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勇敢站出來!?從性騷擾或性侵害案件的申報處理過程,同理受害者的為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灣MeToo運動持續延燒,讓部分的人不解的是,到底事發當下為什麼不說?事後為什麼不勇敢提起申訴、站出來面對處理?

關於事發當下為何難以反應或表達?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越想越不對勁?─不對勁的是社會的「受害者想像」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性騷擾或性侵害在申訴通報後,又會展開一系列不容易的過程。

2023/5/22有一位女性網友揭露了,在台南遭到一位醫師兼準新郎在夜間闖入民宿房間猥褻的事件。事件一出便引起一片譁然,當時做出猥褻行為的醫師與其準備就職的醫院都默不作聲。經過幾日沉寂,2023/5/24才有網友PO出疑似醫師與律師發出用以表達歉意的聲明書,最後署名為「蘇醫師」而非本名,並表示會對網路描述此事的相關貼文採取相應的法律行動,呼籲大家自主刪文。

以上現象,背後所傳達的權力意味,似乎也暗示著如果遭遇性騷擾或性侵害時,後續要走入司法調查至訴訟程序,可能面對的艱難處境

raw-image

這讓撒籽小編想起了2022年由唐福睿編導的電影《童話.世界》,除了探討對未成年的權勢性侵議題以外,也帶出了性騷擾、性侵的司法程序問題。描述一位高收入的補教名師,與幾位家境普通的女學生,因發生性關係而進入司法程序,這之中艱難而揪心的歷程。


圖:電影《童話世界》劇照,圖片取自《童話世界》Facebook官方網站。

圖:電影《童話世界》劇照,圖片取自《童話世界》Facebook官方網站。

◼️ 性騷擾/性侵事件舉證的困難

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後往往在極度驚嚇、震驚當中,不一定能夠第一時間即時反應,也不敢或是不知道如何告訴身邊的人,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卻發現已經取證不易(例如監視錄影已被刪除,或是事發當時沒有驗傷、採證)。

另外,發生性關係的場所,往往是比較私密的地點,這些地點通常不會設置監視錄影設備,造成這方面案例的舉證不易。

◼️ 司法程序中受害者的重複創傷

做筆錄、偵查庭,到正式開庭,過程中原告需要不斷重複陳述自己的受傷經過。甚至在停審過程需要回想起過程的細節,直面加害者,反覆論述原告被告兩方的觀點和經驗。在大庭廣眾和自己的親人面前,仔細地描述被侵害的事發經過

很多受害者面對這樣的傷害,陷入兩難處境:如果勇敢站出來指出加害者所為,就需要不斷面對自己被性騷擾、性侵害的創傷經驗;如果不站出來指證,又擔心會不會因為因此證據不足,最後讓案件不起訴處分,或是被判無罪?

◼️ 社會權力資源不對等

若是遇到加害者剛好在社會上是處於權力資源較豐富的一方,例如醫生闖民宿猥褻女客的案例,或是《童話.世界》中的補教名師,他們本身就具有更多的經濟、人脈資源,可以去請更好的律師或動用相關人脈。在權力資源的加持之下,被害人的法律訴訟將更加窒礙難行

◼️ 社會大眾的眼光

雖然在近年來性侵、性騷擾事件中,越來越多網友風向是力挺受害者、指責加害者性騷擾或性侵行為。
但從過去到現在,某些指責受害者的聲音卻也未曾停歇:
「誰知道這是不是你情我願的?」
「就是因為他/她太笨,不懂得保護自己,才讓會人有機可乘!」

這些聲音,對受害者造成傷害,甚至產生羞愧感、覺得是不是自己的錯、自己是不乾淨的。如同《人選之人—造浪者》的亞靜,因為不符合大眾眼中「完美受害者」形象,而產生自我懷疑。

raw-image

在這些漫長而繁瑣的司法程序中,受害者需一次次重複回憶創傷經驗,也因為權力資源不對等的關係,不一定能獲得司法的公平對待。有時甚至因舉證困難,連申訴都未能成立,又必須承受他人的眼光,造成身心巨大的壓力。

希望大家面對遭受性騷擾、性侵害或性暴力的人,終於出來發聲時,可以多一份同理,不再輕易地質疑他們為什麼當初不勇敢,因為過程也許沒有我們以為或想像地那麼容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撒籽 心理推廣團隊的沙龍
10會員
6內容數
2023/08/01
「恐怖情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不禁疑問:「這個人都已經這麼誇張了,被害人為什麼不趕快逃走呢?」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逃,而是沒有力氣也不敢逃。許多恐怖情人十分貼心而有魅力,在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後,有些徵兆才開始浮現。就讓撒籽來幫大家盤點幾個恐怖情人的徵兆和手段,以及被害者遇到恐怖情人無法逃走的原因!
2023/08/01
「恐怖情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不禁疑問:「這個人都已經這麼誇張了,被害人為什麼不趕快逃走呢?」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逃,而是沒有力氣也不敢逃。許多恐怖情人十分貼心而有魅力,在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後,有些徵兆才開始浮現。就讓撒籽來幫大家盤點幾個恐怖情人的徵兆和手段,以及被害者遇到恐怖情人無法逃走的原因!
2023/07/05
活在當代社會,早已習慣自己擁有生命安全、財產、自由等人權,直到撒籽小編近日前往綠島旅行,透過這塊土地了解過往承載著許多不公義的故事,才再次意識自己身處現代的幸福。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2023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聆聽人權、歷史與藝術的迴聲~
Thumbnail
2023/07/05
活在當代社會,早已習慣自己擁有生命安全、財產、自由等人權,直到撒籽小編近日前往綠島旅行,透過這塊土地了解過往承載著許多不公義的故事,才再次意識自己身處現代的幸福。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2023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聆聽人權、歷史與藝術的迴聲~
Thumbnail
2023/06/27
隨著METOO運動持續發酵,開始有些不同聲音出現:「我覺得METOO已經太過火了!」、「METOO運動是不是已經走歪了?」 這些問題的提出也相當重要,究竟怎樣叫做「走歪」呢? 「走歪」背後是否還反映出其它值得討論的議題? METOO運動帶來的意義有哪些?又該走向哪裡? 就讓我們一起盤點、統整一下吧~
Thumbnail
2023/06/27
隨著METOO運動持續發酵,開始有些不同聲音出現:「我覺得METOO已經太過火了!」、「METOO運動是不是已經走歪了?」 這些問題的提出也相當重要,究竟怎樣叫做「走歪」呢? 「走歪」背後是否還反映出其它值得討論的議題? METOO運動帶來的意義有哪些?又該走向哪裡? 就讓我們一起盤點、統整一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Thumbnail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Thumbnail
Metoo運動爆發至今,許多知名人物紛紛被爆出性騷擾,但在此時卻有不少人在檢討被害者,認為他們翻舊帳、蹭流量,但他們說不出口是有原因的,從社會體制到心理到安全考量,讓他們無法在事發時馬上說出口... 也希望能用這支影片讓更多人體會被害者們的情況,讓更多人能夠站在受害者這邊,為他們找想 !
Thumbnail
Metoo運動爆發至今,許多知名人物紛紛被爆出性騷擾,但在此時卻有不少人在檢討被害者,認為他們翻舊帳、蹭流量,但他們說不出口是有原因的,從社會體制到心理到安全考量,讓他們無法在事發時馬上說出口... 也希望能用這支影片讓更多人體會被害者們的情況,讓更多人能夠站在受害者這邊,為他們找想 !
Thumbnail
伴隨台灣MeToo(下省卻hashtag)的雪球越滾越大,有關MeToo的許多評論、爭議乃至誤解也一併暴露於網絡。我們應該如何理解#MeToo運動呢?本文探討受害者在事發已久才發聲的原因、MeToo在公共領域的社會作用以及如何避免未審先判及復仇般的正義。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Thumbnail
伴隨台灣MeToo(下省卻hashtag)的雪球越滾越大,有關MeToo的許多評論、爭議乃至誤解也一併暴露於網絡。我們應該如何理解#MeToo運動呢?本文探討受害者在事發已久才發聲的原因、MeToo在公共領域的社會作用以及如何避免未審先判及復仇般的正義。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純粹是編譯文。這篇文章,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感嘆我過往的無知。無知什麼?以往我只注重保護家人,沒有注意到,原來我身邊的女醫師,也是職場性騷擾的高風險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純粹是編譯文。這篇文章,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感嘆我過往的無知。無知什麼?以往我只注重保護家人,沒有注意到,原來我身邊的女醫師,也是職場性騷擾的高風險群。
Thumbnail
臺灣MeToo運動持續延燒,讓某些人不解的是,到底事發當下為什麼不說?事後為什麼不勇敢提起申訴、站出來面對處理?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性騷擾或性侵害在申訴通報後,又會展開一場不容易的司法流程。
Thumbnail
臺灣MeToo運動持續延燒,讓某些人不解的是,到底事發當下為什麼不說?事後為什麼不勇敢提起申訴、站出來面對處理?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性騷擾或性侵害在申訴通報後,又會展開一場不容易的司法流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