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目睹、聽聞職場性騷擾卻不作為,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篇文章,不純粹是編譯文。這篇文章,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感嘆我過往的無知。無知什麼?以往我只注重保護家人,沒有注意到,原來我身邊的女醫師,也是職場性騷擾的高風險群。

raw-image


最近因為metoo風波,才看到一些女醫師吐露,她們從踏入職場,就常聽聞各種職場性騷擾。原來看似外表堅強的女醫師,也是性騷擾的高風險群。或許,會遭遇嚴重性侵犯的是極少數,比如聚會時喝酒然後被前輩扶上車,然後性侵犯。因為前輩的權勢,女醫師選擇吞忍。

當然,如果女醫師都是高危險群了,醫療場域裡面的護理師、女助理、以及其他女性工作人員,也都容易遭遇職場性騷擾。

職場性騷擾常見,嚴重的性侵害就沒那麼多,但不管「比較輕微」或嚴重的案例,傳開之後,在醫療界的同事之間,還是會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而其他職場,只要權力不平等,性騷擾就可能存在。

大概在三十幾年前,歐美國家就已經注意到性騷擾不只會影響受害者,也會影響目睹者、甚至會影響只是聽到傳言的同事。

聽到、知道卻沒有作為,就是「旁觀者」。如同罷凌,性騷擾也會有旁觀者效應,會影響旁觀者的身心健康,產生跟受害者類似的心理反應,例如焦慮、憂鬱或創傷。

歐美國家會重視職場性騷擾,因為這除了影響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會妨礙團隊合作。受害者與旁觀者的心理壓力會影響工作表現,問題沒有合理地處理,也會讓一些受害者與旁觀者選擇離職,造成人事動盪。

有一篇二〇二二年發表的研究,分析一群義大利員工的問卷,除了確認性騷擾事件的旁觀者也會有負面的心理壓力外,還發現男生比女生還更不能應對「旁觀性騷擾」的心理創傷。

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的性別角色,會讓男生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無力」。同事、學姐、學妹受到侵害、侮辱,自己在有權勢的騷擾者面前,無能為力、膽怯、縮下去了、裝作沒事。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男人,這對自我的完整性、對自尊的傷害,可能會成為一輩子的陰影。

這讓我想到,「旁觀性騷擾」的男醫師,有一些也可能會留下長期的心理創傷。台灣醫師從小就是「學霸」,受眾人尊重,彷彿是世界的中心,直到進入職場,漸漸察覺自己的渺小。

有一天,當男醫師發現自己認識的同事、學姐、學妹、護理人員、藥商、社工、心理師、書記,被自己不敢反抗的權勢者騷擾。一開始,男醫師可能很憤慨、很生氣,但朋友們、或甚至受害者本人,可能都會勸他算了,沒有必要張揚,反抗也沒有用,不需要為此出頭、影響未來的前途。

許多事情就這樣埋藏在心裡許多年,也找出許多合理化的理由告訴自己這樣做沒錯。直到metoo風潮興起,一些往事又開始浮現在男醫師腦海。

當然,這樣的心理歷程,可能也會出現在許多不同職場的男性身上。只要還有一定程度的良知,就會出現這樣綿延的夢裡徘徊。

隨著metoo運動的深化,我們也應該要開始來關心性騷擾事件的旁觀者。女性旁觀者、男性旁觀者,各自會有各自的心理壓力與創傷,也會有許多的悔恨。而一些慣犯,更可能造成整個職場、整個世代,長期的自我壓抑與內疚,無助、無力,對社會變得無法樂觀與冷漠。

有些事情需要好好的談。有些人會需要適時的心理諮商。至少我們先建立一個概念,不只受害者,性騷擾事件的旁觀者有時也會需要支持與關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43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純粹是編譯文。這篇文章,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感嘆我過往的無知。無知什麼?以往我只注重保護家人,沒有注意到,原來我身邊的女醫師,也是職場性騷擾的高風險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純粹是編譯文。這篇文章,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感嘆我過往的無知。無知什麼?以往我只注重保護家人,沒有注意到,原來我身邊的女醫師,也是職場性騷擾的高風險群。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臺灣MeToo運動持續延燒,讓某些人不解的是,到底事發當下為什麼不說?事後為什麼不勇敢提起申訴、站出來面對處理?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性騷擾或性侵害在申訴通報後,又會展開一場不容易的司法流程。
Thumbnail
臺灣MeToo運動持續延燒,讓某些人不解的是,到底事發當下為什麼不說?事後為什麼不勇敢提起申訴、站出來面對處理?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性騷擾或性侵害在申訴通報後,又會展開一場不容易的司法流程。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這幾日性騷擾事件,真的是相當熱,這種事情熱度飆升,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難過「台灣會去騷擾的人這麼多」,還是該開心,這些受害者勇於站出來面對傷疤,用自己的經驗給社會大眾上一課。
Thumbnail
這幾日性騷擾事件,真的是相當熱,這種事情熱度飆升,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難過「台灣會去騷擾的人這麼多」,還是該開心,這些受害者勇於站出來面對傷疤,用自己的經驗給社會大眾上一課。
Thumbnail
沒有想到,職場性騷擾、me too議題,這麼快又回到吉白職場的節目中。想告訴受害者 你得為自己戰鬥外,只有你自己才能處理心中那份委屈。
Thumbnail
沒有想到,職場性騷擾、me too議題,這麼快又回到吉白職場的節目中。想告訴受害者 你得為自己戰鬥外,只有你自己才能處理心中那份委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