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端午節的新傳統!一起來包「花粽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六月有兩件年度盛事。一個是畢業季,在離別的淚水中,同時充滿成長的喜悅;一個是端午節,粽子、花草掛飾、龍舟、立蛋、聽白蛇傳……是夏季中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節日!
「花粽子」已經玩了好幾年,每年端午掛個「多肉花粽子」,已經成為我和許多鶯歌孩子的新傳統!
花粽子上可以用油性筆寫下仲夏的祝福,除了寓意「好事包中(粽)」,也有「好事接踵(粽)而來」的意思,適合端午節,也很適合作為畢業季的小禮物。
由於生活節奏改變,現在很多家庭大多不會自己包粽子了,大部分會直接購買現成的粽子,「包粽子」這件事的確有些費工,那麼,就改為包「花粽子」吧!
透過「包花粽子」,給自己的生活增添儀式感,不論是自己包或帶著家人、孩子一起包,每人一顆嘟嘟好,很適合擺盤裝飾,也可以掛在陽台進行季節祝福……讓這件事成為端午節的新傳統,也不失是一種很有文化情懷的事啊!
今年也設計了「花掛飾」,除了使用了許多寓意深遠的植材,掛飾上也插有自家種的銀杏葉兩枚,葉形如扇,希望為仲夏帶來清涼意,葉片上也可以書寫祝福語唷!
認識端午節花禮/花飾:
材料包與代製預訂暫停,可單獨購買教學影片
11會員
50內容數
「寧曦花苑」致力於「傳遞花藝美學」,除了與多間國小合作推廣兒童花藝、親子花藝,也長期舉辦DFA、ADFA國際花藝檢定課程,以及CP 值超高的休閒花藝課。近一年來,與鶯歌樂齡學習中心合作,成為樂齡花藝的拓點教室。此外每年還會不定期舉辦花藝沙龍活動,包括主題式花藝創作研習、野外採集花藝創作活動等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端午節」的西班牙文怎麼說?今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這篇文章要告訴大家「端午節」的西班牙文怎麼說↓ El festival del Barco del Dragón 或是 El festival del Bote del Dragón 字面上的意思是「龍舟節」;畫底線的單字都是船的意思。
Thumbnail
avatar
哥倫比亞角落 Corner of Colombia
2024-06-10
端午節的風采與趣事嘿,大家!端午節快到了,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呢?這個節日可真有意思,既有歷史故事,又有美食和活動。
avatar
那些努力
2024-05-28
粽飄香味蘊傳統:品味端午節的精緻餡料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許多人期待的重要節慶。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吃粽子已成為一項深植傳統的習俗。根據歷史記載,粽子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以紀念屈原,並保護人民免受邪惡之力的侵害。而現在,端午節已演變成一個家庭團聚、品嚐美食的日子,其中吃粽子成為不可或缺的傳統之一。
Thumbnail
avatar
祈願兔
2023-06-25
寶塔收妖;端午節的功德天女和黑暗女。端午節假期中。還在期末地獄。 昨天我發了這張「寶塔收妖」圖,慶祝端午節。 結果某×宇老師看了,轉發來西湖雷峰塔遊人如織的照片。 我說這不行, 一定要有女妖才可以。 後來拜拜的空檔中,讀聖嚴法師的《公案一百》, 說到黃龍慧南禪師說過: 「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突然驚醒! 真的!功德天
Thumbnail
avatar
rubo
2023-06-23
如何讓自閉症者在端午節的立雞蛋,理解有的沒有對錯對自閉症者而言,因為固著性,而認為自閉症者是正確的。 我認為,藉由端午節的立雞蛋,可以讓自閉症者見到這回事。 先讓自閉症者見到沒有在正午的時候,進行立雞蛋 簡單說,在自閉症者親眼見到時,見到正午時分以外也能立,就能理解。 再泛化到看法和意見沒有對錯,自閉症者自然能看到,用不著堅持這回事。 如此一來,
avatar
宋雲燕
2023-06-23
端午節的粽子說實話,來台灣已經4年了,我還是第一次吃台灣的粽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家是做食品的,我媽對外面的食物都不太放心,所以我從小到大的食物都出自我媽媽的手。所以,來台灣之後,就再也沒有吃過粽子了。 今年,我樓下的鄰居居然給我送了她親手包的粽子。讓我有點受寵若驚。但還是很愉快的吃起來。 據我的觀察,台灣的粽子
Thumbnail
avatar
棉花不是糖
2022-11-16
端午節期間的網路熱門話題端午佳節,也祈願這幾年的紛亂逐漸平息,讓大眾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吧。
Thumbnail
avatar
Jerome
2022-06-03
【端午節是愛的延續】以前小時候最喜歡端午節,除了外婆會包料好實在的粽子之外,還會帶著我們幾個小蘿蔔頭做午時水,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節日。 一點陰陽水+家中種的菖蒲及艾草,就成了外婆愛心滿分的自製解百毒神奇藥水,任何時候都可以灑淨。小時候覺得有點迷信,直到現在當了媽媽之後,才知道這是一種對晚輩的關懷。 #端午節 #午時水
Thumbnail
avatar
樂耳玩創
2022-06-03
avatar
凡昕老媽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