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的故事出發,3個關鍵步驟讓你成為頂尖的產品經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作為產品經理,你都能從這篇文章裡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式。
透過這3個步驟,你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設計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並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三個步驟,並探索它們如何提升我們的產品管理能力。
  • 步驟1 - 了解用戶的故事:你需要全面理解用戶使用你的產品的整個流程,從中找出他們的需求和困難。通過這種方法,你可以從用戶的視角出發,找出改進點,創造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 步驟2 - 建立功能地圖:確定了用戶的需求後,下一步就是建立一個功能地圖。你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痛點,設計出相對應的功能,然後將這些功能變成可以實現的技術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有一支強大的工程團隊,他們能夠解決技術細節,並讓用戶可以輕鬆完成他們的需求。
  • 步驟3 - 優化工作流程:在你有了完整的功能地圖後,下一步就是優化整個工作流程。你需要確保在整個流程中,不同的團隊能夠有效地交換信息,從而確保每一個步驟都能順利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了解到你的部門如何進行合作,以確保整個產品的順利推出。
你也是產品經理嗎? 或許你也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快來分享你的經驗,一起交流學習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7會員
845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75《護眼,從用對光開始》:藍光真的傷眼嗎?我們怎麼保護自己的眼睛?#75《護眼,從用對光開始》:今天我想透過這本書跟我自己的體感,很系統性地跟大家分享這些問題:藍光是否會傷眼?我們該怎麼防止眼睛受到傷害?配戴抗藍光晶片是否有效?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3-01-28
活出設計的第一步:從活用類型開始?關於活出你自己的設計的一切,以及關於帶著別人活出他們的設計的一切,都是關於活出你的類型的逐日試驗。
Thumbnail
avatar
守候正確邀請的PROJECTOR
2022-12-07
刻進骨子裡的永續DNA 退休從農用自然農法種出一片天在花蓮吉安鄉,有一處能自行儲水、發電、緊鄰5甲稻田,自給自足的「方舟」。這座綠建築的擁有者謝景貴,為了家人以及這塊土地的未來,從金融業提早退休,搬到花蓮實踐「永續的生活態度」。這和他過去二十年的國際賑災經驗中,看到太多生離死別有關。
avatar
鄭群騰
2021-09-27
從用戶體驗思維到內容創作的一門策略課週六(1/23)下午很開心參與了日更狂人「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所號召的閉門課,她為了日更團的成員邀請了孫治華老師,重開一次內容創作的策略課程。 你可以能會以為這是一堂在教如何寫文章的課程,錯了,文章如何寫得好,不是這堂課的重點,這堂課真正的核心,是讓你井噴寫不完的題材。 課堂上的練習,從讀者角度出發
Thumbnail
avatar
獸群之心 / Soking
2021-01-23
投資微新手的指南|「護城河」是個假命題。我從來不思考這個,用看的當我分享GrowGeneration的想法時,有讀者問了我關於這間公司的護城河。我的第一念頭是我不會去思考護城河這東西。我這麼狂妄自大嗎?不是的。護城河當然重要,但你會發現護城河都只是事後之論。 我不是說護城河不重要,而是要阻止你在情況改變時用護城河欺騙你自己。我也來告訴你我看兩個東西理解護城河
Thumbnail
avatar
AI效率家
2021-01-11
從誠品敦南店即將落幕談起,蔦屋書店如何為超級用戶提供價值?就我的角度來看,蔦屋書店有三個迷人的屬性,分別是企畫、顏值和數據。從企畫的角度來看,這是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的強項,不時可從網路或媒體報導上發現他們推出的各種策展活動,可說是相當迷人;但我也必須持平地說,我們誠品書店的表現並不遜色。至於在顏值(軟、硬體設計)的層面,老實說誠品書店的表現也不差!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0-04-29
想達成驚人效益可以從每天用最少努力及力量開始的《原子習慣》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03-26
技術創投實作:把人事成本從費用變成資產當你懂得如何把時間當做籌碼運用時,你的存款立刻放大十倍,你的公司立刻放大百倍---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avatar
創翼
2020-03-13
把人事成本從費用變成資產:技術創投|富爸爸,窮爸爸#3公司把薪資給員工是為了創造資源:時間;也就是用金錢換時間。如果這些時間大多用來維運,就只是在消耗金錢,相反,這些時間都是在投入新機會,結果將會完全不同---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avatar
創翼
2019-06-21
從生活用語看教育我們所受到的觀念經過了我們的思維去判斷、咀嚼、消化後有了我們的觀點和立場。一樣地,其他的說法,也是經過了一套過程而產生這樣的言行。很多的問題因為時代的變遷、資訊的多元、社會環境的開放而有了更多的見解和說詞,畢竟我們都曾處於不同的環境、受過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內容。 但,各自表述, 然後呢?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