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什麼會越想越不對勁?─不對勁的是社會的「受害者想像」

2023/06/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desperate-sad-depressed-feet-hands-2293377/】
最近台灣的metoo運動燒得轟轟烈烈,不少聲音譴責受害者當下不反抗、不為自己發聲、多年後才說,甚至諷刺「越想越不對勁」。
在這些聲音對受害者的想像是:被侵犯前要自我保護、外表與行為舉止合宜,被侵犯時應該要分辨是非、極力反抗,並在事後盡快求助、自我捍衛。我們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何以「越想越不對勁」經常出現在受害者的遭遇?當下說不出口的困難是什麼

一、創傷與生理反應

以創傷的研究來說,一般來說,個體面臨到威脅時,有三層安全機制,分別是社會連結(social engagement)、戰/逃(fight/flight)、凍結(freeze)。
在社會連結階段,個體會尋求他人的協助或支持,並進行理性思考。當狀況緊急或無法獲得協助時,則會進入戰/逃的狀態,視情況選擇回擊或逃開,以確保安全與生存。
而當戰/逃失效,或是威脅情境使人受困、動彈不得時,則會進入凍結狀態。此時背側迷走神經啟動,大幅降低全身的新陳代謝。身體會感到呼吸變淺麻木意識關閉無法思考失自我感不再注意肉體上的痛,甚至解離昏厥。如果大家有看最近的metoo文章,可以看到不少類似的反應,像是「身體動不了」、「好像在某處看著這一切發生」、「腦中一片空白」。失去跟周遭環境的接觸是典型的創傷表現,而非受害者不願反抗。

二、創傷與記憶

一般來說,當我們記得某件事情時,我們想到的是有頭有尾的劇情,且能按照社會情境而說出記憶情節。但創傷記憶則是破碎、斷裂的片段,時間次序混亂,或是出現大量的空白
基於保護機制,有時大腦會選擇掩蓋起來,遺忘事件本身,但身體會替我們記得某些細節。當出現特定的提醒物(即,與事發當下有關的人事物)時,身體記憶會被喚起,而再次出現創傷反應。因此,對某些人來說,需要長時間才能慢慢拼湊出「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woman-sad-depression-skin-naked-2609115/】

三、權勢與性暴力

metoo事件的權力不對等,不僅是父權體制賦予男性的資格感(因為我是男人,所以事情應該這樣發生/我這樣做沒問題),權勢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
大家應該不難發現,近期受害者的現身說法中,大多與行為人處在同一個領域,且相識或仰慕已久。相較於行為人是該領域中有聲量、豐富資歷,或掌握實質權力的前輩,受害者則是較弱勢、資淺、資源單薄的人。
當過去累積的印象與信任感,與事件形成強烈的對比與衝突時,受害者會產生自我懷疑:「他應該不是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吧」、「是不是我想太多」,直到有其他受害者指證才能核對真實性。另外,權勢不對等也會讓弱勢的一方擔心─「如果我舉發了,會不會前途就沒了」。

四、受害者的大眾與自我審查

釐清事件是相當痛苦且困難的事情,社會對「性」避談與壓抑的態度,以及對受害者的標籤與指責,都會讓受害者感到羞愧、自責,難以啟齒與求助,而陷入失語的狀態。
正因為預期說出來會受到質疑,受害者往往在開口前就自我審查了千萬回。而發現自己不符合社會的「完美受害者」形象時,只剩下回頭自我檢討。何況「完美受害者」形象本身就存在諸多矛盾,舉例來說,如果受害者邏輯清晰、口條通順,容易被質疑太過冷靜、「不像真的」,但如果講得片段斷續、連貫不一,又會被懷疑內容破碎、可信度低。要回頭認清自己的感受、確信受到不合理的對待,並非容易的事情。
圖中是臺師大學生團隊「Kaos」於2022年辦理的展覽《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展》。展覽內容為性侵受害者事發當下穿著的衣物,以及多則性侵害故事 ,期望打破社會對於性侵受害者的錯誤想像。
【圖片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03002444-260405?chdtv。林良齊攝】

五、司法與制度的困境

除了上述的因素影響出面指證之外,罪證蒐集的困難、過往判例都會連帶影響後續司法結果。另一方面,受害者是否信任申訴管道、過往的求助經驗,也會影響受害者是否願意說出口。更別提申訴或提告過程需要承受回憶與重述經歷的痛苦。這些都讓人納悶:說出來真的會比較好嗎?我會被相信嗎?傷痛會撫平嗎?對方會有懲罰嗎?正義因此伸張?
無法在當下反抗、事後果斷控訴的原因還很多,這篇僅略述一二。這是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的第一步,當我們越能理解受害者的困境,才有機會減少受害者站出來的成本。
撒籽 心理推廣團隊
撒籽 心理推廣團隊
我們是一群諮商心理師, 相信心理成長不只發生在一對一談話的小房間裡,也可以走出室外、貼近生活。 「撒籽」比喻希望在大家心裡,撒下「成長的種籽」,等待時機發芽、茁壯; 「撒籽」也取自諧音,我們自嘲像資本社會的「傻子」,不希望心理成長淪為奢侈品, 不定期舉辦公益講座活動,用多元的形式與更多人相遇、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