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大戰略 ( 原文作者 : 麥可˙葛林 Michael J.Green )

本書譯自 : Line of advantage : Japan's grand strategy in the era of Abe Shinzo( 譯者:譚天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21年12月接受國策院邀請且進行視訊演講時,有過以下的這段話 ~ 「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可以説是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這項認知北京領導階層,尤其是習近平主席絕對不能誤判 」。

安倍晉三過去以來何以高度關注台海安全議題,並非純粹因為友台關係。安倍晉三早在2013年就指出【中國已經企圖根據本身一廂情願,在海洋,在空中,包括在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採取與既有秩序與國際法不能相容的行動,企圖以強制手段改變現狀】( 頁80 )會有如此強措辭的遠近因素中,不能不提【2010年9月7日,中國一艘海上民兵船在尖閣列島附近故依撞擊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艦,日本民主黨政府打破過去沉默,將中國民兵船船長逮捕,接受日本國內法審判。北京暴怒,發動稀土抵制,並且憑空捏造間諜罪名逮捕幾名中國境內的日本商人。最後,於9月24日無罪釋放那名中國船長,兩國敵對危機因此化解…。】( 頁76 )

此後,中國船隻闖入尖閣列島水域的頻率也一如從前,2012年9月以後更是大幅增加在尖閣列島周邊的軍事與半軍事作業。

本書頁 77

本書頁 77

本書從日本追求國家安全與聲望的地緣環境與國家主張談起。歷史系譜成為安倍晉三的海洋戰略架構基礎,包括美日同盟,與美國、印度和澳洲之間的非正式戰略對話(四方安全對話),還有自由開放的印太等戰略作法也都以之為藍本。

而與中國的關係被認為是安倍晉三二度成為日本首相的幕後推手;中國既是對日本主權與安全最大威脅的國家,同時也是推動是本經濟成長的夥伴。安倍晉三對於與中國之間如此相互依存,在地緣政治上卻又相對競爭的複雜關係,提出美日同盟做為因應。

日本自【明治時代以來的戰略史,就是一部日本面對霸權威脅,以及未重新詮釋亞洲區域秩序,因為採取各種不同途徑以伸張日本繁榮、自主、與法統的過程史。】( 頁146 )這個知識概念勾勒出安倍晉三的海洋戰略,並塑造印度連接太平洋地區的區域秩序與價值詮釋。

安倍在第一次首相任內 ( 2006 ~ 2007 ),以價值導向 ( 自由的維護、民主的追求,以及對人權的尊重 ) 外交為主要施政中心的意識形態,卻遭受到來自其黨內同事的抗議,因為經濟改革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要人們相信意識形態所帶來的好處相對困難許多。更白話一點就是與中國的貿易依存所帶來的日本國內經濟成長相較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意識形態,前者的好處較有感。

不過,2012年安倍二度成為日本首相後,於【2013年《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在各式議題中,不下十次將「普世價值」列為國家的核心利益。】【但真是這樣嗎 ? 批判人士強調,日本對民主規範的推動雖說充滿熱情,一旦談到過去在亞洲犯下的侵略罪行,他們就興趣缺缺。】

安倍曾經指責「東京戰犯法庭」是成王敗寇的勝利者正義,還曾反對承認日本戰時確實迫使大批婦女充當慰安婦,更推出許多國家主義教科書,極力淡化日本在二戰期間荼毒亞洲的罪行。( 頁189 ~ 190 )

若干程度上,中國與南韓每年都會利用8/15這天向日本提出需索並要求日本讓步,且昭告世人日本有道德缺憾,不能當世界大國。安倍於2015年發表二戰結束70周年的聲明,是迄今為止的所有日本首相談到戰罪最多的一次。安倍【為日本在二戰期間造成的苦難表示深度悔恨】( 頁195 ) 此後,要求新的謝罪聲明壓力明顯不再出現。

安倍晉三於2022年7月8日遇刺,因遭受槍擊導致失血過多而逝,享年67歲。他所推動的日本戰略轉向( 改變對中國戰略、印度-太平洋構想、價值外交 ),其決心改變日本的同時,也深深影響現代亞洲國際關係。那麼,沒有安倍晉三的未來呢?下圖是後安倍時代政治領導人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本書頁298、290

本書頁298、290

安倍晉三的大戰略本身就是權力均勢變化的產物( 頁300 )。它會被終止嗎?也許當美國退出亞洲,或者當中國習近平造成的威迫、獨裁,與戰略競爭時代落幕時就會終止。只是,截至目前為止( 2023/02 ),美國200多年來不曾撤出過亞洲,而習近平的獨裁在20大之後變本加厲。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安倍晉三與統一教(3)宗教二世、宗教虐待與《被害者救濟法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嫌犯山上徹也槍殺以來,犯案動機涉及嫌犯母親所屬的異端信仰,讓舊稱「統一教」,現已改稱「世界和平家庭聯合會」的宗教團體,以及和出生於異端信仰家庭的「宗教二世」問題浮上檯面。日本國會也因此通過了「受害者救濟法案」。然而,法案內容距離「宗教二世」們的訴求還很遙遠⋯⋯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22-12-16
    安倍晉三與統一教(2)以「靈感商法」聞名的舊統一教會是不是一種「邪教」?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殺以來,嫌犯的犯案動機涉及假宗教真斂財的異端信仰,讓舊稱「統一教」,現已改稱「世界和平家庭聯合會」的宗教團體再次受到各界關注。然而,舊「統一教」問題浮上檯面以來,日本政府及自民黨內部遲遲未有更進一步舉動⋯⋯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22-10-19
    從「AI安倍晉三」到數位獻花,從小看安倍長大的日本年輕世代弔唁出新招本文撰稿時間,【AI安倍晉三】的影片還可以在官網、YouTube及推特上看到,但在文章上線時,官網及YouTube上的影片已經全數下架,只剩下推特上唯一一支影片。 本週一(25),日本YouTube及推特上,出現了一系列由「東京大學AI研究會」製作的【AI安倍晉三】影片。如同【AI安倍晉三】的名稱,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22-09-27
    安倍晉三與統一教(1)國葬儀將成天皇以外「戰後第一」的國家儀式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首相岸田文雄便表明有意替安倍晉三舉行國葬,目前也已拍板定案。然而,隨著表定國葬日期(9/27)即將來臨,各家民調反對聲浪和贊成聲浪接近五五波,反對聲浪有逐漸升高的趨勢。距離安倍晉三的國葬不到 2週的時間,為什麼這場國葬的批判聲浪仍未平息,國葬在當代又具有哪些意義?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22-09-15
    安倍晉三國葬負評如潮,日本的「弔唁外交」為何難以如願?9月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額外撥款14億日圓,其中將有8億日圓用於安保,6億日圓用於迎接來自約50個國家的外國政要。此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國葬費約為2.5億日圓,加上此次額外撥款後,預算將暴增至16億日圓以上。
    Thumbnail
    avatar
    祁賓鴻
    2022-09-08
    從安倍晉三到岸田文雄:所謂「美日共同防衛台灣」是怎麼出現的?近年來,台灣問題逐漸成為中日關係的引信,「美日共同防衛台灣」之說更是不時引發輿論風暴。
    Thumbnail
    avatar
    祁賓鴻
    2022-09-03
    安倍晉三的個人星盤■■■■■■■■■■■■■■■■■■■■■■ ★安倍晉三,1954年9月21日,東京出生 父親是安倍晉太郎,曾擔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外務大臣,母親是前日本首相岸信介之女岸洋子。 日處女27度,冥王獅子25度 月巨蟹12~24度,木天巨蟹25/26度,水海天秤19/24度,土金天蠍6/12度,火摩羯
    avatar
    Bob Chen
    2022-07-11
    令和大御所—從安倍晉三兵法解讀自民黨總裁選舉2田中角榮在當年辭去總裁之後,儘管田中派仍是自民黨內最大派閥,但他卻一直不推出自己派內人選出馬角逐總裁之位;反而用交換的手法,輪流支持大平正芳、鈴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等人擔任首相,而讓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與政治影響力。也就是自己成為永遠的「King-maker」!
    Thumbnail
    avatar
    謝文生
    2021-10-18
    令和大御所—從安倍晉三兵法解讀自民黨總裁選舉大御所是日本政治傳統中極具特色的政治文化;其起源最早可溯至鎌倉時期。根據維基百科定義,大御所原是古代日本對退位或隱居的親王、攝政關白父親的尊稱,後來成為退位之前任幕府將軍的尊稱。該詞沿用至現代日本社會,用以代稱一個領域內資深且具有威望的人士。 簡言之就是退位後的大將軍以『大御所』的身份持續影響朝政
    Thumbnail
    avatar
    謝文生
    2021-10-18
    安倍晉三的遺憾:半澤直樹電視劇沒告訴你的事日相安倍晉三要下台了。他未能完成的任務當中,讓日本經濟脫離失落的數十年是其中最多人有感的。而日本經濟失落多年祕密,其實就藏在現在最夯的電視劇‧半澤直樹裡......
    avatar
    純淨之島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