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徵文|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沒有不務正業,真的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一直在揪結,要不要參加這次的徵文,因為我是個自學生的家長,我對於現今的教育體系可以說極度不信任。對於務不務正業這種題目,其實也是極度的不屑,為什麼,因為務正業不就是僵化的代表嗎?我見過務正業的例子裡,除了少數讀管理系的二代,其餘的,就是社畜吧…

raw-image


要談這個議題,真的很沈重,不如換個方式來講吧!在一個遊戲裡,除非點數極其有限,不然會有什麼人點技能是一系到底?所有的強大,都有其極限,更何況"單一"勢必面對更多的局限。火系遇到火無效?物理系遇到物理無效?對,逃走或許是一個選項,然而不停的逃走,或是待在固定一個"舒適圈窩著",這不就是現實社會的寫照嗎?

那為什麼我們不會在遊戲中這麼做?卻在生活中如此的過?其實只要好好的去觀查就會發現,打錢工就會在遊戲中這麼做,為的就是付出最少,利益最大化…但是枯燥乏味。從遊戲的發展也不難看出,早期的遊戲並沒有什麼職業的分別,連選擇都沒有。之後發展到可以選擇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玩法,再之後呢?職業又慢慢的消失,想學什麼技能也都不再限制,只是需要前置技能。

既然在遊戲中如此,生活中為何不?學習本來就沒有限制,需要的是前置技能,什麼是前置技能?就是基礎啊!學數學就是要從加減乘除學起,這不就是前置技能嗎?如果加減乘除沒學會,怎麼學四則運算?怎麼學函數?怎麼學理化?如果連基本語言都不會,如何學邏緝?如何學文學?如何學哲學?

那麼,你可能會問,這和務不務正業有什麼關係?這當然有關係。我們需要理解的是,沒有一條路是一成不變的,更何況是我們的職業道路。我們不能只看到目前的局限性,也要看到可能的機遇和變化。更何況現今社會發展快速,有些工作做一做…可能就不見了…

我們不應該只是將自己定義為某一個單一的職業,比如我是一個工程師,或者我是一個老師。我們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學習者,一個不斷進化和發展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技能和知識,不只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那一部分。

同樣,我們的教育系統也需要跟上這個變化。學校不再應該只是一個學習特定學科知識的地方,而是一個讓我們學習如何學習,學習如何思考,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地方。這也是我為什麼會選擇讓我的孩子自學,因為我相信這是一種在現代社會更有競爭力的學習方式。

生活不應該只是為了務正業,而是要為了我們真正熱愛和有熱情的事情。如果我們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多麼的乏味和枯燥。相反,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的熱情,追尋自己的夢想,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豐富多彩。

因此,我想鼓勵每一個人,無論在哪裡,無論是誰,無論現在做什麼,都要不斷的學習,不要將自己局限住,更不要把自己困在單一技能的舒適圈裡。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舒適圈很可能因為社會的變遷而消失。更廣泛的學習,不但是為了適應更多變的世界,也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8會員
101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龍阿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