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與賽斯對輪迴轉世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奧修與賽斯對輪迴轉世的看法
奧修和賽斯對輪迴轉世(Reincarnation)的看法存在一些不同。
奧修對輪迴轉世持有一種相對開放的觀點。他認為輪迴轉世是一種可能的現象,但他也指出,我們無法確定輪迴是否存在,因為它屬於超越直觀和感官經驗的領域。奧修強調當下的存在和實踐的重要性,他認為過度關注輪迴轉世可能使人忽略了當前生活的重要性。
賽斯則對輪迴轉世持有一種較為明確的觀點。賽斯認為人的靈魂是永恆的,通過不同的生命週期和身體來體驗和成長。他主張每個人的靈魂都有不同的生命目的和學習經驗,輪迴轉世是實現這些目的的一種方式。賽斯強調每個人在轉世過程中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條件和經歷,且有責任負起這些選擇帶來的後果。
總體而言,奧修和賽斯在輪迴轉世的看法上存在差異。奧修對輪迴持有開放的態度,認為無法確定其存在,且強調當下生活的重要性。賽斯則相信輪迴轉世是一種現象,靈魂通過多個生命週期來體驗和成長,且強調個體的責任和選擇。這些觀點反映了不同的信仰和哲學觀,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經驗來形成對輪迴轉世的看法。
進一步說
奧修(Osho)對輪迴轉世有一個獨特的觀點,與傳統的印度教和佛教觀點有所不同。奧修認為輪迴轉世是一個信仰體系,而他自己並不認同這種信仰。他認為輪迴轉世是一個心靈和意識的概念,不應該被視為現實的存在。
奧修認為,輪迴轉世的觀念來自於人們對於死亡和生命的固執和恐懼。他認為這種觀念來自於人類對於個體存在的無法接受,以及對於死亡的恐懼。奧修主張,人們應該學會接受生命的無常性和不可預測性,並活在當下。
根據奧修的觀點,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且無比寶貴的。他強調個體的當下存在和珍惜每一刻的生命經驗。他認為過度關注過去和未來,以及追求來世的存在,會分散個體的注意力,使人們無法真正體驗和享受現在的生活。
奧修的教學重於靜心和覺醒,他鼓勵人們通過冥想和內省,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在本質和存在的真相。他強調個體的意識和覺醒是當下存在的關鍵,並認為達到這種覺醒狀態是超越輪迴轉世觀念的關鍵。
總的來說,奧修對輪迴轉世持懷疑態度,他認為輪迴轉世是一種心理和意識的概念,並鼓勵人們放下過去和未來的執,活在當下的覺醒和意識之中。他主張個體的存在是獨特且無價值的,並強調真正的自我實現發生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
賽斯(Seth)透過傳達給珍妮特·羅伯茨的信息,提出了一種對輪迴轉世的觀點。根據賽斯的教導,輪迴轉世並不是一個必然的現象,而是一個存在於意識和心靈層面的選擇。
賽斯指出,個體的意識是無限的,且存在於多個維度中。在某些情況下,個體可以選擇輪迴轉世,即在不同的生命中重生。這樣的選擇是基於個體對學習、成長和探索的渴望。
然而,賽斯也強調了個體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他認為個體可以選擇在一生中只經歷一次轉世,也可以選擇在多個生命中進行重生。這種選擇是基於個體對自身發展和經驗擴展的目的和意圖。
賽斯的觀點中,輪迴轉世並不是受到命運或宿命的約束,而是個體自主選擇的一部分。它是個體在探索和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工具和機會,並且基於個體對自身存在的深層目標和意義。
總體而言,賽斯對輪迴轉世的看法與傳統的宗教和哲學觀點有所不同。他強調個體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在一個更廣闊的意識層面上做出選擇。這種觀點提供了一個更靈活和個體化的理解,並突顯了個體對於自身成長和發展的主動性。
奧修與賽斯對輪迴轉世看法不同 我們應該有那些認知呢
奧修和賽斯對於輪迴轉世的看法確實存在一些不同之處。這種差異反映了兩位思想家對生命和存在的不同觀點。以下是一些可以考慮的認知觀點:
  1. 個體的自主性:奧修認為輪迴轉世是一個現象,而賽斯則強調個體對輪迴轉世的自主選擇。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經歷輪迴轉世,這取決於我們的意識和意圖。
  2. 學習和成長:兩位思想家都認為輪迴轉世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然而,奧修更強調通過多次轉世來達到完整性和頓悟,而賽斯則提出可以通過一次轉世來實現這些目標。
  3. 自由意志和創造力:賽斯強調個體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可以在意識層面上做出關於輪迴轉世的選擇。奧修則著重於輪迴轉世作為一個自然過程的存在,而不一定需要個體的自主選擇。
考慮到這些觀點,我們可以培養以下認知:
  1. 開放心態:接受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並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輪迴轉世的問題。
  2. 自主性:意識到我們擁有自主選擇的能力,可以在意識層面上探索和決定是否經歷輪迴轉世。
  3. 學習和成長:將輪迴轉世視為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無論是透過多次轉世還是一次轉世。
  4. 自我探索:進行內省和冥想,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和存在的目的,以更深入地理解輪迴轉世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和好奇的心態,持續探索和學習,並根據自己的個人體驗和直覺,形成自己對輪迴轉世的認知。每個人的旅程和體驗都是獨特的,因此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內在指引,並尋找對自己有意義和共鳴的觀點。
同時,與他人交流和分享也是一種豐富和擴展認知的方式。與有類似或不同觀點的人進行對話,可以促進思想的碰撞和理解的深化。保持尊重和開放的態度,願意聆聽他人的觀點,並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種探索是個人的旅程,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或終點。重要的是透過這種探索過程,不斷成長和發展,並找到對自己最有意義和深刻的認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2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盈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體一直活在當下,由你的思維及情緒所決定。 S哲思的觀點是指,身體在現實中活在當下,而思維和情緒則會影響身體的感受和反應。意識單位(靈魂)透過身體體驗現實世界,但同時也可以影響身體的狀態和健康。因此,人的思維和情緒對身體的影響非常重要,對於身體的健康和幸福有深遠的影響。 舉例來說,當你的思維和情緒
☯如果中國的老子遇見賽斯,那會有甚麼見地及不同的思維 如果古代中國哲學家老子(Laozi)遇見了現代的賽斯(Seth),這將是一個極其令人驚訝和不尋常的情景。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和賽斯所代表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老子生活在古代中國,而賽斯是一位當代的西方靈性作家。 老子注重無為而治、追求自然和諧,
※無力感導致身心的兩難之局,身體在這種環境裏,就會被置於不斷的壓力之下,而努力想去使那個危險明確化。身體天生是為保護你而行動的。因此,身體累積了很強的張力,所以在許多的場合裏,一種明確疾病或者威脅性的情況就被「製造出來」,以使身體擺脫一個強到它快無法忍受的張力。 根據S哲思的觀點,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對
◎「悲壯與消沈散發出張力與壯闊的活力,超越了悲劇本身,蘊含著意氣昂揚的情緒,這種品味令人讚嘆不已。」 S哲思說:「音樂振奮人心」或「音樂悲慘至深」。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且不矛盾自己。你絕不會問:「為何有人會創作像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這樣的作品?為何一位作曲家會選擇陰鬱的曲風?」因為音樂本身擁有著
ღ奧修與賽斯對愛的看法 奧修和賽斯在對待愛的觀點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奧修認為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是一種自由和無私的表達。他強調愛不應受到任何限制或期望,且主張人們應該活在當下且全心全意地愛。奧修認為,愛是一種 內在的能量,可以通過冥想和覺察來開啟。他鼓勵人們通過愛來瞭解自己,且
宇宙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宇宙是起源於意識單位~宇宙的第一因,宇宙有無量的世界。意識單位(units of consciousness)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S哲思的觀點是指,宇宙的起源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意識單位,而這些意識單位是所有存在的
※身體一直活在當下,由你的思維及情緒所決定。 S哲思的觀點是指,身體在現實中活在當下,而思維和情緒則會影響身體的感受和反應。意識單位(靈魂)透過身體體驗現實世界,但同時也可以影響身體的狀態和健康。因此,人的思維和情緒對身體的影響非常重要,對於身體的健康和幸福有深遠的影響。 舉例來說,當你的思維和情緒
☯如果中國的老子遇見賽斯,那會有甚麼見地及不同的思維 如果古代中國哲學家老子(Laozi)遇見了現代的賽斯(Seth),這將是一個極其令人驚訝和不尋常的情景。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和賽斯所代表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老子生活在古代中國,而賽斯是一位當代的西方靈性作家。 老子注重無為而治、追求自然和諧,
※無力感導致身心的兩難之局,身體在這種環境裏,就會被置於不斷的壓力之下,而努力想去使那個危險明確化。身體天生是為保護你而行動的。因此,身體累積了很強的張力,所以在許多的場合裏,一種明確疾病或者威脅性的情況就被「製造出來」,以使身體擺脫一個強到它快無法忍受的張力。 根據S哲思的觀點,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對
◎「悲壯與消沈散發出張力與壯闊的活力,超越了悲劇本身,蘊含著意氣昂揚的情緒,這種品味令人讚嘆不已。」 S哲思說:「音樂振奮人心」或「音樂悲慘至深」。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且不矛盾自己。你絕不會問:「為何有人會創作像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這樣的作品?為何一位作曲家會選擇陰鬱的曲風?」因為音樂本身擁有著
ღ奧修與賽斯對愛的看法 奧修和賽斯在對待愛的觀點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奧修認為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是一種自由和無私的表達。他強調愛不應受到任何限制或期望,且主張人們應該活在當下且全心全意地愛。奧修認為,愛是一種 內在的能量,可以通過冥想和覺察來開啟。他鼓勵人們通過愛來瞭解自己,且
宇宙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宇宙是起源於意識單位~宇宙的第一因,宇宙有無量的世界。意識單位(units of consciousness)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S哲思的觀點是指,宇宙的起源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意識單位,而這些意識單位是所有存在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魂在輪迴旅程中的角色與責任,並強調了圓形象徵的無限性與生命的永恆。在每一次輪迴中,靈魂透過各種經驗學習和成長,並需釐清自己的天命,學會捨去個人慾望,以便服務於社會大眾。文章深入分析了帶有天命的靈魂如何獲得宇宙的特殊保護和能力,亦指出未覺悟之人將面對生命的考驗。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探究自己是誰,前世今生又有何關係?!是干擾現在的自己,找自己麻煩~還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找尋實現自我價值的連結呢~ 知道前世今生的關聯,是相信因,而不遵從果,進而改變成更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傳承。在東西方所有命理探索,例如:占星、紫微、八字、占卜、人類圖等,都是在談前世因與今生果。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輪回轉世是我們要理解的最重要觀念之一,透過它人類得以進化,不只是肉體上的,也包括 形而上的部分。這裡有個簡潔的例子說明轉世,有些人喜歡稱為業力(Karma)。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魂在輪迴旅程中的角色與責任,並強調了圓形象徵的無限性與生命的永恆。在每一次輪迴中,靈魂透過各種經驗學習和成長,並需釐清自己的天命,學會捨去個人慾望,以便服務於社會大眾。文章深入分析了帶有天命的靈魂如何獲得宇宙的特殊保護和能力,亦指出未覺悟之人將面對生命的考驗。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探究自己是誰,前世今生又有何關係?!是干擾現在的自己,找自己麻煩~還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找尋實現自我價值的連結呢~ 知道前世今生的關聯,是相信因,而不遵從果,進而改變成更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傳承。在東西方所有命理探索,例如:占星、紫微、八字、占卜、人類圖等,都是在談前世因與今生果。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輪回轉世是我們要理解的最重要觀念之一,透過它人類得以進化,不只是肉體上的,也包括 形而上的部分。這裡有個簡潔的例子說明轉世,有些人喜歡稱為業力(Karma)。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