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事情卻感覺不一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人類的大腦是很奇妙的東西,會去評斷各種事情加以計算並且整合,然後做出評估和結論。比如最近新的藝人新聞,我就觀察出了幾件事情:
黃子佼和孟耿如年齡相差19歲,男大女小的組合在華人社會好像普遍被接受,男生年齡大女生十來歲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角色換成蕭敬騰娶一個大他14歲的SUMMER,一般人就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奇怪了。蕭敬騰30幾歲而已,怎麼娶個快要60歲的老婆呀?
人的大腦不但會覺得奇怪,還會把這種奇怪放大。原本只有差距14歲,一下放大成差距30歲。
再來是男星娶了女經紀人感覺很正常,可是要是女星嫁給男經紀人,可能就會被戴上"培養女星培養到床上"的帽子。
投資上面,肯定也有一樣的現象。因為我們大腦是用相同的方式在處理問題和對事情的看法的。
最簡單的狀況就是,在現金流的美味這篇文章說到的,配息和自己賣股票,是一樣的。
可是我們就會覺得,拿到手上的錢才是真的。
假設一家公司賺錢,不配股息給股東,而把這些錢放在公司裡,會有什麼狀況?答案就是公司現金存量過高。譬如中華電信(或是大台北瓦斯),當中華電信不把獲利配給股東,而放在公司內囤積,這時候會怎樣?這時候中華電信無法將這些錢拿去再賺更多的錢,金錢閒置無法利用,造成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這反而是一件壞事。
舉個例子,如果公司的成立就是為了賺錢,一家公司股東投資100元可以賺100,股東再加碼投資1000公司就可以再賺1000,那這就是一家好公司。
可是如果有一家公司股東投入100,公司固定每年賺了100。股東說我將今年的獲利100再投入,你明年可以變成賺200嗎?結果公司說不行,我只能固定賺100,你給我再多錢放在我身上我也只能賺100。這時候大家應該就會覺得這家公司怎麼賺錢能力這麼差,對吧?
為了避免公司的無能被股東批評,公司領導階層就說,我們每年固定配息,發股利給股東。股東拿到錢,突然覺得這家公司好棒,每年發現金給股東。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
周星馳主演的食神電影,裡面有這個橋段:
**************************************
食神:我把名字都改了 "爆漿撒尿牛丸"! 要發財就靠它!
鵝頭:你說啊?! 那麼容易發財啊?! 你當我是傻子啊?!
雞姐:(對著鵝頭)我信他! (對著史提芬周)應該怎麼做?
食神:當然是開間店做好它 先賺他第一筆錢
雞姐:(傻笑)嘩! 那不是可以買一套最新的卡拉OK啦?
鵝頭:火雞 你不怕人笑你? 有了錢當然買樓收租了 這才叫高章嘛!
食神:當然了 不過要是換了我 開分店 一間變兩間 兩間變四間 四間變八間 八間以後就上市 上市以後再集資 接著就是炒股票 然後在炒地皮
接著 再分開上市 到時候光是收股息我就削翻了! 哈哈哈哈...
鵝頭:呵呵(白痴狀)
雞姐:你笑? 你明白啊?
鵝頭:倒不是太明白 不過聽起來蠻不錯的 哈哈哈哈哈哈...
**************************************
雞姐只想到身為股東,能夠拿到股利買卡拉OK,這樣才叫做賺錢。雞姐只想到花錢享樂。
鵝頭想到的是,公司賺錢發股利之後,拿賺到的錢去買房收租,錢賺錢。
這兩位都在想,拿到公司股利之後自己要怎麼花這筆錢。可是只有食神想到公司的賺錢能力。
食神想到的是,有錢之後公司不發股利給股東,要將公司獲利再投入,一間店面變成兩間,兩間變四間,最後股票上市炒房炒地皮再拆分.....想到的都是如何讓公司錢賺錢。
所以,你如果相信存股是當一個公司股東長期持有一間優良的公司,身為公司股東,你想要公司穩定賺錢,還是能夠將獲利投入再賺更多的錢?
有人或許會說,投資能穩定賺錢的公司,有什麼不對呢?這就回到文章一開始說的事情了。我們大腦對於違反我們認知的事情,會加以合理化。比如認為合理的男大女小年齡差距,黃子佼和孟耿如,我們會將19歲的差距縮小到10歲。認為不合理的蕭敬騰和SUMMER,會把14歲的差距放大到30歲,來凸顯這個不合理。我們大腦因為感覺拿到股利的感覺很好,所以嘗試說服自己,投資穩定獲利的公司這件事情沒有錯,腦子開始編造理由說服你自己。
你和朋友合夥開一間飲料店,一個月穩定賺兩萬,你會希望這輩子這家飲料店這樣的獲利就夠了嗎?你應該會希望兩萬變三萬,三萬變四萬,越賺越多吧?所以這家飲料店必須將獲利再投入,然後錢賺錢,創造更多獲利和盈餘。
所以當一家公司將大部分盈餘都配給股東,沒有能力將盈餘再創造更多獲利,這真的是好事嗎?
我們的大腦雖然會幫助我們思考,可是有時候也會誤導我們。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才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87會員
39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人的進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是一種持續學習的過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金流的美味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事情其實跟你看的不一樣:看懂人生的黑與白❗️💡謝謝火焰給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執燈的人,他是堅忍地站在黑暗當中呢。~~ 泰戈爾💡
Thumbnail
avatar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2023-06-14
決勝IT十八招-第十五招:閱讀不同領域的書、接觸不一樣的事情、養成好習慣、保持學習IT決勝十八招 這部分其實跟先前也有關係,當你懂得借用資源和找師傅的時候,其實就必須就要開始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了...假設你接觸的業務面,可以多看一些業務和銷售方面的書或者是接觸行銷的部分,就多涉獵一些行銷面的東西,因為IT技術是半年至兩年汰換版本速度越來越快了,未來走向自動化趨勢會越來越多,必須得
avatar
IT界影武者-程序元
2022-11-11
《遊戲化實戰全書》讀書心得:讓事情和遊戲一樣吸引人的方法為什麼人要玩遊戲?不是因為有人必須玩遊戲,而是因為遊戲有某些特質吸引了人,讓人不自覺的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只為了在遊戲中有更多的進展。 那如果,讓生活中的事情和遊戲一樣吸引人,讓人把投入在遊戲中的資源投入生活,讓自己不是在遊戲中,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升級呢?
Thumbnail
avatar
星期Leo的讀書會
2022-10-01
波段策略-投機向山丘一樣古老,股市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前發生過。本週台股(7/24-7/29)投機向山丘一樣古老,股市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前發生過   市場發生的事情不是新鮮的事情,如果不是追投機的個股做動能交易,那好好存股會是很好的選擇。選擇的方式不同,大家達成目標的方向卻是相同。   從上週累積觀察投信有買: 本週為: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美國GDP、美國超級財報週(重要亮點)
Thumbnail
avatar
saber 投資筆記
2022-07-24
當事情與你想的不一樣這世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多數人都聽過這句話,但聽過一回事,可每每當事情不順心發展時,仍然難解將心態看開;不糾結。 快快手抄默想,張忠謀先生金句,「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挫敗的不是因為這些坎坷,而是我們選擇
Thumbnail
avatar
Janice 潔妮斯
2022-06-16
【SN-0005】同一件事情描述順序不同,給人的觀感卻不一樣你有沒有這個時候?A跟你說了一句話,結果你非常生氣;沒多久,B也跟你說了另一句話,你卻沒甚麼感覺;結果事後或回家後回想那兩句話,發現兩句話意思竟然一樣?
Thumbnail
avatar
Yee👉催眠諮詢x心理諮詢x健康管理
2022-05-30
宗教信仰:問事及請神明處理、化解事情跟生病看醫生狀況是一樣的?網友或信眾要有正確觀念,問事及請神明處理、化解事情跟生病看醫生狀況是一樣的 小病看一次就好了,病情稍重的可能要看個兩三回或四五次才會好 重症的可能還要進手術房或加護病房才出的來,嚴重者可能連救都無法救了 不知道病因出在哪裡,只好驗血、 驗尿、檢驗、檢查,慢慢查慢慢找病因了
Thumbnail
avatar
談天說地、講古論道
2021-08-18
投資微新手的指南|投資新手最後一個重要事情!這樣讓投資進步當你把大部分的知識、用語和概念都稍微了解後,那麼應該做什麼呢?為什麼很多人都投資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沒什麼進步呢(我也曾深陷其中)?因為我們這些微新手都忘記了一個我們在學生時期就已經知道的事情。 讀完書,一定要去考試,這個就是要你一定要去實戰。看考完試,你要紀錄、檢討、複習改進啊~!所以要用心地去實戰,
Thumbnail
avatar
AI效率家
2021-03-12
自然安排—我的「決心」,讓事情不一樣這麼決定了,在line上找到他的,看到之前我發的幾則,他都沒讀,難道他刪除或封鎖我了嗎?我還是問了:「今天幾點開?我中午要去。」(然後在想,如果沒讀的話,就在群組裏問,一定要問到。)原來,是我的「決心」,他終於回覆了,我不再那麼客氣,為他著想。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