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故事\這件事】12.你是哪一種故事人?「黑暗系」故事法

2023/06/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只能用嘴巴說故事的「黑暗系」故事人,也是需要練就一番功夫
在這個多數仰賴視覺的時代,各種圖像傳遞著許多的訊息。然而,若把眼睛關起來呢?單用耳朵聽呢?你是否能憑借自己大腦裡頭的組織及擴充能力,建構出一幅又一幅畫面呢?不只是在黑暗中單用耳朵聽故事的人,只能用嘴巴說故事的「黑暗系」故事人,同樣,也是需要練就一番功夫。⋯⋯
「好,我們要把燈關掉囉!大家躺好。你可以選一個你自認為舒服跟自在的位置躺著。我要開始說故事囉!」貓管家說。
這次,貓管家說的是《 樹真好》,但由於是口說,必須讓孩子腦海中有畫面,在口說的文句,跟依照孩子們的反應做了適度的延伸跟增添。
▲在「閱讀故事」課的架構下,不變動原先課程進度,把第一堂更動為黑暗中的故事課
一開始,有個小女孩始終扭動著像條毛毛蟲,當其他的孩子都安靜下來了,她還是處於很亢奮的狀態,會跟著貓管家說的發出大笑,還會發出聲音,企圖來引起其他孩子們反應。有些孩子會被她影響,但漸漸地,她的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少⋯⋯她睡著了。
一直到下課鐘響,其他孩子都醒來了,跑出教室玩耍。她還是睡得很沉。
其他的孩子很擔心她,圍在她身邊,問:「貓管家,她怎麼還在睡?」
我要其他的孩子們別擔心她,自己趕快把握下課時間去外頭玩耍,把安靜留給她,讓她好好睡覺。
一直到下一堂課,縱然外頭孩子們嬉鬧聲、腳步聲不絕,她還是沒醒來。最後,是大家一起把她搖醒的。
她看起來好累。好累。非常累。
是一個才年紀小小,聽她說,平常放學回家後就一個人窩在家滑手機打手遊的小孩。她說,她都滑到晚上十一點多。阿嬤如果生氣,她就換個地方滑。
這孩子平時上課時,很容易暴躁,時常處於亢奮的狀態。這一次的關燈說故事,第一次看她如此安靜地熟睡著。我想,她真的需要好好的睡眠。
每到下午第一堂課,每個孩子都是一臉睏意,有的孩子說,她前晚要在補習班待到七點多才能回到家;有的孩子說,她要待到八點多⋯⋯這個時代的孩子,有著他們的幸福,也有著他們的辛苦。
於是,在「閱讀故事」課的架構下,不變動原先課程進度,把第一堂更動為黑暗中的故事課,邀請孩子們關上燈來,閉上眼睛,用耳朵聽故事。這是貓管家只能用故事當成禮物,希望讓始終看起來提不起精神的孩子們稍微休息,同時又能練習用耳朵來聆聽的能力。單用耳朵來聆聽,更能培養專注力,以及想像力。
(這是某個帶狀型閱讀課的經驗,根據真實情節而有做適度的變形與調整。)

在這個多數仰賴視覺的時代,各種圖像傳遞著許多的訊息。然而,若把眼睛關起來呢?單用耳朵聽呢?你是否能憑借自己大腦裡頭的組織及擴充能力,建構出一幅又一幅畫面呢?
不只是在黑暗中單用耳朵聽故事的人,只能用嘴巴說故事的「黑暗系」故事人,同樣,也是需要練就一番功夫。
曾經跟親子瑜珈的老師合作開課,而一整堂瑜珈課後的熄燈大休息時間,不只是讓孩子們躺在瑜珈墊上,或躺大字形,或側躺;而是擴充成貓管家的說故事時間。說什麼故事?把剛才孩子們經歷的種種瑜珈動作,或瑜珈老師當天的主題,延伸及總結成當天的大休息故事時間。
「親愛的,輕輕地搖搖你的頭,你的脖子像條小蛇,輕輕地擺動著;用你的背磨一磨地板,像猴子那樣,有點癢,喔喔,想像地板是一隻溫柔的手,替你這裡抓抓,那裡抓抓⋯⋯」貓管家輕輕地說。
會要孩子們去感受自己的背、感受自己的小腿⋯⋯
這一切都在黑暗中進行著。請孩子們閉上眼睛,用耳朵來聽。
然而,你要怎麼練就「黑暗系」故事法呢?
一,請輕輕地說,持平地說,一字一句表達清楚,語調可以有高低起伏,但不用刻意激昂,說故事人自己的內心也要穩定,重點是讓聽者跟著你的聲音與話語,呼吸的頻率穩定下來,讓心安定下來,讓大腦的思緒專一,不再那麼紛雜。
二,請具象化地說,「一棵樹,一棵往天空上直挺挺地長高的樹;一顆星球,上頭住著一個人,一個老老的人,他就坐在椅子上打瞌睡。呼,呼,呼⋯⋯」
孩子們的問題依然會冒出來。「什麼老人?怎麼會有老人?」「哀額,好可怕欸,上面怎麼會有人?」很好,當孩子們有反應,代表,孩子們的腦海裡面開始像編織機那樣,自行填補上畫面了。
三,可以運用台詞,引導孩子,跟著指令,和自己的身體互動;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譬如用頭抵住枕頭或地板,用按按頭;用小腿去拍拍床鋪或地板,諸如此類。不只是感受,也是感恩,謝謝身體始終協助著自己。
四,請持續地說著,持續地說著,依然是的,輕輕地說,持平地說,一字一句表達清楚。可能會聽見打呼聲,也可能不會。但至少,我們都曾在一段短短的時光中,好好地讓眼睛休息,打開耳朵,練習只用耳朵來聽故事。
五,可以用配樂來輔助。如輕柔的音樂,或如海浪拍打等重覆性高的音樂,一能幫助情緒穩定,二能協助故事情境的營造。
!!不建議需要用耳朵非常用力才能聆聽的音樂或音效,那樣只會讓聽者更加焦躁不安。
!!而故事的文本,則不建議情節過於激昂的故事,如戰爭,或懸疑。貓管家曾在黑暗中跟孩子們說圓桌武士的故事,結果孩子們全都激動於究竟能否把石中劍拔起來的經典畫面。而這也是貓管家在帶營隊時,或跟自己孩子進行睡前故事時光時的經驗,會避免跟孩子們說容易讓情緒亢奮的故事。
我認為,在這個充斥著許多影像畫面的時代,要把眼睛閉起來,光用耳朵來接受資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有的人一開始會很焦躁,因為他瞬間失去了顯著的目標。就像在大海中失去浮木。因為人的主動能力必須被開啟,想像的能力必須活躍。
當你閉上雙眼,學會開啟腦海裡面的開關-On&Off,你就能體會到,身而為人,會思考,會想像,那該是有多美好。
我們並非只能被動地接收並迷失在紛亂的視覺資訊中,而是靜下心來,在腦海裡,能化為主動地釐清、篩選、剔除,及創造!進而練習對思緒及身體,自己是能夠掌握的。

今年四月,同樣帶了一場在黑暗中的故事時光,說的是《爺爺的天堂島》,一個關於逝去與思念的故事。因為故事的調性較低沉,所以穿插著故事裡面的各種動物及物品,如渡輪開走時的汽笛聲;天堂島上的猴子聲⋯⋯穿插著音效,推動著故事線的前進。
▲當天說的是《爺爺的天堂島》,然而不是每一場故事時間都會依照故事人的想像,完美地進行下去。坦白說,那天的「黑暗系」故事時光並沒有很成功
坦白說,那天的「黑暗系」故事時光並沒有很成功。第一,那天所使用的音效都有點嘈雜,讓聽的人會不自覺地亢奮起來;二是,自作主張地認為會有氣氛地發了電池蠟燭下去,結果孩子們一時興起,覺得蠟燭好好玩,紛紛玩著蠟燭,手足間更會搶來搶去,反而成了孩子們騷動的起因。
不是每一場故事時間都會依照故事人的想像,完美地進行下去。因為聽故事的是人,不是機器。人有千萬種種,人的前日,亦非今日。於是,每一場故事,都是一次全新的相遇與挑戰。
而是,每一場說著說著,記取每一次的經驗,跟更加體解與貼近聽故事的人們的心。一次又一次,淬鍊與釀造出下一次的故事悅讀時光。

無論是哪一種,沒有好與壞,只有你當下享受與否?
猶如說貓管家在【關於/說故事\這件事】01.你是哪一種故事人?「表演型」故事法 文末所寫的:
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對孩子來說,一次聽故事的過程中,
也許,只是好玩;
也許,只是帶走故事當成禮物;
也許,只是從故事裡面獲得一點感觸;
也許,是從發問或回答的過程中,滿足自己想要表達的慾望;
也許,是從故事的討論中,更加釐清與清楚自己的想法;
又或許是,讓孩子僅僅獲得一段美好的,有爸爸或媽媽相伴的親子時光,那就值得了。
只要孩子還想再聽故事,對故事人來說,那就成功了。
  • 延伸閱讀:
【關於/說故事\這件事】01.你是哪一種故事人?「表演型」故事法
  • 哪裡可以找到(愛說故事的)貓管家:
嘉義縣故事裡有光共好實踐協會-用故事陪伴孩子/療癒大人的所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