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家中長輩來荷蘭探親,提及來荷蘭前需注意的事項,關於飲食的習慣,約莫是最大的難題了。總體來說,荷蘭人不若重視美食的台灣人,對於精緻料理伴隨而來的高價食材,多半不以為然,甜點店和烘焙坊裡的糕餅及飲品也百年不變,只因顧客幾乎不看菜單,逕自點選自己熟知的品項。「嚐鮮」,不存在於他們的字典裡。
經過重重的尋覓,終是在社群軟體上發現了一處美食愛好者的小小天堂——鹿特丹豐收市集(R’damse Oogstmarkt)。這中型的露天市集,每週六定期在城市其中一處小廣場搭起帳棚,沒有擁擠的觀光人潮,也沒有嘈雜的叫賣聲。不是觀光市集的它,並無在各種旅遊資訊網站大肆宣傳,知曉這市集的人,通常是靠口耳相傳得知,到了週六便默默前往。逛市集的人們,彼此維持著舒適的社交距離,不用擔心攤主過度熱情的介紹,尤其適合內向或傾向安靜尋寶的饕客。市集的攤位帶有鮮明的特色與定位,包含專做哥倫比亞配方的有機果醬、日本鹽麴及純素(vegan)壽司、傳統荷式麵包與起司、地中海熟食與甜點、餐廳自有菜園採收的各種菇類、農夫自產自銷的新鮮蔬果等等,還有花卉、植栽、手工陶器、織品與皮件。
若單看攤主販賣的品項,似乎與台灣的新創市集有些相仿,但豐收市集的本質,是以非溫室大量出產的特殊食材為主,不但在一般的荷蘭傳統市場和超市難以取得,也給予對吃食有堅持的廚師及在家自煮者,多一些料理的靈感。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餐廳攤主,也不吝說明他們擺攤的理念,將自身的飲食文化,融合荷蘭在地的風土和天然資源,諸如日式壽司使用澤蘭省的海帶、荷式餐廳將來自亞洲的北蟲草入菜,皆是追求不傷害大自然卻又能豐富食物風味。
無論是買了哪些植物和香料的幼苗,或扛了一袋茄農特有的「茄莓」回家,在市集裡吃午餐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買了泰式飯盒或義式純素披薩當午餐,坐在涼蔭下的座位,與友善的陌生同好共享一桌。看著人們專注在口中所咀嚼的味道,伴著市集一隅輕鬆療癒的樂團演唱,此時此刻,彷彿身在每週六限定的世外桃源,美好且帶點魔幻。
*原文〈散步在他方|每週六的魔幻時刻〉刊載於《 幼獅文藝》雜誌,第835期,2023年7⽉號。https://www.youth.com.tw/literature/p2-read.php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選愛心、分享或留言互動,這都是支持我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展覽並持續書寫的動力。