序」,套一句流行商機,就是講「話音跳動」。最近研究「隹」字,發現隹、秀兩字是台語文白、歷史變音,最好字例。台語所講「有音無字」無實!台語充滿古漢語詞彙,歷史佮文字脫節(字節跳動- byte dance >TickTok !?)。「積數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徛在先人肩胛頂,作經驗、學術、想像力,思考研究,台語查漢字,文白變化原則:1,話音跳動au > ua; iu >ui(音素反序);2,韻母 au [歐]韻強勢:ok/iu > au;3,聲母齒齦 s/t/ts 移動;4,省音,p, t, k 入聲流失等等。茲將「秀」,「隹」兩字代表說明:
- 秀 siu > sui 音[水](又例「由」îu > úi) 音素反序 > tui (s/t 轉變塞音) > tū (越南漢文音)省音[i音]
- 秀siu > tiu > 透tau/thau (iu > au 白話au 優勢)
- 隹 古語三音 :tsiok/tsiau/tsui
- 雀tsiok > 焦tsiau > 鳩tsiu省音(台語量詞「一隹」角塊?)> 錐tsui 反音序 > tsiau 隹/鳥(古今字 ui > au 優勢音,「鳥」優勢字)
「鳩」台語「斑鴿」pan-kap > pan-kà 省音
tok->tau 舉例: 【宅】字! 依然是陳存先生的大作!
世說台語:「宅」字音義的幻變 (首刊【民報】2023.03.29)
「宅」字是常用重要漢字,如果未深入研究,我們只會認為台語僅存在文讀音,名詞「住宅」如口語白話動詞「提」/theh8/ 單獨一個音。筆者認為「宅」字原音如「託」/thok4/,白話音 /tau/,如「阮宅」外,動詞 /tua3/,如「宅著厝」/tua3-ti3-tsu3/(中文「宅在家」)。
根據前人的研究,台語漢字文讀音及白話音的一個演變規則:韻尾 ok/au 兩音共用,即是尾音 -ok > < -au 互動共軛的現象。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零聲母的「悪」文讀音[ok4],白話[au3],其他常用詞彙如:著/tiok/tiau/、曲/kiok/khiau/、毒/tok/thau/、篤/tok/tau/、局/kiok/kiau/、托/thok/tau/… 尗(音/tok4/如督,古文「豆」/tau7/)等等字例甚多。因此「宅」的文白發音變化則是thok > tau ; 台語「我家」俗寫作借音字「阮兜」,它的本字應是「阮宅」。再根據拼音文字語言學的一項「音素反序」(metathesis) 的學說,台灣話語的反序有:秀/siu/sui/、由/iu/ui/、再/tsai/tsia/、博局/pok-kiok/pau-kiau > pua-kiau/⋯。如此,tau 音複聲母的反序 tau > tua ,就是「宅」動詞化,常見寫作「蹛」俗字。
另外一個問題,現行漢語「宅」、「託」兩字不同音,日語讀音則相同,讀作 [taku] 「タク」。日語字典注解兩字讀音是漢音,即是隨唐至宋代,遣唐使留學中國所引進的讀音。這個音顯然是模擬自台語文讀「託」/thok/ 的原音。因此在中國唐代以前,宅、託、托三字文讀音仍然從 [乇] 聲旁,亦是具有含義的形旁。台語白話音[tau],名詞「阮宅」,動詞「託伊講」或是「托著/托拄」,三句庶民口語在筆者童年時仍然是常聞的同音詞,發音 [tau]。現在台語文讀「宅」發音作 [theh8] /ㄊㄟ/,普通話 [tsai2] /ㄓㄞˊ/ zhái/ 如「住宅」,又音 /ㄓㄜˋ/zhè/ 作動詞,則是脫離構字元素的初文 [乇] 音,這個音變非常費解。本文的論述追蹤為何「宅」字的訛變,普遍地發音僅存在現代的一個拼音。
東漢初年,許慎所著《說文解字》說明「宅」字甚是簡略:「所託也。從宀乇聲」。許慎篇輯字書是獨自一個人或是一個團隊,我未嘗見過討論。但是不少許先生的解釋,後代的學者有所質疑或是作補充說明,無疑地許先生未見過甲骨文。筆記因研究台語的漢字,領悟到福建話,或是它的支系 - 台語,保持不少古老的漢語詞彙及其古音,甚至可能是傳承自殷商時代的語詞,如宅 /tau/(住家)、卜/beh/(欲)、牟/beh/(大麥)、鼎(鍋)⋯ 等的用詞。関於「宅、託」的構字元素:「宀+乇」及「言+乇」的解釋,最近欣然讀到中國作家許暉所著,台灣版的《漢字裡的故事》(如果出版社,2022。ISBN 978-626-7045-18-3),說明初文「乇」象形草莖,表示「蓍草」,故「宅」是筮占神明「擇地而居」,「託」則是從言旁筮問應答,依賴天神的保佑「依託」。詳細地補充許慎先生說明的不足。因此,我恍然大悟再查證字典。《康熙字典》引用《釋名》「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也。」這個原典的解釋也許是近代作家許暉氏的「慧眼」所見,筆者也受益匪淺!
此前,筆者歸納一系列漢字,如:宅、客、剝、足、卜、白、牟⋯可能有韻尾作 -ok > -eh 的文白變化。又普通話:宅 /tsai /、白 /pai/、胎 /tai/、災 /tsai /、載 /tai/ 可以變成台語 : theh, peh, the, tseh, teh ⋯。這個解釋似乎一時得到答案,但是無論台語或是中國普通話,宅字與同聲旁託、托兩字的異讀仍然是個疑問。回顧上面引述東漢末年訓詁學家劉熙所著《釋名》,他說「宅,擇也」,我驟然發現「擇」字音不就是台語現行文讀「宅」的音 tek > teh > theh ,普通話「宅」ㄓㄞˊzhái又音ㄓㄛˋzhè,就是「擇」音的卷舌化。最後,日語漢字音「擇、宅、託」三字發音一致相同。
【宅】的切音有
- 場(tiong5)伯(pik4)切《集韻》音澤(tik8)。《說文》宅,所托也。《爾雅·釋言》居也。《疏》謂居處也。《釋名》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也。《書·禹貢》四隩旣宅。《召誥》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 叶徒(too5)落(lok8)切,音鐸(tok8)。《詩·小雅》其究安宅(tok8)。叶上作(tsok4)。《大雅》乃眷西顧,此維與宅。叶上廓(khok4)莫(bok8)。 《集韻》或作【度】。
大陸漢語字典【宅】有三個音,常用 zhaiˊ [《廣韻》場伯切,入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