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書摘《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金惠男著 蕭素菁譯
2011 大田出版
與其說是三十歲,其實可以適用在任何年齡,作者假定三十歲是一個真正成熟的年紀,已經離開原生家庭,開始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在這個階段會碰到自己已經做出一些選擇,選擇的階段性結果會伴隨各種情緒、責任以及反應。
雖然說責任在自己身上,但因為內在小孩採用負面的防衛機制,自然得到負面的結果。作者提到的有投射或投射性認同、戲畫化、逃避和退化、攻擊性轉向自我等不成熟的防衛機制,如果使用負面的防衛機制來面對不滿意的結果,那麼就沒有辦法順利成為大人,像是太宰治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
關於內在小孩,作者想說的是內在小孩其實渴望成長,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自然地遇見曼托(Mentor),只有當我們懇切地想要改變時,也才能聽得見所謂建言,然後可以在心底產生共鳴,促使我們真正付出行動(比如勇於別離及勇敢切斷、做新的選擇),也在面對負面情境時,採取成熟的防衛機制(認同、象徵化、合理化、代替形成、利他主義)。
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孩不斷努力,希望能從痛苦中掙脫出來。他費盡心思想重回到過去,好讓傷害不會發生,或是試圖扭轉,讓結果變得不同,用這種方式來克服心中的傷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會不知不覺一再重複經歷過去痛苦的原因。
當類似的痛苦仍在繼續時,你應該要聽懂那個受傷的小孩吶喊說他希望成長的聲音,同時幫他從痛苦的記憶中掙脫出來。除了讓心中受傷的小孩可以盡情哭泣外,還要讓他說出哪裡會痛,幫他在傷口上擦藥,這樣才能讓過去的舊傷口癒合,送走痛苦的過往。
只要不斷努力,總有一天能感受到成果。你會發現自己不再痛苦,受傷的小孩也不再哭泣,而且開始成長。
作者對於各種情緒狀態(預期性不安、慢性空虛、慢性憂鬱、破壞性倦怠、哀悼、否認━憤怒━悲傷、心理距離、邊緣性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同理心、成功強迫症、重複性強迫、家庭羅曼史。)透過電影、戲劇、小說及部份諮商案例,有明確對應的心理分析、自我診斷以及處方,讀者可以從心理醫生的角度更科學的認識角色,是本書最精彩的部份。
她也說明一些族群現象:直升機母親、媽媽女孩、媽媽男孩、Salardent(salarymen+student)、岩盤水族、微笑面具症候群、道德受虐狂、病態的嫉妒、畢馬龍式的愛情。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作者提供工作狂人格特質的處方:
  • 如果自己在現實中已經變成了工作狂,那麼在它毀掉正常生活之前,應該要如何自救呢?
  • 第一,先訂出休假計劃。《家事女神》中的莎曼珊必須逃離工作的理由,就是因為她的判斷能力已經麻痺,在驚嚇之餘只好選擇離開。我對工作狂們提出以下的良心建議:「疲倦的頭腦無法工作,疲倦時記得要再充電!」休假和工作一樣,都必須刻意製造機會,不能等著它自動上門。
  • 第二,為什麼沒有工作就沒有安全感?工作狂沉溺於工作時的感覺,其實就和酒精或藥物中毒者在酗酒或吸毒時的感覺一樣,他們都有種彷彿被母親擁在懷中待哺的感覺。而他們迷戀這種感覺的背後,隱藏的是擔心受到冷落及拋棄的憂慮和不安。
  • 第三,不要抱著凡事非你不可的想法。當你能認清自己的限制在哪裡時,你該做的工作至少能夠減少30 %左右。
  • 第四,工作是為了過得更幸福。佛洛伊德認為「工作能力」與「愛的能力」是人類身心健康的指標,當工作與愛達到適度均衡時,人生就能擁有安定感及幸福感。
對於愛情和婚姻作者也有很務實的見解,因為這是讓我們不再感到孤身一人的基本欲望,其中問題值得用心克服。
作者也提醒我們「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既然都是想要幸福,我們或許可以靠近更務實的心理分析,透過更明確的論述,找到自己的位置點,然後使用成熟的心理機制來進行有根有據的蛻變。
其實問題背後都有形成它的原因,要像取經一樣盡力找到它,摸摸它的頭,然後它因為被記得,終於可以消失不見,不會再瘋狂提醒你。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作者的安慰:

你都是對的,所以毫不猶豫勇往直前吧。

當時的你,已經盡力。你現在的決定是對或錯,未來總會讓你知道。

  • 心理分析家德瓦也說過:「病人永遠都是對的。」這句話是說,我們必須承認一項事實,那就是不管病人採用哪種防衛機制、出現哪種症狀,這都是病人自己當時所能做的最佳對應方式。

精彩篇章

我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如果你想逃走,就必須先思考一個問題,確定自己是否有想去的地方,還是只想單純地逃跑而已。請記得一點,如果只是想逃離卻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那你的逃離將無法獲得自由,最後只會落入另一個讓你更感到束縛的現實中。
30歲,從「防衛機制」開始檢視
  • 過去無法釋懷的痛苦記憶中會留在心中,在不經意間又會以某種形態出現來折磨我們。過去沒有解決的問題變成了「無解的經驗」,持續侵蝕現在的生活。
我還會有愛情嗎?—愛情與婚姻
  • 其實從事心理分析的人有個原則,那就是「絕不分析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就算是生活一輩子的伴侶,也無法真正完全了解對方。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擁抱彼此所看到的傷口,然後一起去治癒它。愛情不是單方要求,而是彼此需求的調和。
心理學想對30歲人說的故事
  • 就算回到過去,也不會有什麼不同,除非我可以帶著現在的回憶和想法一起回到過去,否則結果還是會一樣,因為那就是當時的「我」。
    81會員
    945內容數
    我想優化當下小日子的實驗小配方,歡迎一起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