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校晨光時間半學期,因為3個媽媽輪流,所以感覺不會壓力太大。
上禮拜有個媽媽跟我說,班上同學衝突很多,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家裡教養問題。她想要介紹情緒繪本,引導班上同學的互動。我覺得是個不錯的建議。
一直以來,晨光時間說故事,我都是以用繪本和遊戲來引起孩子對台語的興趣,所以我都是一部分華語,一部分台語,繪本內容不能太複雜。
這種有主題或有故事性的繪本,我也很想講給孩子聽,但不確定要怎麼引導,才能兼顧台語,我還是希望孩子們看到我會想要講台語,因為我就是跟他們講台語。問了台語路的講師們,大家回應是故事中多一點台語,討論多一點華語,才能真正達到目標。
上週另外一位晨光媽媽,做了情緒轉移杯,讓孩子討論,生氣時要怎麼轉換。我突然想到,有些孩子們可能在家裡,很少機會被接納情緒,我們又一直強調要穩定情緒,是不是沒有機會讓孩子有正向的經驗,後來就問了講師群,獲得了很不錯的建議。
後來用了「你很特別」這一本,我的確用原本的方式講故事,帶念台語詞彙,較長的句子和重點句子用華語講,把這本故事帶完了,另外,準備一個小活動,要大家想想自己特別的地方在哪裡,可惜前面台華雙聲帶,用了太多時間在講故事,後面討論時間很短,孩子沒有時間想一下,自己哪裡最特別。我這邊舉了一個例子是「我覺得我會講台語很特別,因為我會說阿公阿媽的話。」問孩子們,他們都說不會,趁機偷渡一點母語意識。
下課後發生一件事,讓我確認,有些孩子可能需要被接納情緒,或有正向經驗,有個孩子平常上課時間不是很穩定,配合度不高,他下課後去搶了一位女同學的筆,所以女同學哭了。其他同學圍上去阻止,還有另一個男生打算對搶筆的同學拳打腳踢,我立刻分開他們,並且詢問搶筆的同學。
搶筆的同學一開始臉色高傲,不太想聽我講話,他立刻說,是女同學沒有問老師就拿了老師的筆,他要還給老師。我聽到之後,就覆述一次:「你想把筆還給老師,對嗎?」孩子的表情立刻和緩下來,點點頭,我說:「好喔,我知道你是因為要幫忙老師,想把筆還給老師,很好,不過要不要先確認一下,老師說不定有把筆借跟女同學喔!等老師回來你可以問問他。」他的情緒立刻和緩下來說:「好。」希望這次的對話,對他來說,是一個正向的經驗。
晨光時間可以看到孩子在學校的樣子,更可以知道同學們的樣貌,有些孩子可能只是需要有人聽他們說說話,但光是這樣,就好難,希望他們在這個時間,可以少一點壓力,開心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